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 ——课题《提高小学数学审题能力策略研究》成果报告

陈芳

<p>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喜悦的季节。课题《提高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策略研究》历经三年的探索喜获丰收,在省课题集中结题中评为优秀(一等奖)等级。</p> <p>  课题主持人研训中心唐其梅副主任于2020年9月28日在三道中心学校进行课题成果推广报告会,来自三道、新政的数学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由研训中心数学教研员黄运才老师主持</p> <p>保亭县教育局研训中心唐其梅主任</p> <p>主持人:保亭县研训中心数学教研员黄运才</p> <p>唐主任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成果推广。</p> <p>  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该课题研究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内容:(1)小学生在审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3)提高小学生数学审题策略。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行动研究等方法逐步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p> <p>  其次介绍了整个研究过程的工作安排以及每位课题成员的职责,课题研究中的主要贡献。从工作安排中可看出,唐主任研究思路非常清晰,研究目标任务很明确。每个阶段做什么、怎么做都有具体要求。</p> <p>课题组的成员</p> <p>  如:2018年上期课题研究工作安排 </p><p> 一、读好一本书:《发展儿童数学关键能力》 作者吴正宪 张丹要求:1.寒假读完,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读书笔记,发到个人博客。2.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本书有七个部分,每人分享一个部分的内容(安排如下),制作成PPT,主要围绕“内容介绍、主要观点、学习感悟”等几个方面进行分享。活动时间:3月底(暂定)第一部分:陈芳 第二部分:黄良芳 第三部分:陈芳第四部分:覃雪 第五部分:李晓华 第六部分:蒋金芳第七部分:唐其梅</p><p> </p> <p>  二、写好一篇论文要求:每人撰写一篇关于“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策略研究”方面的论文,参与3月份县级论文评选,再推荐参与省级论文评选。</p><p> 课题组成员论文获奖一览表</p> <p>  三、备好一节课要求:备课内容: </p><p> 1.内容自选,3人负责数与代数:数的认识(陈芳)、数的运算(李芙菊)、数的解决问题(蒋金芳);3 人负责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黄良芳)、计算公式推导(唐其梅)、解决问题(覃雪)、1人负责统计与概率(李晓华)。</p><p>集体备课研讨</p> <p>  2.备课要求围绕“如何审题”提炼数学核心问题,根据核心问题设计辅助问题</p><p> 3.7个备课内容分别在3--6月完成,其中3--5月每月开展2次集体备课,6月开展1次。先独立备课,再集体研讨。每次活动流程,主备人说课(活动前一周把初稿打印7份发给参与人员)--集体研讨--定稿--主备人上课--观课议课。备课、上课、观课、议课均围绕主题在“提高学生审题能力”方面运用了哪些策略开展?重点训练学生的审题习惯。 </p><p> 人人上展示课</p> <p>  然后通过大量的案例向老师们逐一介绍了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一是探索一条路径——“看、想、动”;二是培养了两个习惯 ——“读题习惯 分析习惯 ”;三是探索了“三化”审题原则 ——“要序化、具象化、思辨化”。 四是研究了“四种”审题标准 ——“快、趣、明、透”。五是形成了“五种”策略 :(1)情景演示审题策略 (2)实物或教具演示审题策略(3)画图法审题策略(4)列表法审题策略 (5)思维导图法审题策略 。</p><p>案例分析</p> <p>共撰写了8篇论文,研究了23个课例。</p><p>优质导学案一览表</p> <p>交流课一览表</p> <p>县内县外课题推广</p> <p>  最后唐主任与老师们分享了在研究中的困惑。她说尽管在课题研究中阅读了大量书籍,也查阅了多篇文献,但仍感到自身理论水平不足,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学生的审题能力仍不足,课题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让教师和学生能力真正提高。</p> <p>积极参与的老师们</p> <p>  老师们认真聆听唐主任的分享,都想把这些有效的审题策略运用于今后的教学中。我也感触良多,学生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不认真读题、分析、思考,审题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思维能力也得不到发展。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审题习惯的培养,通过“看、想、动”有效途径训练学生认真读题,认真分析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p> <p>老师们认真做记录</p> <p>老师的记录</p> <p>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愿教师们能将本次学习的收获付诸行动,真正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p>

审题

课题

备课

策略

研究

学生

能力

提高

研训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