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绝望之心做希望之事

笨笨

<h3>  最近正郁闷。</h3><h3> 前几天用了两三天时间设计了一份统编本高一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学习方案,结果发现用不上。</h3> <h3>问题在于不止这一个学校。</h3><h3>给另一个老师,头一天很开心,给她们教研室人说这次有方案,好操作了。第二天告诉我,教研室主任说了,第一单元讲完直接进入第三单元。</h3><h3>我问当代文化参与单元和整本书阅读怎么办?她说,大家都不知道。也可能就跳过去了吧,按照过去名著导读的办法处理一下?</h3><h3>还说教研主任说,今年期中考试前好宽松!</h3><h3>四个单元两个都不学,能不轻松吗?</h3><h3>这还是太原相对不错的学校。从留言看,其他学校也如此。</h3><h3>过了两天,又发现北京鼎鼎有名的一所高中,第二单元也不讲了!直接跳到第三单元。因为老师们很茫然。</h3><h3>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关于劳动,实用类文本为主,课文是人物通讯,新闻评论和诗歌。难点在哪?我真的不知道。也无法想象一线老师们就如此落实课程理念。</h3><h3>当然,教材并不完美,但以教材促进教学方式改革目的很明显。专家培训高屋建瓴没问题,但更多倾向于介绍教材编写理念,强调教什么,偏偏对最后一公里怎么教讲得太少。</h3><h3>一线教师完全不知所措,情有可原吗?也许。</h3><h3>但是学习力呢?</h3> <h3>  基础教育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我们的师范教育几乎没有反应。甚至公费师范生的培养方案和普通师范生也没有区别(普通师范生和普通专业也没多大区别),而我听说这批孩子毕业四年内都不能考研。他们是一本分数上的二本师范。毕业时,用人单位已经假设他们能直接上讲台,是基本成熟的老师了。我们用什么来交差?说好的产出导向呢?</h3><h3> 教育改革越来越从政策和宣传上重视。然而,课改学校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可以说举步维艰。我不知道为什么。</h3><h3> 又听到一个消息,一所课改名校因为一百多家长到教育局告状,校长无法再坚持了。而这所学校还是因为课改后成绩得到了很大提升的学校。</h3><h3>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h3><h3> 所以觉得很沮丧。但是宋老师打电话,就像往常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打电话问我在忙啥一样。他说,因为如此,我们的坚持才会更有意义。他说,无论何时,要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争取一切能够争取的力量,即使对方反对,也要努力去影响。</h3><h3> 感动,也惭愧。</h3><h3> 我能做的也许只是做好自己课堂的主,影响到少数的学生。</h3><h3> 有个老师劝我,一定要和志同道合的人交流。那些反对的人,就算了吧,不用费劲,也不用搞糟自己的心情。有道理吧!</h3><h3> </h3> <h3>  一个月前承接了省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培训。我的任务是体验式翻转课堂。方案设计了两天。昨天下午的课,上午都还没做好。贝说不就一下午的课吗?你还发愁?如果是讲座式,一点没问题。讲两天也没问题。但翻转课堂,导演工作不容易。如果,就用之前设计的单篇方案,也简单。但是无法体现单元教学的理念,没有前沿性。于是,从头来过。</h3><h3> 其实在进入教室的前一分钟,都还没确定最后的方式。原本计划从184个学员中抽出36名来模拟学生课堂,其他教师作为场外观摩。但将近一百五十人,作为观众,没有参与感,和平常的课堂有多大区别?临时决定,改变方案吧,全部参与,既然是体验式,就要努力让所有人参与进来,获得参与感。</h3><h3> 原本没有计划做小组文化建设,但一个组十来个人,如果仅仅合作研究学科任务,一半的人都将没必要也不方便参与(长条桌对脸坐,也不方便讨论)。临时又把小组建设加了进来。这样一个小组内可以分别完成不同的任务。尽管小组文化应该体现全员的追求,但重在参与吧!</h3><h3> 布置任务后,老师们开始了合作。除了个别人游离在外,发呆之外,其余的老师至少都在活动状态。看现场照片吧!</h3> <h3>现场很热烈。每个人都处在紧张状态中。开端不错。</h3><h3>但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小组文化每个组都做了,但每个学科任务是三个组研讨,最后上台主展示只能一个组,另外两个组连亮相的机会都没有了,那就无法体验上台的感觉。