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秋风飒飒,秋高气爽。</p><p><br></p><p>时光清浅,岁月如歌。</p><p><br></p><p>撷一束光阴,抚过心间。</p><p><br></p><p>唯有研语的芳华,沉香流年。</p><p><br></p><p> 为扎实推进我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基于核心素养的活动课堂改革研究,提高我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9月28日下午,罗庄区“素养-活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培训活动在临沂光耀实验学校顺利举行。</p> <p> 本次活动立足于我区“素养-活动”教学改革精神,为全区道德与法治学科老师呈现出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德育教学研讨盛宴。</p> <p> 首先,临沂七小的陈晶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精彩的课例展示——《这些是大家的》。</p> <p> 陈老师基于教学目标和学情出发,巧妙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活动一“公物巧识别”从孩子眼前的、身边的实物入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身边具体的公物,正确理解公物的基本概念;活动二“公物大搜索”则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身边常见的公物,来激发学生观察发现生活、关注周围环境的兴趣;“公物话方便”通过自然状态下、有课桌凳子、无课桌凳子三种情境下的游戏体验活动,让学生真切地认识到公物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所起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爱护公物的责任感;最后的“公物小调查”进一步引发学生对公物损坏原因的深层次思考,最终引导他们身体力行地爱护学校公物。几个活动层层深入,学生的道德素养自然而又真实地得到提升。</p> <p> 随后,杨南南老师向大家作了题为《乘道法教学之舟,抵核心素养之岸》的报告,深入浅出地向全场老师们叙述了“什么是核心素养”以及“怎样将核心素养落地”两个问题。杨老师说:“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通过生活学生活,便是我们学科的主题。</p> <p> 接下来由杨帆老师围绕“活动”这个主题,向大家作了《聚焦活动教学,提升道德素养》的报告。通过“聚焦目标定位,提高活动实效”和“深化活动开展,提升道德素养”两个途径向大家阐述了怎样设计一个好的活动,为老师们的课堂活动设计与开展指明了方向。</p> <p> 最后,区教研室张倩主任带领与会教师对《这是大家的》一课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其素养点和课标点,同时带领教师们对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儿声》进行了迁移设计。张主任指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必须基于学情、基于学生的需要不断完善,作为教师要将课例从四个层次即:“为什么?做什么?如何做?做得怎么样?”进行深入分析,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不断深化道德认识,在思考、实践中对接生活,德育效果才能不断得以提升。最后,张主任寄语年轻教师,要抓住机会、积累经验、把握自己成长的关键时期,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p> <p> 我们始终相信,“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立足“素养-活动”,焕发德育课程活力。</p><p> 携行,最好的时光在路上!</p> <p style="text-align: right;">编辑:刘莹</p><p style="text-align: right;">审核:杨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