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大连100越野掠影</p> <p>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大连100”三易时间,从春至夏又到秋。但是,众多越野跑者的脚步,从来都没有停下。就像《蓝莲花》中唱道: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p><p><br></p><p>2020年9月19号,当太阳从东边山上升起的时候,第八届大连100公里越野赛在小付家庄海滩鸣枪开跑!</p><p><br></p><p>大连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赛道在山海和城市间延绵。来自国内外的五百多位越野爱好者参赛,在我心目中,报名参赛的都是强者。</p><p><br></p><p>应朋友之邀,为赛事拍摄照片。</p><p><br></p><p>在体育比赛的项目中,马拉松和铁人三项都是“超人”参加的运动,但是和百公里越野的强度相比,还是逊色很多。100公里的翻山越岭,攀岩穿林,快的选手15、16个小时,慢的就需要接近30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他们要克服白天的酷暑、夜晚的寒冷,尤其在深夜,在山野里,漆黑一片,孤身单影……想想头皮发麻,腿脚发软。跑过越野赛的人,都喜欢说两个字:“虐”!“爽”!</p><p><br></p> <p>通过选手伤痕累累的双腿,可见其训练和参赛留下来的印记。(建议点击放大图片)</p><p>下面通过镜头,与大家分享这次大赛的一些片段与瞬间……</p><p><br></p> <p>运动员们蓄势待发</p><p><br></p> <p>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们鱼贯而出,踏上了漫长的“征程”(赛事分20、50、100公里三项)</p><p><br></p> <p>在燕窝岭赛段,遇到的领先选手,后来我就一直没有追上他们。这位俄罗斯籍的选手最后获得了50公里的冠军</p><p><br></p> <p>沐浴着晨光,穿行在林间,呼吸着含有丰富负离子的空气,海风拂面,蓝天与大海融为一体……</p><p><br></p> <p>哈哈,谢谢啦</p><p><br></p> <p>刚刚出发不久,这位女选手就出现了不适,但愿能及时调整好</p><p><br></p> <p>那树那海那蓝天</p><p><br></p> <p>因为山路狭窄,我预定的机位需要与他们逆行,但是根本无法到达。只好临时选几个地方,给每个经过我面前的人拍“证明像”……</p><p><br></p> <p>就像过节,每个人的脸像花儿一样绽放……</p><p><br></p> <p>“花郎”老师,一位热爱跑步又有爱心的人。这次他一直都在“背娃妈”的前后左右,护佑母子的安全</p><p><br></p> <p>两位参赛的德国朋友,一路形影不离,谈笑风生</p><p><br></p> <p>请记住前面的这位来自日本的老先生</p><p><br></p> <p>美女参赛,是大连100的亮点,时尚、健康、美丽……</p><p><br></p> <p>你的这一小跳,吓了我一大“跳”,活力四射,真调皮</p><p><br></p> <p>左手啤酒,右手大海。喝口啤酒,看眼大海,酒不醉人人自醉</p><p><br></p> <p>“上上下下的感觉真好”</p><p><br></p> <p>据统计,在100公里越野中,选手们爬升和下降的垂直距离达5900多米</p><p><br></p> <p>对面的人与我看着挺近,之间横着一条壕沟,过来也得一些时间,人从下面爬上来,就像从地洞里钻出来似的</p><p><br></p> <p>面朝山路 背海蓝天</p><p><br></p> <p>山路渐陡起来了,走几步就得停下来喘几口气</p><p><br></p> <p>大概这就是“流连忘返”吧</p><p><br></p> <p>初秋的大连,树还绿,草泛黄。</p><p><br></p><p>这张图片集合了大连100赛道的三种指示标识。地上的白色箭头、树干上的白色标志和树枝上系的红织带(上面印着雷越野字样)</p><p><br></p> <p>选手报到的时候,就听说有个女选手背着娃儿来越野,我心想,这个女人得多“野”啊,今天见到了,也是“小鸟依人”的感觉,挺文静的,是个有故事的人。其实,众多的参赛选手都有自己的故事……</p> <p>这娃儿九个月,有18斤重。大概平时妈妈就是这么托着他训练,所以不哭不闹,一双大眼睛环视着周围……</p><p><br></p> <p>下山时由于重力作用,速度较快。