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div><br></div> 波兰位于中欧东北部,与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接壤。<div> 波兰重要的地理位置导致历史上连年战火纷争,几个世纪以来波兰的版图也一再更改,历史上曾多次被俄国、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瓜分,二次世界大战时曾被德国占领全境,波兰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大约有600万波兰军人和平民在这场战争中丧生。</div><div> </div><div> 波兰,是一个曾经为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民族。当你漫步在华沙,穿行在古街老巷、流连于宫廷教堂,科学与艺术的氛围时时会让你感受到那些人类曾经跨越历史进程的骄傲的时刻。那些伟大的名字: 居里夫人、肖邦、哥白尼、密茨凯维奇······会一 一浮现眼前。<br></div></h1> <h1><b> </b></h1><div><b><br></b></div><h1><b>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 古都 · 克拉科夫</b></h1><div><b><br></b></div><h1> 克拉科夫是波兰第三大城市,曾作为波兰的国都550年之久,是波兰最辉煌时代的首都。是欧洲文化和科学的中心。即使在迁都华沙以后,她也继续在波兰的文化、历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h1> <h1> 克拉科夫老城不大,却集中了波兰历史的精华。</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老城广场的圣玛利亚教堂(圣母圣殿),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砖石教堂,高81米。建于14世纪,其后几个世纪不断增建和改建,融合了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多种风格。 </h3> <h1><br> 有关玛利亚教堂的一个传说:教堂有一个钟楼,但并不敲钟报时,而是由真人吹号报时。每到整点,钟楼上的号手就吹响一次长号。据传,这是为纪念一名中世纪抵抗异族入侵而献身的号手沿袭下来的。</h1> <div><br></div><h1> 于是,我们等候这个时间,果然整点一到,钟楼最高的那扇窗户( 蓝色圈内)即刻打开,号声响起,雄浑而哀怨的号声在广场回荡......</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1><div><br></div> 这座带有一长排漂亮拱门的建筑是纺织会馆。<div> 14世纪商人们在这里经营各种纺织呢绒制品,便建起手工织品交易厅取名“纺织会馆”。</div></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1 style="text-align: left;"> 穿过古老的拱门,一探个中玄机。</h1> <h1><div><br></div><div> 里面热闹非凡。</div> 这是一个超级大的市场,售卖琥珀珍宝、餐具、衣物、纪念品等各种波兰民俗手工艺品。<div> 我们被这琳琅满目的异域物件吸引,却忽略了去楼上看看。<br> 现在才知道楼上二层是国家博物馆画廊,收藏着18至19世纪画家的作品!行前功课没做好的惨痛教训。</div></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h1><b><br></b></h1><div><b><br></b></div><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 </b><b style="color: inherit;">二. 维利奇卡盐矿</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br></b></div> 这是一个从13世纪起就开采的盐矿,是欧洲最古老的盐矿之一,是在离地面130多米深的盐道上建起的世界罕见的地下游览胜地。<br> 1976年被列为波兰国家级古迹,1978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h1> <h1><div><br></div> 维利奇卡盐矿犹如一个庞大的地下王国,这里有地下湖泊、有比足球场还大的广场、教堂、大型餐厅、商店、许愿池,还有无数反映宫廷生活及矿工辛勤劳作的岩盐雕刻。<br> 我们乘直立电梯、然后顺着一段段木梯下行,此刻已经来到距地面130米深的矿道。<div> 巷道全长300多公里,迄今已开采了9层,最深处为327米。</div></h1> <div><br></div><h1> 反映盐工们劳作场景的雕塑。</h1> <div><br></div><h1> 盐矿中共有40个教堂及其他宗教设施,其中最壮观的宗教场所是这座圣金卡公主礼拜堂。</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1><div><br></div> 庞大的礼拜堂。<div> 令人称奇的是,几百年来盐矿道里面居然一点儿不返潮。<br></div></h1> <div><br></div><h1> 礼拜堂四壁布满了盐雕圣像。</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div><br></div><h1> 仿制达·芬奇作品《最后的晚餐》的盐雕。</h1> <div><br></div><h1> 采矿属于高危职业,在不见天日地下工作的矿工们比常人更亟需宗教的庇佑,神明会保佑他们的。</h1> <h1><b><br></b></h1><div><b><br></b></div><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 三. 奥斯维辛集中营</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br></b></div><div>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建立的劳动营和灭绝营,别称“死亡工厂”。 在波兰境内有不少纳粹屠杀犹太人和其他平民的集中营,其中规模最大是奥斯维辛集中营。</div></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h3><h1 style="text-align: left;"> 踏进这片土地,二战影片中犹太人受难的画面一幅幅在眼前浮现。