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爽初秋,助力成长

雅致三小

飒爽初秋,伴随阵阵桂花香。 9月24日,灵宝市第四城乡教育共同体第一次教研活动在市三小成功举行。会上河滨小学的张敏、解放小学的王朝、庙上小学的杨玉波三位老师,分别从养成教育儿童技能教养、构建多维评价激励机制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让爱和好习惯扬起人生风帆几个方面的德育工作经验交流,做了德育报告,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报告会后,参会人员一起观看了由我校名班主任工作室牵头组织的一年级“入格教育”汇报展演。活动过程中,通过课堂常规、队列展示、戏曲串烧、诵读道德经、欣赏手语操、感恩父母情、齐行拜师礼、跨越成长门等多个环节,使孩子们进一步体验了传统礼仪文化,强化了成长历程中角色转换的“仪式感”,唤醒并深化了感恩意识,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学习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次活动,促进了共同体各校班主任的交流,让大家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最终达到了共同成长的目的!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习促成长 班级管理见成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三(4)班 张丽萍</div> 9月24日,灵宝市第四城乡教育共同体第一次教研活动在市三小成功举行。我有幸聆听了来自河滨小学的张敏、解放小学的王朝、庙上小学的杨玉波三位老师,分别从养成教育儿童技能教养、构建多维评价激励机制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让爱和好习惯扬起人生风帆几个方面的德育工作经验交流,受益匪浅。<br>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河滨小学推行的以“静文化”为抓手的养成教育,培养儿童的技能教养。学习需要静心、静气。他们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式,开展静文化的培养。低年级老师用自身魅力感染孩子;中年级老师采用五部曲激励孩子们领悟静文化;高年级老师双管齐下打造班级静文化。回想自己的课堂,也想追求孩子静心,静气的目的。每当遇到孩子上课时交流、乱说话,我总是忍不住的大声苛责孩子。其实,对比河滨小学的做法,自己的行为其实是违背了自己的初衷。老师想达到静的目的,没有采取与静相关的管理措施,肯定达不到想要的预期效果。看到河滨小学采取的变有声表达为无声表达,班级各位老师统一使用静语操组织课堂和班级日常事务,以及家校共营静文化,让家长教会孩子认真听,以静传静。突然觉得豁然开朗,每个亮点的出现,都是经过了老师们的精心思考和精巧构思。除了有独特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系列的、有效的促进措施,才能保证良好的效果的出现。<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 班级管理是一门很深奥的艺术,需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去经营。只有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理思路,强要求,多付出,抓落实,善发现,才能真正做到班级的有效管理。</div>

小学

河滨

班级

老师

孩子

养成教育

文化

教养

课堂

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