时刻要注意脚下的路况,嶙峋的岩石,半裸露的树根及藤蔓都有可能造成伤害</p> <p>阳光从树林的枝叶中透过,折射成五颜六色的光斑</p><p><br></p> <p>男女跑者们在树丛里穿梭,在山涧中跳跃,个个身手敏捷</p><p><br></p> <p>十八盘、怪坡,大连的一处风景。两侧雕塑的“海洋生物”,栩栩如生</p><p><br></p> <p>时值正午,我在山坡坡上都能感觉到地面的炙热</p><p><br></p> <p>补给站,参赛选手会在这里做适当调整并补充能量</p><p><br></p> <p>这个大男孩看见我,接连几个posi,最后定格在“弯弓射雕”,很阳光的男孩!要不是篇幅有限(最多100张),很想多放几张他的照片</p><p><br></p> <p>老远就看见各式食品小吃、水果饮料……还有各种“吃相”……</p> <p>吃西瓜不吐葡萄皮</p><p><br></p> <p>这图片给我感觉像是战士出征,递枪与接枪似的</p><p><br></p> <p>出了许多汗,补水很重要</p><p><br></p> <p>狼吞虎咽</p><p><br></p> <p>行不行啊?老伙计,路还很长呢</p><p><br></p> <p>耶✌🏻</p><p><br></p> <p>欧耶✌🏻✌🏻</p><p><br></p> <p>温馨的呵护</p><p><br></p> <p>小朋友独自一个人玩手机,身后的志愿者爸爸忙的不亦乐乎</p><p><br></p><p>这里的志愿者大部分都不是“一般战士”,他们许多人也是越野高手,但是,为了大会成功举办,牺牲自己的利益,为别人做嫁衣</p><p><br></p> <p>又进山了,这是棒棰岛附近的“六道沟”</p><p><br></p> <p>选手向镜头展示伤情,这一路刮个口子蹭破皮的多去了。只要不伤筋动骨或“破相”就行了</p><p><br></p> <p>这不,他的右腿也有“小伤”</p><p><br></p> <p>不知道美女是看见花了,还是看见镜头了,手舞足蹈起来</p><p><br></p> <p>似乎在茫茫的大草原上行走</p><p><br></p> <p>天蓝蓝,海蓝蓝,渔人码头驶白帆。当这位女选手拾阶而上时,仿佛美人鱼跃出海面……</p><p><br></p> <p>大山、大海、城堡,如同在“童话世界”里游弋</p><p><br></p> <p>第一眼的印象就是“小巧玲珑”,第二天在终点见到她,她竟然是“100公里”组别的</p><p><br></p> <p>老虎滩、碧桂园,两个响当当的名字,因相邻而相互增辉增色</p><p><br></p> <p>第四计时点既补给站</p><p><br></p> <p>刚出锅的热腾腾的饺子及其他丰盛的餐食、饮品,还有工作人员的笑脸。感觉到家的温暖……</p><p><br></p> <p>看见补给站啦</p><p><br></p><p>哈哈哈哈哈哈……</p><p><br></p> <p>嗨喽!</p><p><br></p> <p>两位老师令我肃然起敬,向你们学习!致敬!</p><p><br></p> <p>帅哥 美女,并驾齐驱</p><p><br></p> <p>美女三人行 带过一阵风</p><p><br></p> <p>“快点,前面有摄影师”</p><p><br></p><p>一般在开始阶段,选手都是小跑的状态,看见我们拍摄,都会道声谢谢。中间时段一般都是走的状态,遇见我们会打起精神跑几步,出了镜头就又恢复到走的姿势,几乎不说谢谢了,只会点下头,对个眼神。到后面的时候,几乎是闷头不语啦!那就是接近疲劳极限了</p><p><br></p> <p>以手势代言,可以节省体力,最多的就是双手点赞,再就是V型“胜利”剪刀手</p><p><br></p><p>小哥很帅气</p><p><br></p> <p>朝气蓬勃 热爱生活</p><p><br></p> <p>三个“老男人”,迈着沉稳坚实的步伐</p><p><br></p> <p>落落大方</p><p><br></p> <p>是单飞还是掉队了,步履匆匆</p><p><br></p> <p>老当益壮 </p><p><br></p> <p>要求给他拍照,很给力,酷极了</p><p><br></p> <p>这位大姐七十有余,佩服佩服</p><p><br></p> <p>从第四补给站出来,就又开始爬山了,此山称“七小山”</p> <p>拍的唯一一个夜行者,且清晰度不够。他开启了头灯照亮脚下的路,路标都有反光效果。</p><p><br></p> <p>一天下来感觉挺累的,而选手们还在黑暗中探索前行</p><p><br></p> <p>第二天(20号)一大早,在终点处(也是起点),先期到达的20、50公里的选手们,聚集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等待还在路上的队友。