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秋意之浓 采科普之果

🌻Ting

前言 <p>  少儿科普活动旨在让少儿参与科学小实验、科学活动的同时,体验式学习科学知识,激发探究科学的乐趣,从而培养儿童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好习惯。</p><p> 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兰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联盟秘书处、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承办,果方创科执行的2020甘肃科普行活动进校园于9月27日下午两点三十分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小学东城分校准时开展。届时,以“神奇的牛顿摆”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实践体验活动在三年级五十六位小学生共同参与下开展。</p> 科普知识之趣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牛顿摆(又叫永动球)是一个1960年代发明的桌面演示装置,五个质量相同的球体由吊绳固定,彼此紧密排列。</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牛顿摆是由法国物理学家伊丹·马略特(Edme Mariotte)最早于1676年提出的。当摆动最右侧的球并在回摆时碰撞紧密排列的另外四个球,最左边的球将被弹出,并仅有最左边的球被弹出。</span></p> 科普拼装之趣 <p>  老师给大家科普了牛顿摆的由来,让同学们对牛顿摆有最初的认识。接着,老师亲自进行拼装演示,让同学们对牛顿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p> <p>  同学们在老师的示范指导下三个人一小组开始合作拼装牛顿摆模型。孩子们你争我抢,劲头十足,边动手边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拼装中。</p> 科普共享之趣 <p>  家长和老师们也被科学小仪器的新鲜和孩子们的热情所感染,情不自禁地参与到了孩子们中间,共享科普之趣。</p> 采科普之趣果 <p>  牛顿摆拼装完成,孩子们享受合作之趣、动手之趣,亲身体验了科学小活动的美妙和神奇。</p> <p>  拼装完成后,老师演示了牛顿摆摆动时的情况。当最右边的一颗小球撞击其他球时,最左边的一颗小球被弹出;当最右侧的两颗球同时摆动并撞击其他球时,最左侧的两颗球会被弹出。同理相反方向同样可行,并适用于更多的小球,三个,四个……同学们被这一神奇的现象深深吸引,不禁发出感叹。</p> <p>  通过本次牛顿摆模型拼装活动,一方面让孩子们了解能量守恒定律、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更拓宽了知识面,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培养他们的科技制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更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科技之火,点亮了孩子们的科技之星!</p>

牛顿

科普

拼装

之趣

科学

孩子

弹出

老师

小球

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