</h1> <div><br></div><h1> 集中营内部壁垒森严,电网密布,设有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1><div><br></div> 二战期间集中营内关押着来自德国、苏联、波兰、中国等三十多个国家的犹太人、吉普赛人、知识分子、抵抗组织成员、“反社会分子”和同性恋者,约90%是犹太人,大多数受害者是被毒气齐克隆B杀害,其他死亡原因是苦役、疾病、以及所谓的“医学实验”。<div> 多达110万人死于该集中营。<br>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滔天罪行的历史见证。</div></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div><br></div><h1> 死难者生前的衣物鞋帽用具堆积如山。</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div><br></div><h1> 像对待牲口一样在活体身上烙下号码。</h1> <div><br></div><h1> 1945年苏联红军解放集中营,1947年波兰国会立法将集中营改为“纪念纳粹大屠杀国家博物馆”,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h1> <h1><div><br></div><div> 本不想在文中涉及这个话题,太沉重、太残酷,但毕竟它存在过。衷心希望这样的暴力与残忍不要再发生。<br></div></h1> <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四. 首都 · 华沙</b></h1><div><b><br></b></div><h1> 华沙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br> 华沙——波兰第一大城市,这个维斯瓦河孕育的美丽却略带悲情的城市,二战时期几乎夷为平地,战后重建保留了她的古朴,增添了她的优雅。<br> 这里孕育了三位享誉世界的名人:萧邦、哥白尼、居里夫人。<br> 华沙以整个城市被夷为平地的代价来昭告世人:这是一个血液里流淌着自由和反抗精神、值得全世界尊敬的民族。<br> 在过去数百年中,波兰一次次地亡国,复国,再亡国,再复国。而华沙作为她的首都,也一次次地重复着抵抗、毁灭与浴火重生的循坏。顽强不屈正是华沙特有的英雄气质。</h1></div></div> <div><br></div><h1> 清晨,去华沙游览的一个景点——维拉努夫宫。</h1> <div> </div><div><br></div><h1> 维拉努夫宫坐落在华沙近郊,曾是波兰最有权势的贵族居住的夏宫。</h1> <h1><div><br></div></h1><h1> 宫殿是一组造型别緻、雕塑精美的巴洛克式建筑群,结合了波兰庄园、意大利庄园和法国庄园的特色,颇具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气势,故有人将这里称做波兰的凡尔赛宫。<br> 二战期间被德军占领,掠走大量藏品,战后恢复和重建,大多数德国盗走的藏品被送回波兰,现为艺术展览馆。</h1> <h1><b><br></b></h1><h1><b> 拉赞基公园</b></h1><h1> 拉赞基公园就像一个小小的森林。在密集的绿色林木中,隐藏着不少精美的雕塑。</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div><br></div><h1> 偷拍到美妙的瞬间,分享他们的甜蜜。</h1> <div><br></div><h1> 幸福而满足的笑容。</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 text-align: left;">·</span><br></h3> <h1><div><br></div><div> 公园里最著名的雕塑是肖邦塑像,这座波兰著名钢琴家的青铜雕像建于1926年,任何到拉赞基公园的游客绝不会错过去拜见这位伟大的音乐家。</div><div> 塑像构思内含深意,造型别具一格。</div><div> 整座雕塑安坐于绿植前,寓意肖邦的音乐灵感来自于大自然。肖邦坐在大树下,身体微微右倾,树干微微左倾,表现出明快的节奏及韵律。肖邦两眼轻合,眉头微皱,含着淡淡忧伤的眼神,显示了肖邦独特的诗人气质和内心的倔强,宽大的底座由浅褐色的花岗石砌成,表现了肖邦刚毅的性格,塑像前椭圆形的水池中,水面微微泛着涟漪,好似音乐旋律的振动。 </div></h1> <h1><div><br></div></h1><h3> </h3><h1> 肖邦7岁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奏,不满20岁便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br> 肖邦音乐创作的巅峰时期也正是波兰亡国的岁月,1830年刚20岁的肖邦,在演奏了《第一钢琴协奏曲》后便永远地离开了波兰,长期流亡在巴黎。</h1> <h1><div><br></div> 虽然肖邦的父亲是法国人,但他一直把他母亲的祖国波兰看做自己的祖国。他一直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h1><h1> 1849年,年仅39岁的肖邦在巴黎病逝,病逝前特别遗嘱要将自己的心脏送回祖国。如今他的心脏就安葬在他曾多次祈祷过的圣十字大教堂内。</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r></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更是波兰人民最崇敬的音乐家。</h1><h1> 二战期间,肖邦雕像曾被破坏,1958年5月重新立起。<br> 在肖邦音乐协会的组织下,每年6-9月的星期六和星期日,都要在肖邦雕像旁举行露天音乐会。</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1><div><br></div> 告别肖邦,我们沿着华沙新世界街一直走,途经总统府、华沙大学、圣十字大教堂等重要建筑。<br> 街道很宽阔,很年轻,路旁隐形音响里不时传来肖邦的音乐,行走在这里,既感叹古典又看到时尚,一时轻松一时沉重,这感觉很奇妙。</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1><div><br></div> <b>哥白尼纪念碑</b><div> 塑像中哥白尼手持太阳系的模型,地上的白圈寓意太阳系各个行星围绕太阳转的轨道。</div><div> 纪念碑后白色的建筑是波兰科学院。</div></h1> <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1 style="text-align: left;"> 这位波兰天文学家在十六世纪首先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迫于宗教的压力,哥白尼的著作一直到他临终前才正式出版,但这也无损于哥白尼的成就,像恩格斯评价的那样是革命行动,是向教会权威的挑战。