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2014年在上海、浙江先行试点的高考改革,即3+3模式(语数外+3/理化生政史地,前3科必考,后6科选3科),一开始就遭到多方质疑,问题如下:</h1><div><br></div><h1> 一、科目设置不科学,不合理</h1><h1> 经过2017年高考检验,问题更显现出来。如大部分学生不选物理,因为物理难学难考。而物理又是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如果中学阶段不学物理,学生(理工科)到了大学,很多课程根本上不了。大学教师对此颇有意见,有时不得不为大一学生补中学物理课。</h1><h1> 对这种闭门造车、别出心裁、中学和大学都不认可的“改革”本该叫停,但教育部却向全国推广开来。为避免学生不选物理和历史的尴尬,采取了一点“修补”措施,改为3+1/2+2/4的模式,即语数外3科必考,物理和历史2选1,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选2。</h1><h1> 这样看起来好像重视了物理和历史,但其实不然,因为物理和历史是互相排斥的,选了物理就不能选历史,选了历史就不能选物理,必须舍一个,如同问小朋友“你是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为什么不能爸爸妈妈都喜欢呢?物理的重要性毋须赘言,而历史也不能舍呀!在美国,历史一直是中学必修课,美国中学生历史学得之深,令中国学生汗颜——美国中学历史课相当于中国大学历史专业课的深度,尽管美国历史很短。为什么美国如此重视历史呢?因为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课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常挂嘴边,而是通过融入课堂,润物细无声地进行。</h1><h1> 中国历史说起来上下五千年,但理科生基本上拿历史课当副课,上历史课做数理化作业,或休息玩耍;老师也不重视,因为高考不考。即便是文科生,学历史也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罢了。学历史,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首先要解决历史观和方法论的问题,如果不懂得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于白学。</h1><h1> 德先生在此不谈学生,先说成人吧,就拿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教师群体来说,史地知识也匮乏得很。这是长期重理轻文带来的结果——理科生多,文科生少,不考就不学,很现实。同理,文科生的理化生基础知识也很差。</h1><h1> 中学生要花百分之七八十的精力去刷题,做不完的作业,解不完的题,一周一小考,一月一大考……中学读完要刷几万道题(要是能把刷题时间抽一半来读书多好啊),真不知刷这么多题有什么用?我们过来人当然明白了——几乎没用,哪怕从事科研工作也没有多大作用。搞科研重在科学理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更要有“板凳须坐十年冷”的坚守。中学学习,主要是弄清科学原理,适当做些题巩固就行了。</h1><h1> 重理轻文,阅读量小,由此会带来常识缺乏和认识偏差。中国的很多问题,如领导者决策失误,普通人犯错误及判断是非能力低下,都不是因为知识深度不够,而是因为缺乏常识,认识水平低下。</h1><h1> 但现在的“改革”并没有消除这些弊端,没改在点子上,反而越改越糟了。如以前的理化生组合(理科)、政史地组合(文科),好歹有些道理,而现在学生选择物理+政治+生物、历史+化学+地理……这是什么组合?不伦不类啊!</h1><div><br></div><h1> 二、给中学教学和管理带来混乱</h1><h1> 1、选择的痛苦</h1><h1> 以前分了文理科,班级基本上就固定了,教师和学生都相对稳定。现在交叉选科,“多项选择”,给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带来了“选择的痛苦”,有的人冥思苦想好多天也无法确定到底该选哪几科,颠来倒去拿不定主意,不断自我否定和更改。学生年龄小认识有限,家长对教育不了解,选择茫然,而教师不敢也不能为学生做决定,因为毕竟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完全是在人为地制造麻烦与痛苦。</h1><div><br></div><h1> 2、 动态管理难度大</h1><h1> 由于学生选科犬牙交错,组合多样,固定班级教学模式就不适应了,要实行“走班制”。如甲生选择的是物理+化学+政治,乙生选择的是物理+生物+地理,丙生选择的是历史+政治+生物……那么,上物理课时,甲生和乙生在同一个教室,丙生要去另一个教室;上政治课时,甲生和丙生在同一教室,乙生要去另一个教室;上生物课时,乙生和丙生在同一教室,甲生要到另一个教室;上化学课时,三个学生则分属不同教室……会产生多种组合。课间休息时,师生们行色匆匆,往来穿梭,嗨,校园够热闹的!</h1><h1> 仅“走班制”这一项,就大大增加了学校管理难度,再涉及到师资配置,难度就更大了。如去年学生选化学的多,选生物的少,造成化学教师短缺,生物教师富余,学校得赶快招聘化学教师。但因去年化学考得难,今年学生则选化学的少,选生物的多,又造成化学教师富余,生物教师短缺……学校要不断地动态地配置教师。动态管理可比静态管理难得多——固定靶还打不准呢,却要打移动靶。</h1><h1> 难怪人们把那些奇葩的专家称之为“砖家”呢,真该给这些设计高考模式的“教育砖家”几板砖!</h1><h1> 有的学校经不起这种折腾,干脆将选科固定下来,不搞“走班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高考考得好,升学率高就行,管我怎么选——相当于恢复了原来的“大文大理”,如此一来,“改革”不成多此一举了吗?除了浪费国家钱财、浪费人力物力折腾人,实在看不到一点进步。</h1><h1> 应立即终止“3+1+2”的高考模式!设计者根本说不清这种模式好在哪里,他们所编造出的牵强附会的“减负”“选拔奇才”“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等理由,一条也站不住脚。只要还是全国统一高考,还存在激烈的竞争,就不可能减负,哪怕考一科也不能。科举考试只考一篇文章,儒生们也得“十年寒窗”。哪种考试都“烤”人啊,有必要搞那么复杂吗?所以,是否减负,关键不在考什么,考多少科。奇才也不可能靠这种模式选拔出来,不信,你看浙江上海施行了这么多年,选出一个奇才了吗?真正的奇才有那么容易埋没吗?至于“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还不如说在变着法儿折腾人。</h1><h1> 高考模式设置既要科学合理,还要简单易行,不要人为地复杂化,“砖家”们好像不整出点复杂的东西就不能显示他们学问似的。当然,也可能是那些政客,那些对教育外行的官员们闭门造车、自以为是搞出来的。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要改革,也要听听中学校长和教师的意见哪。</h1><h1> 德先生在此提出一点不成熟的意见:9科全考,不分文理科,并将语文总分提高至200分(阅读100分,写作100分,旨在加强阅读与写作)。中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大学都不该过早分专业),科科都重要,科科都该学,体音美也应该纳入高考考核或考试范畴。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学科,也避免学生偏科(即使有偏科的奇才也能弥补,因为科目增加,单科权重变小了,可以用强项弥补)。总之,高考要做到既能全面公正地选拔人才,而且还要简单易行好操作。</h1><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