事实上,小组文化应该是报到后的第一次课,破冰之旅需要完成的。但我们的计划中没有这一项。</h3><h3> 好吧,又临时改变方案,只展示文化建设。学科任务下周二完成,把学员模拟课堂用来继续本次任务。</h3> <h3>如何确定展示顺序?用了学习通抢答功能。每个组组长参与抢答,确定顺序。大家都很积极踊跃。</h3><h3> 既然是体验,模拟。学生课堂会出现的问题,在老师们中间一样会有。例如,其他小组展示时,下面的老师有的在说话。有开小差的,还有小组在讨论他们一会要展示的方案。倾听不仅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能力。怎么处理?</h3><h3> 暂停展示,先解决这个问题。策略一,我用学习通功能选人功能,不定时抽查学员倾听质量,复述或评价刚刚展示的内容。如果抽查到,不在状态的,给大家唱首歌。策略二,主展示小组要发挥组织功能,要知道自己不是讲完就完了。既然在舞台上,那就要处理好秩序问题,发挥教学智慧,能够把大家注意力吸引到舞台上来。例如可以增加现场互动环节。</h3><h3> 这是课改前期最长出现的现象,倾听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解决不好,课堂就只剩下热闹了。这可能也是很多课改课堂被人诟病的原因,闹有余,静不足。</h3><h3> 所以,学会听人说话很重要。</h3><h3> 果然,此后的现场秩序井然很多。</h3> <h3>  五点四十五了,才进行了十一个组。还有七个组。如果是我们的学生,也许就牺牲吃饭时间了。但从两点多开始,近四个小时了,还是结束吧!不招人烦。</h3><h3> 什么叫学情?这就是。</h3><h3> 如果是讲课,讲什么,怎么讲,自己说了算。</h3><h3> 但是,这种课堂,学生说了算。</h3><h3> 当然,如果不是为了所有人都参与感和参与意识考虑,就用原来的方案,也能完。</h3><h3> 还是贪心,想尽可能让大多数人体验到课堂可能的模样。</h3><h3> 成年人,还是优秀的带头人,骨干,尚且如此,何况学生?所以,换位思考很重要。从学习的角度出发,体验学习中的问题,才能真正了解学生。</h3><h3> 最大的收获也许就是大家都动起来了,无论身体还是大脑。动是第一步。合作是第二步。静是第三步。</h3><h3> 当然,问题很多,老师们肯定有很多疑问或者抗拒。例如,时间把握问题,例如学习效率,学习效果等。</h3><h3> 在初期,这都是课改的常见问题。需要慢慢培养。磨刀阶段最费力,甚至往往会丧失信心。这也是很多人不好涉水尝试的原因吧。所有的庄稼花草成长规律都一样吧!初期柔弱,娇嫩,抵抗力最弱,需要积聚的力量最多。孕育果实的过程漫长。但谁也不能代替它们的生长。拔苗助长,打激素催熟,最后的结果就是早衰甚至over。近来自杀被杀的学生,无论中小学和大学,听到的似乎比往年都多。</h3> <h3>那天在某群看到这样一张作息时间表,一年级的孩子。可怜的孩子,疯狂的家长。在通往大学的路上,都在狂奔。以为大学是终点,没想到却是人生痛苦的开始。</h3><h3> </h3> <h3>利用学习通,评价讨论便捷了很多。但中学不让用手机,也很少有ipad,科技几乎与他们无缘。所以,一开始就和老师们说过,目的不是为了体验技术,而是背后的理念。例如一开始就发布讨论帖,让大家阅读方案后谈心得。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的预习,必须人人参与,人人分享。因为设计的单元基础目标,对老师们太简单,所以,代替了那个环节。让大家直接进入合作环节。</h3> <h3>  因为对象是老师,所以学习目标做了一点拔高。例如,关于速读方法,作为教师,要学一点脑科学基础上的理论,用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指导学生速读训练。《超快速阅读》是我在几本关于速读的书里面推荐的一本。好学好用。还修正了我们一直以来的错误认知。例如关于指读法,历来被我们认为是小学生的逐字逐句低效阅读。但是作者告诉我们,这是速读的辅助工具。至于为什么,到书里去找答案。</h3><h3> 另外,关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初一学生倒不见的要完全懂,但老师要有这样的引导,把种子种到学生心里,他们将来会自己成长。</h3><h3> 方案还没有细加工,但指导思想不会错。尤其是学习目标的制定,依据核心素养,教材和学情,可以改善千人千面的语文定位,把所谓的生命语文,诗意语文,大语文等整合在核心素养之下。也许能改变一些教学乱象。</h3><h3> 会吗?不知道。</h3><h3> 包括这次的培训,能给几个老师影响,不见得。</h3><h3> 课改很难。在这条路上走得越久,就越深知其难,所以说以绝望之心做希望之事。哪怕这点希望很渺茫。</h3><h3><br></h3><h3><br></h3> <h3>  同行者,就是彼此的力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