从此之后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逐步解放出来。</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div><br></div><h1> 波兰总统官邸贝尔韦德宫,1945-1952年作为约瑟夫·毕苏斯基元帅的官邸,1989-1994年为和波兰总统官邸,现在内部改造为高档餐厅。</h1> <div><br></div><h1> 华沙最古老的教堂——圣约翰教堂。</h1> <div><br></div><h1> 教堂前黑色大理石基座上,是维辛斯基大主教雕。</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华沙大学正门。</h1> <div><br></div><h1> 波兰著名诗人亚当 · 密茨凯维奇纪念碑。</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1><div><br></div> <b>圣十字大教堂圣</b></h1><h1> 圣十字教堂是一座天主教堂,属于哥特式建筑。<br> 教堂内有一些重量级名人的画像、纪念碑和陵墓:肖邦、但丁、米开朗基罗、伽利略、马基维利、罗西尼等。肖邦的心脏就安葬在这里。</h1> <div><br></div><h1> 圣十字大教堂门口这尊“耶稣背负十字架”的雕像,昭示了它的命运与这座城市乃至整个波兰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br> 教堂始建于1679年,二战时被纳粹炸毁,如今所见是1946年原版重建的。 </h1> <div><br></div><h1> 走进教堂,洁净的圣殿内一片肃穆宁静。</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1><div><br></div> 音乐家肖邦的心脏安葬于此。<br> 洁白的廊柱上是肖邦半身雕像,看着他英俊的面庞,凝重而略带忧郁的神态,不禁让人深深叹息,两侧有小天使仰望着他,廊柱上镌刻着纪念碑文“这里安放着肖邦的心脏”。<br> 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将长眠于此,将永远为他的祖国波兰祈祷。</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1><div><br></div><div> <b>华沙城堡广场</b><br></div> 华沙城堡广场43年被德军拆毁、48年重建。<br> 城堡广场四周,色彩艳丽的房屋、教堂、纪念柱汇聚一起,中世纪气息顷刻间展示得淋漓尽致。</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div><br></div><h1> 广场中央是高22米的齐格蒙铜柱,柱顶的雕像是将华沙定为波兰首都的齐格蒙三世国王。铜柱旁绿顶红墙建筑是波兰旧皇宫。</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div><br></div><h1> <b>老城集市广场</b></h1><h1> 老城集市广场始建于13世纪,战后按照原样原址修复,仍保留着中世纪的风格。广场上色彩丰富,摆放着鲜花凉棚,人们在这里悠闲的喝咖啡、听音乐、买小吃,享受着生活的美好。</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1><div><br></div> <b>华沙美人鱼雕像</b><br> 这尊美人鱼雕像高大威武,少女左手紧握盾牌右手高举利剑,其姿态与神情就像波兰的民族精神一样,坚毅不屈,浴火新生。<br> 雕塑原型是一位女诗人,在1944年的华沙起义中牺牲,时年30岁。</h1> <div><br></div><h1> 美人鱼铜雕前,两个年龄相仿的小女孩,一个迎着阳光绕着圆形水池欢快的戏水玩耍,一个身背破旧的手风琴,拉着忧伤的旋律,身旁还放着一个碗,这画面太让人感伤。</h1> <div><br></div><h1> 精神矍铄的卖艺老人。尽管他的手指不是那么灵活,他的演奏还是打动了我。</h1> <h1><b> </b></h1><h1><b> 居里夫人博物馆</b></h1><h1> 位于华沙老城费瑞达路16号,这座三层楼房便是居里夫人的出生地,现为居里夫人博物馆。</h1> <div><br></div><h1> 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 (1867-1934)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h1><h1> 这位伟大的波兰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发现了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物理奖和诺贝尔化学奖)的著名科学家。</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div><br></div><h1> <b>华沙古城墙(重建)</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div><br></div><h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评价华沙时这样描述:二战后,华沙人民用长达5年的时间重建古城,他们修建了教堂、宫殿和贸易场所。华沙的重生是13世纪至20世纪建筑史上不可抹灭的一笔,因此将其作为特例于198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1> <h1><div><br></div> 华沙居住的酒店后花园留影。<div> 明早启程回家。</div></h1> <div><br></div><h1> 机场候机间隙。</h1> <div><br></div><h1> 华沙还在晨曦的笼罩下,我们已登上乌克兰国际航空公司FLYUIA航班,告别东欧。</h1> <h1><div><br></div> 结束了华沙的游览,也就结束了本次东欧之行,留下对这片土地的敬仰,祈祷她永远安宁。<div> 带上相机里珍藏的几千张照片回自己的家。 <br></div></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THE END ——</h1><div><br></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7年6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