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大石门 古法木榨油

问茶岭下

<p> 越过逍遥岩,爬过石头岭,就踏着青石板古道步入大石门了。</p> <p> 明万历版《绩溪县志》有载: 绩溪县于宋太平兴国元年(976 年 )定乡里名 , 置十乡二十六里。宋罗愿《新安志》卷五“乡里”知,今绩溪大石门村南宋时属遵化乡石门里。大石门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千年古村。</p> <p> 两山并峙石为门,</p><p> 石势峻噌虎豹蹲。</p><p> 晓雾垂垂如雨集,</p><p> 生烟漠漠似云屯。</p><p> 丹崖花缀山成锦,</p><p> 翠浪鱼翻浦作盆。</p><p> 正是朝暾犹未上,</p><p> 已闻人语出深村。</p><p> 这是清朝诗人葛洪范描述大石门村景《大石门晓望》的一首七律。</p> <p><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听着阵阵的清脆撞击声,看到原木一头的缝隙里流淌出金黄色的清油,闻到油坊里香飘四溢的菜油香味,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童年的岁月......</span></p> <p> 油莱是大石门村民的主产种植作物,油菜开花季节,大石门的村民们每年都会以舞龙的形式行走花海祈求风调雨顺,希望有个好收成。</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在漫长的历史沉淀中,古法榨油却逐渐被人遗忘。</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据记载:古人最早在丈高的巨石壁上,利用自然形成的石孔横插入一根树木,树木支点下的石头被磨平后放置油菜饼。然后,在木头的另一端吊上石块进行加重,让油饼压榨出油,便完成了榨油的全过程。</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如今普遍的</span>机械式农产品加工,让原始的手工操作方式渐渐被人遗忘。今天<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走进古徽州——中国传统古村落大石门。遇见了古法榨油作坊,原始的木榨油坊散发出阵阵油香让人想起了时光轴里那股久违的味儿……</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健康饮食成了大家都非常关心的话题,祖祖辈辈都食用的传统古法木榨油,可以说是最天然、最健康的食用油了。</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大石门传统木榨油坊,从选籽、炒籽到碾末、熏蒸、装榨、打榨等,每一道工序均靠人工操作并依靠特定技艺来完成。父辈的教诲中,拥有手艺才能安身立命,而如今对于大石门的榨油坊师傅而言,除了聊以为生,更多的是一份技艺的传承。 </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60, 60, 61);"> 重达几十斤的撞锤,敲打木楔子,对榨膛中的坯饼施加巨大的压力。依靠这种物理压,使油脂慢慢渗出,持续数小时的反复榨打。在追求利益和效率的今天,这也许是对祖先智慧最好的继承和敬畏。</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大石门世世代代传承千年的古法木榨,血肉和草木之间的对决,自然焕发着原始的生命力,让人咀嚼着最为香醇的味道——古法木榨菜籽油己为您准备好了,第五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大石门期待您的光临!</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