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心得——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科学融合创新科技培训会

木子李

<p>  金桂飘香的九月,我有幸参与了一场富有营养的线上培训——江西省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科学融合创新科技培训会。</p> <p>  黄建国老师《深度融合与创新的几个问题讨论》中教学是一个具体的有生命的过程,深深地打动了我。试想在有时的教学中我赋予我课堂生命了,有的更多似乎是在程式化的教学过程,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精心的整合课程与资源,再灵巧的运用创新的教学手段,是否我们的课堂便有了灵性呢?教学方式的创新,如何正确的利用信息技术让自己的课堂独具匠心?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学习主动性可以通过课堂创新教学更好的实现,让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p> <p>  于都县城关小学的孙丽英老师是个有教育情怀的老师,她把自己都教育的热爱传承下去,通过组建志同道合的团队组织——网络名师工作室,不仅带动身边优秀的老师,通过网络平台影响更多老师,送教下乡,课题研究等等,无私的奉献教学经验。</p><p> 《中小学教师如何做信息化课程研究》的闵耀成老师让我茅塞顿开,我之前做过省级的信息化课题研究,可惜没有立项,我想如果早早听闵老师的讲座的话也许就结题了。闵老师站的高度就值得我深思,我们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教师又是如何做课题研究的?是的,只有明确自己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才能有针对性的选定目标,切合实际的目标是成就课程研究的第一步,切忌好高骛远的目标,因为一个课题能精准完成贴切课题的目标,我们的课题便就有实践性意义了。闵老师的一语点醒梦中人,原来课题也是有考究的,课题不在于大,小而巧,即有未知性,又有探究欲,贴近教学课堂的,从熟视无睹的教学现象中去发现问题,进行研究。课题研究要用实用性,才能解决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p> <p>  万国华《赣教云“教学通2.0”应用》深入浅出系统的将赣教云“教学通2.0”使用方法传授给大家。赣教云“教学通2.0”融汇了所有的学科课本优秀教育资源,可以优化我们的课堂,下载好了电子课本后,在课堂中可以直接使用,使用便捷高效。资源库就如哆啦梦的百宝袋,只要你把需要的资源放进去,就会有相应的小图标,比课件更方便操作。同时可以根据课堂教学需求添加学习游戏和练习丰富我们的课堂活动。教学过程中的小程序,标记笔,板擦等等,在屏幕上可以直接点击使用,语文,英语等科目,鼠标点到哪,便可以自动朗读。最奇妙的是课堂中可将手机和电脑连接同一网络,手机拍下学生作业投屏,即时作对比讲解。</p> <p> 28日上午邹云娣,黄英林和邓琼三位老师三堂课把赣教云“教学通2.0”与课件巧妙相结合,呈现了三节很有实效性的课堂,他们各具魅力。电子文本便捷呈现课文,既节省了教师做课件输入文本的时间,又可以提高备课的效率;丰富多彩的图片资料,影视资料等等,能快速把学生拉进文本;运用手机将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投屏,更是提高课堂效率,能将更多的时间回归学生;黄老师根据课堂教学需求添加学习游戏让文言文教学更具有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邓琼老师多元化的评价,关注学生的每一次进步,评价语紧扣学生反馈令我折服,在课堂中我有时会思考我的评价语,“你很棒”“回答的真好”,我觉得都低不了邓老师的“你的轻声音读的真棒”“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来的更悦耳动听。我想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学科素养,但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更能让我们得课堂锦上添花吧。</p> <p>  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才华的女子就是这么的惊艳,从上午的评课中我就领略到徐承芸老师的人格魅力,三节我看似完美的课,经她一指点发现,咦!是的,我们在上语文课时不要把教师的专业素养弄丢了,一节好的语文课语文的味不要没了,该板书要板书,该给予学生阅读的时间要给足等等。教师在课堂上要“授学生以渔”,而不是教师一味地灌注,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学习的方法,成为课堂真真的主人。</p><p> 下午足足三个小时的《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建构与培养》专题讲座,徐老师是娓娓道来,我也是听的津津有味,每一次与现场教师的互动我也有些小紧张,似乎日复一日千遍一律的教学模式,让我的脑子也没怎么开动了,但是转一转脑瓜,确实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三年级上册和四年级上册语文要素设计对比,让我们从横观,纵观两方面深刻领悟教材整合的意义,语文课堂不再是单一的解读文本,我们要更注重学生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阅读方法和习惯的培养。统编教科书更好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着眼语文要素的设计,课后练习的设计,常规阅读教学设计和阅读策略单元设计,抓准重难点,形成自己个性的教学,使课堂具有魅力。徐老师的讲座中围绕很多有效的名师教学方法来诠释何为高效阅读教学课堂,尝试教学,洋思模式,自学辅导教学,钱梦龙“语文导读教学”,魏书生“六步教学法”等等,真的是百花齐放,我之所以在迷雾中就是见识短,所以真的要鞭策自己活到老学到老,语文老师更是应该身先示范,勤阅读呀!</p><p> 小学生要求有145万字的阅读量,我不由得觉得任重道远,双重身份的我,即为人师,又为家长,觉得应当要尽好这份责任。温儒敏教授说的:“现在的语文课最大的弊端就是读书太少,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光教课文、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新教材虽然力图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但也还需要教师去加码”,正如徐老师所说的温教授说的“加码”就是要教师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学生阅读的时间、空间,鼓励、吸引学生试着去看更多的好书。教师可以依托什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除了师生共读,读中交流,读后分享,及时表扬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外,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也是非常必要的,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家庭阅读影响更不容小觑,所以要与家长达成一致,在校师生共读,在家亲子阅读,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p> <p>  满满的培训课程,让我们感受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融合所能创造的课堂魅力。我想只要我们不停止学习的脚步,探究和探索教学规律,把信息技术潜移默化的融入我们的语文课堂,我们语文课堂便会有自己独具个性的生命力吧。</p>

课堂

教学

老师

语文

学生

教师

阅读

课题

学习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