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一片《文字森林海》

雷丹

<p>诗的意象原本在读者读诗的过程中,是一种模模糊糊的形象感觉,但图像诗通过文字和符号排列的方式,使模模糊糊的形象具象化了。</p> <p>通过文字排列的形状,形成直观的和诗相关的意象。</p> <p>图像诗迎合了读图时代阅读喜好的改变,视觉的意象与语言文字的排列应运而生,而图像诗正是文字与图像结合的典范。</p> <p>(1) 给人以新鲜感</p><p>图像诗的外部形态是五花八门的,它不拘泥于传统诗歌的形式。图像诗的外部形态是由诗人表达的需要而变化的,因而有着各种独特的外形,格外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p><p>(2) 将情感经验的传达诉诸于图像,更为直观</p><p>图像诗打破了传统诗歌的表现形式,将绘画的艺术融入到诗歌里。图像诗是诗人传达情感个性化的外化形式,读者可以从视觉上直观地体会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继而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诗的外观形式与所要表达的意义是相辅相成的。</p><p>(3) 在诗的形式上为诗创造了新的意象</p><p>诗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意象,它能够非常生动地传达作者的感情,感染读者,引起共鸣。</p><p>传统诗歌的意象体现在词语中间,是由词语勾勒出的意境;图像诗则在此之上更进一步,在词语所描绘的意境上辅以图形,使得意象更直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p> <p>在下楼梯时读《有话待会儿再说》这首节奏独特的诗,配上肢体动作去读,小姑娘的轻松自在自会回荡在楼梯的台阶上</p> <p>  互相矛盾的意思藏在同一首诗里,虚实相间的意蕴躲在不同颜色的文字里的《实话》,可以进行师生共读。孩子专读红字的部分,好像全班小朋友都在跟老师作对似的,非常有意思。</p><p> 丰富的诗意隐蔽在诗歌的形式结构中,诗歌里的词如同音乐里的音符,在音律、格律、节奏和意象组合等形式的结构下,成为一种多维度的语言,赋予诗歌更旺盛的生命力。</p> <p>图像诗如画是诗,给读者带来了无法言说的享受。《文字森林海》让我们领略了阅读的美妙。</p> <p>  四上部编版教材二单元是“提问策略”主题单元。是继三年级“预测”后的第二个阅读策略单元。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有助于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状态,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深入理解文本内容。</p><p> </p> <p>  单元主题语提到:<b>“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b>。图像诗诗集是一种新的阅读形式,让孩子们在阅读时质疑,促进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的读书好习惯。孩子们从<b>“内容 写法 启示”</b>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问题。</p> <p>充分尊重孩子们提出的问题。</p> <p>  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千奇百怪!我们将问题进行了筛选,标准是:</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暂时忽略</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深入研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深思辨别</p><p><br></p> <p>  各小组自选感兴趣的,值得研读的问题,进行组内讨论交流。你一言我一语,读图读文字,把图像诗的深层含义读明白,读出韵味儿来!</p> <p>刘懿文:</p><p> 为什么《有个字》的作者不写出这个字呢?&nbsp;</p><p>迦淳:</p><p> 这首诗用顶真的手法,从辽阔的明月苍穹,到落地的现实生活,再近到你我,来表现一个“爱”字。作者不直接揭晓“爱”字,而是透过诗文的含义让我们去感受浓浓的爱意,把汉字当成积木拼成Love,这就是“图像诗”的巧妙之处!</p> <p>迦淳:</p><p> 《大山王抢亲》中,由妹妹,甲小姐,朋女士,分别是什么字呢?</p><p>华华:</p><p> 我读了诗,查了工具书发现,这些字拼凑在一起分别是:岫,岬,崩。</p> <p>重视小组合作学习—-要通过小组交流,让孩子们从其他同学的提问中获得启示,打开思路,提出更多的问题。</p> <p>  孩子们一边阅读一边提出自己的真实问题,再一起梳理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文本。</p> <p>  从感受提问策略,到学习多角度提问,筛选出对理解文本最有帮助的问题,再到最后综合运用提问方法尝试独立阅读,渐次推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