<p class="ql-block"> 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它包括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田野文化等。也是我们应该传承的文化之一,乡村文化,相对于城市文化而言,在传统农业社会里,两者只有分布上的差别,而无性质上的不同,乡村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根柢,乡村文化又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民族心理和文化传承中,有着独特的内涵。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家园,是乡民在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道德情怀,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等,表现为民俗民风,物质生活与行为章法等,是乡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寄托和意义所在。乡村文化有着极其强大生命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产生并口口相传,口手相传的乡村文化。产生于乡村田野,田间地头,乡村文化无处不在,植根于百姓心中,传唱于民众民间,宣传的是纯朴民风,引领的是民间道德风尚,弘扬的是人们的那种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p><p class="ql-block">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也就是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那时候,是在人民公社管理体制下的组织形式,大队以下有生产大队,生产队,实行的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分配模式。那时候的乡村文化也算是很丰富的,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大队上就会组织群众排练社火,或者是戏剧节日等在节日演出,丰富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特别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那时候八大样板戏也正在农村流行,人们就开始演现代戏,如《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人们呢由于耳闻目睹的多了,不管男女老少,都会唱或者是哼一段京剧呢,尽管不是那么的完美,但也是很有韵味的。现在的人们,一说起那个年代,就认为是贫困与落后,当然比起现在来说,那时候的确是很落后很贫穷的。那时候,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解放初期后的一段时间内,人们追求的是“几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的目标,只要能达到这个目标,人们就感觉是很幸福的生活了。就是在上世纪六七年代的农村,那时候老家还是比较落后的,人民的生活状况也是温饱型的那种。人的文化生活,除了自排自演戏剧秧歌舞等再就小广播喇叭,报纸,还有的就是:大概每月每个大队能放一次电影了。节日的文化娱乐活动,重点就是自排自演的社火(包括秧歌舞及舞龙舞狮旱船等)与戏剧节目了。现在的人们,对那个时代的印象,就是落后和贫穷。虽然说是落后与贫穷,也不能说是那个时代的人怎么样,其实说懒,混日子,干多干少一个样了,还有什么“女人磨工一泡尿,男人磨工一袋烟”,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等,其实吧,也是极个别的现象,有些也是有误解的,干活偷懒磨洋工的人,什么时候都有,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其实每一种体制,每一种管理方式,都是有利有弊的,都不会是那样的完美,要不怎么说要改进创新呢。在那一种制度下,都有它尽量考虑周到的办法。就说在人民公社管理体制下,生产队的务工对人员的管理,也会有它的办法。比如生产队里的劳动力管理,工分的评定记载,也是一样的,什么状况的劳动力,该一天评多少工分,那一样活生做多少是多少工分,都有通过社员大会讨论制定的定额的。再说抢着干活挣工分,也是常事,因为工分多少,直接关系到年终的决算分配,工分就是社员们的命根子,大家害怕贫穷,害怕饿肚子穿不暖,害怕比别人少挣工分,年终少分配钱粮。在挣工分这事上能马虎吗?能偷奸磨洋工吗?只能是“苦干实干加巧干”了。再说人有脸树有皮,和别人各方面差不多的人,挣工分比别人少了,脸上也挂不住啊。再说那时候“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也很厉害的,偷奸磨洋工了就别人的批评也受不了啊,那个人会不要自己的脸皮呢。其实吧,这也是一种乡村文化。</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的人们,说实话精气神是很足的,也是很快乐高兴的,人与人之间都是那种朴实的感情,人与人之间也很坦诚,心情也是愉悦的,做什么事都很认真。那时候,虽然很贫困,可那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时候经济条件差,穿衣服补补丁,那是常有的事,但就这补补丁吧,人们也会给你补出个样子来呢。比如裤子屁股那破了,人们就会找块颜色差不多的旧布子,在裤子那补一块桃形的补丁,如果是裤子的膝盖那破了,就会想办法补一块方形角圆的,或者是圆形的补丁。这样补阳出来的裤子,即弄好了衣服的破损处,又给旧裤子增加了一些美感。那时候的人们都很困难,家里了没有多余的铺的盖的,家里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家俱用具,可人们把这困难的家庭,总会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这就体现出的是人们的一种精神,这也是一种文化,也是那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种向美好幸福生活奋斗的那种精气神。这种精气神,是人们在困难岁月中特有的:那种精气神。</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的人们,做什么事都是有规有矩的,老人对孩子们有爱心,孩子们对老人是毕躬毕敬有礼貌的,吃饭坐桌谁该坐在哪也是有规矩的,馍馍放在你面前,大人不批准是不能胡吃的,上坟敬祖先更是有严格的礼伙仪的,容不得你胡来。这种素养这些素质,都是发自内心的,这是实功而不是虚伪,更是人们的一种文化素养,绝对不是“形式主义”。</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的人们,最害怕的是得罪人,害怕得罪了街坊邻居。最看重的是搞好邻里之间的关系。