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帕加马(Pergamon 或 Pergamum)是个富有且强大的古希腊城市,距爱琴海现代海岸线26公里,在土耳其现代城市贝尔加马(Bergama)的西北角上。在希腊化(Hellenistic)时期,帕加马成为公元前281-133年阿塔底(Attalid )王朝下的帕加马王国的首都,为希腊的主要文化中心之一。 如今,人们仍然可以看到不少宏伟的古代遗迹,尤为杰出的是帕加马大祭坛。</p> <p>大祭坛,现存德国柏林帕加马博物馆。(维基百科图片)</p> <p>帕加马复原图。</p> <p>古城以335米高的台山(mesa,山顶是平地的山)为中心,而形成卫城。 该台山在北,西和东三面都是陡坡,只有在南侧有三个自然台地,形成一条通往顶部的路线。</p> <p>远处是现代城市贝尔加马。</p> <p>Trajan 神庙是唯一留存的罗马建筑。Trajan 是罗马的皇帝,从希腊化的年代开始,人们不但崇敬各方神灵,还敬拜各代帝皇,所以这位皇帝在高高处建了这座庙。</p> <p>陡坡上的的剧场,建于公元前三世纪,可容纳10000观众。</p> <p>剧场顶部的拱门。</p> <p>古罗马剧场。</p> <p>羊圈里也有古希腊建筑的遗迹。</p> <p>塞拉皮斯神庙(Serapis Temple)用了海量的红砖建成,也被称为红色大教堂(Red Basilica)。神庙在帕尔马卫城南方的山脚下,建于公元二世纪的罗马时代,非常巨大,供奉埃及神 Isis 和 Sapis。为什么罗马人建庙却是供奉埃及菩萨呢?到了拜占庭时代,终于改换成基督教堂。主庙的南北各有一座圆塔,大理石外墙早已剥光,塔身仍旧屹立。南部的塔19世纪成为橄榄油厂,现在是考古遗址(在主庙后边,照片里勉强可见塔顶),北部的塔现在是清真寺(照片里的前景)。</p> <p>贝尔加马博物馆(Bergama Museum)专门收藏从帕尔马出土的文物。</p> <p>美杜莎镶嵌画。</p> <p>布尔萨(Bursa)是1335年至1363年间奥斯曼帝国的最主要的城市,也是1453年奥斯曼占领君士坦丁堡之前的首都。城市毗邻肥沃的平原,发展有序。这里有早期奥斯曼帝国苏丹的陵墓,还有奥斯曼帝国时期建造的众多建筑。</p> <p>布尔萨大清真寺(Ulu Cami / Grand Mosque of Bursa)是布尔萨最大的清真寺,由苏丹·贝耶兹德一世(Sultan Bayezid I)下令,于1396-1400年间设计并建造,为奥斯曼早期建筑,融入了塞尔柱克(Seljuk)建筑的许多元素。 清真寺共有20个圆顶,排列成四排,每排五个,由12根庭柱支撑。</p> <p>清真寺里有一个喷泉(şadırvan),便于信徒在祈祷前进行洗礼。 </p> <p>喷泉顶上的天窗射下柔和的光线。</p> <p>寺内有192幅那个时代的著名书法家所写的大幅铭文。注:阿拉伯文也讲究书法艺术。</p> <p>大清真寺内由多个圆顶和支柱分割空间,比较有私密感或亲密感。 这种气氛与后期的奥斯曼清真寺形成鲜明对比。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人征服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后,受六世纪建造的拜占庭风格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影响,中央圆顶建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大。高大的圆顶象征压倒一切的力量:帝国的威严,政府的权力,以及至高无上的真主。</p> <p>大清真寺的两根宣礼塔和二十个圆顶。</p> <p>布尔萨的一家购物中心。</p> <p>早上,一轮红日冉冉升起。</p> <p>布尔萨的很多房子都在山坡上。</p> <p>绿色清真寺(Yeşil Camii)也被称为穆罕默德一世(Mehmed I)清真寺,绿色清真寺的名称来自其绿色和蓝色的室内瓷砖装饰。</p> <p>走廊里的圆形装饰。</p> <p>绿色陵墓(Yeşil Türbe)即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一世的陵墓,由穆罕默德的儿子和继任者穆拉德二世(Murad II)于1421年建造的,位于绿色清真寺内。</p> <p>埃米尔苏丹清真寺(Emir Sultan Mosque)里的苏丹陵墓。</p> <p>丝绸客栈(Koza Han)是历史悠久的驿站,里边有一座很小的清真寺。</p> <p>巴扎。</p> <p>来往于布尔萨和伊斯坦布尔的渡船。</p> <p>埃迪尔内(Edirne)靠近土耳其与希腊和保加利亚的边界,在1369年至1453年间曾是奥斯曼帝国的第三首都,1453年至1922年间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则是第四首都。</p><p><br></p><p><br></p> <p>塞利米耶清真寺(Selimiye Camii)坐落在külliye(医院,学校,图书馆,澡堂综合建筑体)的中心。在这座清真寺里,希南(Sinan)采用了由八根柱子形成的八边形的支撑系统,中间是一个直径31米的硕大的穹顶,穹顶之下是四个半圆拱形结构。1913年保加利亚围攻埃迪尔,清真寺的圆顶被炮弹击中,由于其结构坚固,只是轻微受损。</p> <p>米马尔·希南(Mimar Sinan,1490年-1588年),是奥斯曼帝国苏丹苏莱曼一世、塞利姆二世及穆拉德三世的首席建筑师及工程师,负责监督及建造奥斯曼帝国的三百多座主要建筑物。他最杰出的作品是埃迪尔内的这座塞利米耶清真寺,最为著名的则是伊斯坦堡的苏莱曼清真寺,他的学生设计了Mostar的石桥。他被视为奥斯曼建筑古典时期最伟大的建筑师,堪与同一时代的意大利建筑师米开朗基罗相提并论。</p> <p>清真寺的巨大外观彰显了奥斯曼帝国的财富和力量,而朴素的内部空间则提醒苏丹们要怀着谦卑而忠实的心与上帝沟通。光线透过许多微小的窗户渗入,弱光与阴暗的交杂,显示人类的微不足道。 该清真寺的外观不但华丽而对称,内部也是明快而对称,以一种简单而纯净的形式总结了所有奥斯曼帝国的建筑思想。</p> <p>直径31米的大穹顶。希南不但受到圣索非亚教堂的影响,还把圆顶建的比圣索非亚教堂的圆顶更高更大。</p> <p>穹顶四周有四个半圆形的结构。</p> <p>清真寺内部。</p> <p>清真寺外还有不少建筑,在一处摊档上买了几条特色毛巾,至今还铺在沙发上。</p> <p>土耳其的大好河山。后话:土耳其东部与伊朗接壤,东南部与伊拉克和叙利亚接壤,共享伟大的两河文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发掘的 Göbekli Tepe 古迹,距今已有一万年,不久前已经开放供参观。</p> <p>第一篇的链接:<a href="https://www.meipian.cn/35ohmqc1" target="_blank" style="-webkit-text-size-adjust: 100%;">土耳其(1)伊斯坦布尔(Istanbul)上篇</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