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教育系统迎国庆“阅读强素质·共圆中国梦”职工书香论坛优秀教师代表交流精选(二)

四平市教育工会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1周年华诞,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教师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市教育工会举办了全市教育系统迎国庆“阅读强素质·共圆中国梦”职工书香论坛活动。现将参会优秀教师代表读书交流的心得体会展示如下。</b></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教育谱华章 书香伴我行</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四平盲童学校 曹帅</b></p> <p><b>作者简介:曹帅,四平盲童学校一线年轻优秀语文老师,学校党小组组长。</b></p>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br>大家下午好!<br> 我是来自四平盲童学校的一名教师,我叫曹帅。首先,我很感谢领导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互相交流的机会,也感谢校领导给我这个机会与各位老师相互学习。今天我交流的读书主题是《教育谱华章 书香伴我行》。<br>  说到书,是我这位语文老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知识是我教授于学生必不可少的,我涉猎于各种书之间,恨不得将书里的知识都融进大脑之中,这样,我才能自信的教给学生知识,我想那是一种成就感,更是一种坚实的力量。是书,给予了我无限的力量,充满了智慧与希望。每每学生学到了他们渴望已久的知识的时候,他们的表情里充满的无限的满足,我似乎更有动力更有力量去学习,去探索,去挖掘更多书里的知识,书里的文化,书里的一切。<br>  程颐曾说过: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当我面临人生的各种挑战的时候,我就会准备的愈充分。因为我读的书,丰富了我的大脑,增添更多有用的信息。也许,我会失去一些外在的物质,但我永远不会失去的就是储存在我大脑里面的知识。<br>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改变命运这一类的“号召”来鼓励学生去读书,尽在有用或无用之间讨论读书的好处,一个人完成了求学任务之后还读不读书?温饱问题解决乃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还读不读书?答案是读,事实上那些发达国家的人们愈发以读书为寻常之事,以读书为生活的一项应有的内容。这就是一种境界,一种以读书为生活方式的境界,一种享受阅读乐趣的境界,一种并不是为了什么而读书的境界。我经常告诉学生们,步入社会,许多岗位需要考试,考试考什么,还是考读书。到了新环境,要想进步,就得在各方面比别人优秀,这就得靠多读书来完善。说到底,岗位的竞争,其实就是读书的竞争。要想事业有成,我们就必须立下一个终生读书的志向。古人讲,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们要通过多读书,把自己由一个知识分子转变成知道分子。<br>  我记得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对广大青年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们一直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育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持续浸润青少年的心田,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涵育作用。尤其是视障学生,步入社会更要比别人努力,所以在课余的时候,我会带领他们去有声读书室多读读书,读一读经典传统文化,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领他们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希望他们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我也带他们去参观战役纪念馆,为他们讲解四战四平等红色故事,这些课外实践教育活动都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我们可以以模范人物为楷模,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多少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体现的是我们时代的精神意志和民族意志。这都是要学习和借鉴的一个良好的价值观的体现。<br>  教育无止境,读书更是无止境,今后,我将多读书,读好书,勤实践,用新观念育出不同的人才,通过读书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真正成为一名卓越有智慧的人民教师。<br><br> <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阅读中国古代典籍 涵养家国情怀</b></h1><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职业与成人教育科 李阳</b></h1><h1><br></h1><p><br></p> <p><b>作者简介:李阳,2012年黑龙江大学法语专业毕业,从事四年翻译工作,2016年通过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被四平市教育局录取,在职业与成人教育科从事政策研究和文字综合工作。</b></p>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br> 大家下午好!在祖国母亲即将迎来71周年华诞之际,通过本次市教育工会组织的迎国庆“阅读强素质、共圆中国梦”主题读书周的系列活动,让我将过去读过的书籍与我们身处的时代和自身经历结合起来,获得了更多的感想与体悟,现跟大家分享如下。<br> 书籍,记载着历史,反映着当下,思考着未来。无论我们身处何处,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我们都需要多读书来帮助我们走出自我的狭小,触摸时代的脉搏,关照广阔的生活。<br> 我们都知道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从哪里来,翻开中国古代典籍,答案就在其中。《孟子》中说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里提到“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左传》中写道“临患不忘国,忠也”,《大学》中论述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通过阅读中国传统典籍,让我知道我国古代的圣贤用大智慧构建了“家国同构”的国家治理体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里播种下“家国情怀”的种子,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越性地体现,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br>  在“家国情怀”的熏陶下,我们中国人都知道,家与国并不是对立的,国之不存,何以家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数千年来,无数英雄志士就是在这种“家国情怀”的指引下,怀抱着保家卫国、济世安民的理想上下求索,慷慨以赴,从容适变。“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是霍去病的豪迈气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杜甫忧国思家的情思;“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至死不渝的牵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担当精神;“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是五四青年的誓言;“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是无数革命先烈的呐喊。<br>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冻结了千家万户团聚的热情。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家国情怀”这一中国人素有的思想情感,发挥出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凝聚起伟大的力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举国上下无不抱着战“疫”必胜的信念,以一己所能披甲上阵,做着或英雄或平凡的努力,只为守护我们的共同的家园。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取得重大胜利,这充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在新时代依旧能凝聚起巨大的力量,推动我们的国家创造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br>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一定要养成读书的习惯,把读书当作扩充自己知识储备、提升自己人生格局的重要手段,要广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五千年文化精髓,从古代典籍中汲取营养、获得力量,切实增强文化自信,努力让自己多一些“家国情怀”。<br>  多一些“家国情怀”,就是要以天下为己任。我们要多读书,学习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以国为重、家为轻,以民为重、我为轻,常念民之冷暖,常思国之兴衰。<br>  多一些“家国情怀”,就是要常怀爱民之心。要多阅读儒家典籍,学习孔子的仁爱思想和孟子“民贵君轻”的“仁政”学说。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r>  多一些“家国情怀”,就是要恪尽兴国之责。国是千万个家的集合,是无数个家的放大。常思国之兴衰,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精忠报国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今天,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以一种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于担当、勇于奉献,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有所作为。<br> 作为新时代的国家公务人员,我们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养成读书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涵养“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修身齐家,忠诚爱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弘扬中国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br>

读书

家国

情怀

我们

文化

教育

价值观

学生

知识

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