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为纪念北京大学成立100周年,在地质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杨承运老师组织下,一些老教授讲解,由电教中心制作出版了《古园纵横》录像带。在他的支持下,电教中心CAI研究室等,利用录像带内容,制作出版了《古园纵横》多媒体光盘,本人是此项目的负责人兼设计者。在此,向参与光盘制作、出版的所有老师、同学、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石舫是由侯仁之教授讲解的一个景点。本文利用《古园纵横》多媒体光盘中的资料,作如下介绍。 淑春园是圆明园的附属园林之一,只是当时的淑春园并无多少可观之处,园中多为水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皇帝把淑春园赏给和珅,淑春园成了和珅的花园。和珅在此大兴土木,把该园周围原来的稻田、水池扩大成湖泊,并把挖出的泥土堆成小山和岛亭,建成了一处大的园林风景,当时号称“京师第一”私人园林。据档案记载,园内仅房屋就有1003间,游廊楼亭357间。园中有一较大的湖泊(即今未名湖),水中有一石舫(今未名石舫的原物)。石舫乃是仿圆明园中景物而建,仿照其规制建造但略小的石舫,全长22 米,宽6米。这在封建王朝就是“逾制”,有杀头之罪,和珅胆敢如此,完全是深得乾隆宠爱,有恃无恐。和珅后来被查抄之后,淑春园又几易其主。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就是在这次浩劫中,石舫上的建筑被破坏得荡然无存,仅留下孤零零的基座及“临风待月楼”,即今临湖轩故址。 石舫的全貌是怎么样?这是一个谜,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先生进行了深入调研,请看他的讲解。 该视频说到,英特使来华,去避暑山庄,朝见康熙王帝,回北京,安排居住在弘雅园(勺园故地,嘉庆时改名为集贤院),与淑春园为邻。使团有一个画家亚历山大,来到淑春园现场,为之留下了一幅逼真的写生画。这幅艺术珍品现藏在伦敦的英国博物馆中。 有一本外文书详细地说了此事,就是视频中侯教授拿的那本书。 我们到侯教授家里(燕南园 61号),侯教授热情地给我们讲解,拿出了书,让拍摄了书上的插图,加上了“石舫”两字,其图如下: 该图是画家描绘的昔日淑春园石舫景象,它和画舫(装饰华丽的游船)一样,棚子为木制结构,完全仿制宫殿的建筑风格,有脊、顶板、博风板、有椽子、雀替、梁、柱、靠、座位、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