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路———补短板、抓产业、扎牢帮扶工作的篱笆

甘大平

<p> 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p><p> 自2019年3月起,承蒙组织的信任,我受任葛洞村集团驻村工作队队长、脱贫攻坚作战室主任。彼时,我已是57岁的“老骥”了,可我依旧保持着“志在千里”的抱负。而今,我怀揣着脱贫攻坚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的光荣使命,将自己当着一名村里人,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情系群众,激情干事。作为葛洞村脱贫攻坚领头人,一旦有闲暇之时,我便奔波于各贫困户家庭,以心贴心,以情动情,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向他们宣传脱贫良策,力求为葛洞村的脱贫攻坚付出自己的满腔热血。通过两年多的努力,群众自觉摒弃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村寨治理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现在葛洞的村民腰包鼓了,生活富裕了,村寨美了,邻里和谐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均有所提升,我感到十分地满足与欣慰。</p><p>&nbsp;&nbsp;&nbsp; 近3年来,我时刻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扶贫工作中,在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推动种植产业发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开展农村环境改善等方面尽了自己一份微薄之力。同时,在参与脱贫攻坚的工作实践中,对结对帮扶如何有效改善农村贫困落后的现状也有很多感悟。</p> <p>&nbsp; 一、抓好精准帮扶,着力解决特殊群体困难</p><p>&nbsp;&nbsp;&nbsp; 葛洞村位于福泉市凤山镇东北面,全村国土面积9.45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96.88亩,下辖7个村民小组,共413户1477人。少数民族(苗族)占全村总人口的85﹪。全村以刺梨为主打产业,兼发展烤烟及高粱等其他产业。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留守老人等特殊群体的生活依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为开展精准帮扶,我经常性走访帮扶户家中,了解近期生产生活情况,优化、调整、落实“一户一策”的帮扶计划;为杨昌国、张德华、吴仕忠、何玉清、潘良先等21户特殊群体解决生活困难,从2018年起,我多方协调筹措补助资金十多万元,对1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他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困难,受益群众达90%以上,受到了村民的好评。</p> <p>市领导到葛洞检查指导脱贫攻坚工作</p> <p>  &nbsp;二、注重因地制宜,力求扶贫产业“选的准”</p><p>&nbsp;&nbsp; &nbsp; 葛洞村虽有耕地面积三千多亩,但没有集中连片,多为脊贫地,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为带领葛洞村村民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驻村工作队队长,我将产业发展摆在了重要位置,产业培育的难点就在于因地制宜,依托资源禀赋,找准产业培育的方向。一是突出绿色为先。针对葛洞村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特点,在产业发展中要牢牢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重点发展生态种植业。二是突出因地制宜。引入刺梨种植1641亩,就特点而言,刺梨对土地的选择性不高、耐干旱,可种植在荒岭薄地,需水量小,坡地可种植,种植技术相对简单,完全不与粮争地,又达到了脱贫增收的目的。三是突出全民参与。通过积极引导村民参与产业发展,并重点做好产业发展政策的宣传和经济效益的分析,推进贫困户们参与到种植、管理和销售等工作,在参与中增长技能、获得收入。在今年抓产业发展中,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今年上半年来,购买有机肥32吨发展产业,用于刺梨管护奖励及高粱种植等补助,共种植蔬菜15亩、辣椒种植150亩、高粱种植400亩、烤烟种植120亩、大福姜种植80亩。同时,还申请葛洞村稻田养鱼项目50亩,多方提高群众收益,今年,仅刺梨收入上万元以上都有五户。如今,良好的收成为刺梨产业发展明确了目标、增强了信心、找到了销路,产业种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年,又向省委组织部争取了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100万元,入股福泉市润泉公司,每年可获利7万元,利益链接到全部贫困户。</p> <p>抓农业产业发展齐头并进</p> <p>开展表彰八美先进暨脱贫攻坚捐赠活动</p> <p>葛洞村脱贫攻坚作战室全体成员</p> <p>&nbsp; 三、补齐基建短板,扎牢脱贫攻坚的篱笆</p><p> 我通过调研,发现葛洞村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民靠天吃饭,灌溉设施不完善;硬化道路占全村道路比重很低,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现象比较严重;村容村貌很差,危房、烂圈随处可见,垃圾污物到处乱扔。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保障,为解决这些涉及民生的基础设施短板,两年来,通过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共为葛洞村捐款一百多万元,硬化道路1200米,安装路灯89多盏,大大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和出行,解决了群众晚上出行的照明;结合“百寨示范”工作要求,通过五引导五教育,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得到极大调动和激发,先后投工投劳3500余人次、集资18.5万元,共建成文化广场7个、休闲广场1个,面积约8100㎡,建成中坡、大石头小组会议室2个,小组公共厕所6个。硬化通组路4条12.8公里,建成产业路5条12.6公里,其中硬化产业路1.2公里,维修灌溉沟渠3条2.1公里2630立方米;重建围墙500多米,危房改造58户,建设垃圾投放点15个;公路沿线种植花卉5000余棵,约4000㎡,绿化树木500余株,实现对全村道路的绿化美化。如今,全村院落整齐、道路宽敞,环境干净,村容寨貌不断改善,全村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p> <p>&nbsp; 四、常抓思想教育,着力开展扶志扶智行动&nbsp; </p><p>&nbsp;&nbsp;&nbsp; 帮扶工作的根本在“授之以渔”,通过开展“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争做脱贫攻坚先锋”活动,把“扶智”与“扶志”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转变村民固有思维才是实现稳定脱贫、彻底摘掉贫困帽子的根本。两年来,我在村上多次组织开展了“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脱贫攻坚典型案例分享会,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合作社负责人参观学习硐铁实践,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到贵定高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刺梨购销市场行情及深加工项目,想方设法树立村民脱贫信心、开阔村民发展视野。为解决村环境卫生清扫难题,倡导实行门前三包并组建了葛洞卫生清扫队,采用公益岗位劳务补助等方式鼓励村民用劳动创造幸福,打消“不劳而获”“等靠要”等不良社会风气,促进贫困群众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如今,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实干带来幸福明天已经在葛洞村深入人心。今天的葛洞村获得了贵州省特色民族村寨、贵州省股份经济合作社示范合作社、黔南州民主法制示范村等荣誉。</p><p>&nbsp;&nbsp;&nbsp;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葛洞村实现了剩余贫困人口整村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清零脱贫并顺利通过国家普查。三年多来,葛洞村驻村工作队队员也多次被评为优秀。但是,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仍然在继续,实现稳定脱贫、特殊群体关怀、产业持续发展、乡村振兴建设任务依然艰巨,葛洞村实现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依然是我最大的牵挂!</p> <p>葛洞村脱贫攻坚作战室制度建设</p> <p>组织作战室全体成员及市人大机关全体321帮扶干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p> <p>入户培养扶贫政策白明人接受国家脱贫攻坚普查</p> <p>接受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员普查</p> <p>指导中坡组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p> <p>协调解决群众矛盾纠纷</p> <p>接受媒体采访</p> <p>2019年11月29日应邀出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在重庆举办的“百家姓论坛”,向大会作“弘扬家风家训,助力脱贫攻坚”的交流发言</p> <p>检查了解群众受灾情况</p> <p>参加各种工作会议</p> <p>葛洞村公路沿线环境美化剪影</p> <p>长土组杨德举送进敬老院前后</p> <p>解决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p> <p>以党员身份参加每月“主题党日”活动</p> <p>我的余生和健康都奉献了葛洞人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