同在一个生产队里居住,不是本家就是亲戚,大家都小心翼翼呵护着那种友善的关系。你借我一碗面,绝对还的时候不会少还,还的时候一定压紧了还。或者是我借了你的两个鸡蛋,还的时候一定就是挑大的还。就是两家孩子吵架,那也首先责备自家孩子。尊老爱幼,礼数周全。这不仅是大家都有一颗仁爱宽容的心,也是生存的需要,体现的也是一种邻里之间的文化素养与文化传统,这也是乡村文化的具体体现。千百万年来,农耕文明决定了我们守土建设的生活方式。农民一直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讨生活。大家在一个村子里生活,就要遵守一个村子的规则,那些不成文法的“村规民约”必须严格遵守,谁胆敢破坏这些规则与规矩,就会遭到大家反对,甚至是毫不客毫不留情的批评。反之就有失去大家的帮助的可能。俗话说:“独柴难着,独人难活”嘛,一块地上生活,进门不见出门见,低头不见抬头见,如果一旦没有大家的帮助,单门独户是活不下去的。</p><p class="ql-block">因为在那时候,生活中有几件大事,没有大家的齐心协力,相互帮助,单靠自己的力量,那是完成不了的。</p><p class="ql-block"> 其一,比如说那时候农家盖房子吧,还有时间久了上房泥修房子,首先就要打地基,这要很多劳动力才能完成,失去了别人的帮助能行吗?砌墙上梁上泥皮上房泥,都要大家齐心协力努力干才行的。</p><p class="ql-block"> 比如,建房子和修房子。那时大家都住草房子,孩子大了,分家另过了,就得建房子。首先是打地基,用石硪把地基夯实,这要十几个人协力才能完成。然后是泥土筑墙,这也要十几个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上屋面更是要十几个人大干两三天才能做好。那时候生产队里人家盖房子,我记得就是只管饭,大家帮工干活的。谁家要是找人帮忙干活,没人理会,那就是没有人缘的标志,这样的人是要被人笑话的。那时候事实上也没人收钱给你干活的规矩。</p><p class="ql-block"> 其二就是红白喜事。这对家乡的老百姓来说,就是天大的事了,那是人生最重要的大事。在那个年代,谁家的儿子娶媳妇了,或者是谁家闺女出嫁了,谁家孩子过满月了等,生产队里自然就会有人招呼来帮忙,你只要把办事的规矩等,给大家讲清楚了,大家会把你的事办得妥妥当当。那时替人家忙喜事,是白忙,管饭而已,凭的就是人们的那种自觉,凭的就是邻里关系的那种和谐,凭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真情实感。</p><p class="ql-block"> 另外,就是谁家有了老人过世了,人们会“闻丧而动”,大家也会自觉前来帮忙,很自然的事情,大家也会尽心尽力地把丧事办得规矩风光的。而且只要人家丧事需要帮忙了,那就要放下自己所有的事,前去帮忙。因为谁家都会遇到老人去世的事。你现在帮助了别人,你家遇到事,不用犯愁,自然就会有人来把事情办好。</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人们把钱的作用看得很轻,除了买东西,其他的就是靠的人与人之间,邻里之间的那份善良与真情实感。</p><p class="ql-block">那时候人们虽然很穷,却不把金钱看得很重。你虽然有钱,但你对父母不孝顺,你从不帮助别人,你对人没有诚信,说话不算话,一句话,你人品德性不行,邻里之间关系不好,大家还是不买你的账,你的钱再多也办不了事的。也许现在的人们听了这样的事,像是听故事,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那时候的人们来说,就是事实如此。年纪大的人就知道,我们的确是这样生活过来的。你经常帮助别人,当你家有事的时候,大家都会抢着来帮助你。这种人际关系很暖人心,同时对大众也有警示作用,大家会更加小心翼翼地维护着每个生产队里的公序良俗,维护着我们赖以存活的农耕文明。那时的一个生产队就是一个自然村,大家传承着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构建乡村命运共同体,和谐乡村的氛围,就这样自然的建成了。我是上世纪六一年出生的,对生产队里人们的这些习惯,也多少知道些,也见证过,也也和乡邻们一起干过,所以,也很怀念过去家乡人的那种善良与朴实,那种和谐共生的邻里之间的关系,怀念过去那种朴实无华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在一些比如“今日头条”等平台上,总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是《为什么现在总会有人怀念过去一无所有的日子》,我看了一下好多的回答。我的想法就是:不管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应该是不能用“一无所有”。那时候虽然说困难,但人们也总还是说:比过去好多了,人民当家作主了,社会进步了,人的精气神也足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是前所未有的。社会总会是向前发展进步的。我想怎么也应该不能用“一无所有”来概括当时的社会情况的。当然,社会的发展是曲折的,道路上也是坎坷不平,总会有弯弯曲曲,也会有挫折与教训,要不我们怎么会老说:社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在曲折的道路上,经过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奋斗,需要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与“创新”,社会才能前进与进步的。因此,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艰苦创业,创新创造就是很重要的问题了。毛主席说过,一切革命队伍里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过: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奋斗就是人们生活中的主旋律。我们虽然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经历过那时候的贫困的生活,也生活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但是我认为:社会的发展文化很重要,乡村文化更不能缺位。相对于城市的狂躁,复杂与多变,乡村则有着更多的诗意与温情。它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乡风,以及古朴的生活,恒久的价值和传统。在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更为稀缺,乡村文化更为珍贵,乡村依然是人们心灵的寓所,更是乡村文化的根脉。我们应该重拾传承优秀的乡村文化,将乡村文化融入整个大文化之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与邻里之间的关系。因为良好的人文环境,是我们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与措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