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金秋九月,硕果盈香。9月28日上午,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在阳光100小学开展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的课例研讨活动。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育资源建设与课题研究部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武先玲主任、槐荫区教体局教研室房彩霞主任、阳光100小学刘漫凝校长、兄弟区县语文教研员以及课题实验学校的老师们现场参与了本次活动。与此同时,本活动通过爱书人平台进行实时直播,济南市小学语文教师共同进行了在线学习和研讨。</p> <p> 活动伊始,济南市槐荫区御景城小学孙文艳老师以“联想和想象研究主题的分析与具体落实策略”为主题,就前期课题研究成果做了具体汇报。孙老师先回顾了该课题的研究历程,介绍了课题组老师从确定研究主题,到制定计划、明确分工,最后撰写研究报告,所做的大量研究工作。接着,基于对大量文献的阅读与梳理,孙老师对联想、想象的概念进行了三个维度的解读,并明确了本课题中对联想与想象概念的界定。随后阐述了联想、想象思维能力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并具体梳理出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在统编教材中的具体要求和体现;最后提供了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联想、想象能力的具体策略,为一线教师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的思维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p> <p> 课例展示环节是课题成果在课堂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展现的两节课例不仅带领孩子们体会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更为孩子们插上了一对联想与想象的翅膀,引领他们感受了语文世界的美好。历城区凤鸣学校的胡晓岳老师执教了一年级上册《秋天》一课。课堂上,胡老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了联想与想象的情景;给定了学习支架,引导学生续想补充,激发了学生想象力;借助插图、视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朗读教学贯穿始终,读中悟情,学生放飞想象,思维得到了发展与提升。济南市机场小学的蔡小川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一课,本课的教学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教学中蔡老师借助相关的背景资料,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展开合理充分的联想与想象,还原了诗里诗外的情景、画面,准确地感知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学生在提升阅读古诗文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课堂上,学生们的思维切切实实得到了发展。老师引领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品,边读边思,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这些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动使得他们的表达更加鲜明、生动。蔡老师还注重引领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表层去深入理解文字的内涵,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这深化的思维活动使得他们的表达也更加深刻、独特。历城区凤鸣学校的栾凤娇老师、济南市阳光100小学的祝彩霞老师还分别就两节课例进行了细致解读和点评,使与会老师对本节课的设计意图、联想与想象的思维训练是如何在课堂上落地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p> <p> 最后,济南市小学语文教研员武先玲主任做了全面的总结。武主任先就前期课题立项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使老师们明确了课题所从何来、此为何物、以何为径、去向何处。然后重点就课题“今在何处”“何以为继”做了重点解读,使课题学校明确了此课题研究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及接下来具体的研究任务。</p> <p> 本次研讨活动,明确了“联想与想象”思维在课标及统编教材中的具体要求,并在课堂实践层面为教师提供了“联想与想象”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此次研讨活动既是前期研究的回顾展示,更是反思和审视,在课题研究的路上,在武主任的指引下,老师们将且学且研,且行且思,一路向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