有的选手把参赛纪念章和完赛服穿戴好,自拍或互拍照片,发给家人和朋友</p><p><br></p> <p>远远地朝着我摆posi,我心领神会地按下快门</p><p><br></p> <p>选手非常认真地“晒”成绩单,向亲朋好友们汇报</p><p><br></p> <p>这是一群“幕后”工作人员,他们时时刻刻都盯着电脑,实时关注每个选手的移动轨迹。一旦有偏移,就及时給予纠正。一方面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另外也保障每一位选手的人身安全。他们则是另一种辛苦,紧紧盯着屏幕,蚊虫叮咬也不能挪窝……</p><p><br></p> <p>激情四射的冲线</p><p><br></p> <p>五味陈杂的冲线</p><p><br></p> <p>温柔的“冲线”,之所以用引号,其实就是碰一下而已</p><p><br></p><p>再说说终点线的两位志愿者,对每一位到达选手都送上微笑和鼓励</p><p><br></p> <p>最“爆燃”的冲线,如同烈马般一跃而过</p><p><br></p> <p>最励志的“冲线”</p><p><br></p><p>前面请各位关注的那位来自日本的老先生。我是在拍摄时发现他的左腿“不方便”,走路的时候,身体向左偏。即使如此他还一路小跑的向终点冲刺,甚至带起了一小波沙尘。</p><p><br></p><p>据说他们是从上海组团到大连的,一众人在终点迎接这位老先生。我也是非常敬佩和感动,便向他的随行工作人员(应该是翻译)打探他的年纪,对方似乎有些为难,只是说“六十多岁”。也许是文化差异,不仅是女士,就是老先生,也不方便透露年龄。权当是不到70岁的一位老先生,还有腿疾,在一个陌生的环境,独自跑100公里,约28个小时。想想感觉汗颜……</p><p><br></p> <p>用时27小时58分钟</p> <p>赛后他在电子屏幕上的留言是:我也完成了,谢谢大家的支持</p><p><br></p> <p>“雷抱”,是“雷越野”的一项传统项目。就是参加100公里越野完赛的选手,都可以得到“雷越野”赛事的创始人~于雷先生的“大怀抱”,参赛选手们都以此为荣。好在跑100公里越野的体重都不会太重,否则腰真的受不了。于雷先生也是把“雷越野”作为一项事业来做,得到广大越野迷的拥趸,称呼他为“雷神”</p><p><br></p> <p>这些看似“弱不禁风”的小女子,如何有强大的“潜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p><p><br></p> <p>他,受到“隆重”的欢迎。他的身份是“关门兔”(存在于马拉松比赛中)。他的任务就是收容处理“拉拉嘴”的那些选手,比如受伤了、退赛的,还有迷路的,偏离路线的,他要去把你找回来。所以 他可能要跑出一百二、三十公里,甚至更长的路程。</p><p><br></p> <p>据说,“关门兔”也有被关门的时候,他按时返回,说明100公里越野的赛事完美结束</p><p><br></p> <p>雷神给了他一个“过山车”式“雷抱”,现场一片欢笑……</p><p><br></p> <p>计时器显示:30:00:00</p><p><br></p> <p>最后一位选手回来了,同样获得了“雷抱”。</p><p><br></p><p>至此,第八届大连100公里越野赛圆满降下帷幕</p><p><br></p> <p>雷越野,用双脚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一步一个脚印,已经走过八年。即使是几乎让地球“停滞”的新冠病毒,也没能挡住越野人的脚步</p><p><br></p><p>我只是通过暂短的两天对赛事的拍摄,形成粗浅的认知,想让更多的朋友们了解大连100。也许有不当的地方,希望大家,尤其是业内人士批评指正。</p><p><br></p><p>在此要感谢大海鲨老师的耐心指导,感谢花郎老师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跑者的配合!</p><p><br></p> <p>这张照片就是开篇那位选手,是十一假期结束后添加进去的。放假期间整理素材的时候,发现这双划的伤痕累累的腿,即心疼又震撼,决定将其作为本篇的封面。同时再发一幅图片作为封底以示敬意!</p><p><br></p> <p>最后祝雷越野赛事,越办越好!</p><p><br></p><p>祝所有看到此美篇的朋友,国庆中秋,双节快乐!</p><p><br></p><p>摄影 蓝鲸</p><p>撰稿 蓝鲸</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