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文 章:杨筱玉</p><p class="ql-block"><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朱萸少一人。</b></p><p><b>王维这首重阳诗是此刻内心的真实写照,几姐弟中唯我远离家乡,毎至佳节难免思念家乡和亲人,特别在这中秋月圆之夜即将到来之时。想念在家乡度过的每一个美好佳节成了不可或缺的思亲情怀!</b></p> <p><b> 对于中秋的美好记忆是一个个精致的中式月饼盒,外表镌刻着古往今来的中秋情怀,寓意悠远而璀璨,里面装着每一次和亲人团圆时祭拜月亮、品尝月饼、观赏皓月、夜话家常的美好情感,细碎而温暖。轻启盒盖,细数那大大小小白白酥酥象征着团圆的月饼,恰似与年轮一同走过的深深浅浅阴晴圆缺的时光,在不紧不慢中悄然流经岁月。</b></p> <p><b> 往事经年,中学时代度过的一个中秋节,依然像闪烁的星划过岁月的苍穹,显得格外的醒目。</b></p> <p><b> 地处西南地区大山里的家乡,每年的中秋前后正是收割稻谷的丰收时节,累了一天的大人们,夜晚时常坐在门口的大树下歇息,半丁不大的小少年们玩累了也爬在夜空下草垛旁时而观星斗,时而嬉戏,时而听大人们讲有关中秋月亮与月饼的神秘传说。</b></p><p><b> 那时的农村,由于缺乏糖果糕饼一类的零食,因此对于品尝中秋月饼,有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渴盼。于是,父亲无论去往再远的城市,回家时都不忘带回那里的土特产。特别是读初二那年的中秋节,虽然盼得望穿秋水。但清晰的记得那晚的皓月当空,清丽如水,柔美如风,月饼甘之如饴,沁人心脾。皎洁的月光透过树枝照射到我家简陋的小院里,一家人月下话家常,瓜果饼香祭月亮,过的十分惬意,一生难忘。</b></p> <p><b> 那个中秋能吃到甘之如饴的月饼,是缘于节前父亲去了离云南很近的渡口,回来时给我们姐弟带回一个大大的云腿大月饼。隔着盒子中间透明的包装,可以看到盒子里只有一个圆圆白白又酥酥的云腿大月饼。散发着火腿肉与面粉融合在一起的特有清香。我和弟弟们围在一起,迫不及待的把鼻子伸上去贴近饼盒深深地吮吸一口。月饼的清香幽幽地钻进鼻子深处,氧氧地刺激着我们几姐弟的味觉。</b></p> <p><b> 可是离中秋节还有几天,我们都知道母亲是不会提前让我们吃月饼的。所以,那几天过得十分的煎熬,盼中秋盼的望穿秋水,觉得每一天都过得很慢。放学回来的第一件事都是去抱着月饼盒深深的闻一闻,也正是因为这样,云腿月饼的香味,深深地留在了鼻息深处,哪怕往事经年依然记忆犹新。从此,对月饼最好的口感与香味就定格在那一次中秋云腿大月饼的品尝中。</b></p> <p><b> 经过几天度日如年的等待后,终于到了中秋这一天。晚餐后,天还没有黑母亲就安排我们把大方桌抬到院子正中,端正摆放。斟满两杯早已酿造好的栀子桂花酒,把白天就已经采摘洗净的水果,放置到果盘里端到方桌上。再凝神静气的看着母亲解开月饼盒上那一根美丽的红色中国结,轻轻掀开大云腿月饼的盒子。一个红色的隶书字体印在圆圆白白又酥酥的饼心。一阵更加浓郁的饼香,在小院弥漫开来,氤氲飘进口鼻,让人不禁垂涎。母亲轻轻取出偌大的月饼,放到圆圆的托盘里。再将香炉盒端正摆放在方桌上,燃起红烛素香,再带领我们姐弟虔诚祭拜月光娘娘,叩首感谢月亮一年来清辉遍洒大地,照亮庄家人的夜归路。再虔诚邀请月光娘娘光临寒院,品尝品尝难得的云腿月饼及甘甜瓜果。接着嘱咐我们几姐弟,要发自内心的虔诚敬月,千万不要用手指月亮,以防"月光割耳",简陋的小院里倾刻神秘漫延。"月光割耳“等传说也随着中秋一次次祭拜月亮的过程日渐融进了敬畏自然的行动里。</b></p> <p><b> 院墙外那几棵梨树和一丛高大茂盛的芭蕉逐渐树影婆娑,月光透过树缝斑斑点点洒到了院子里,院里的米兰散发出桂花的香味。 这时,红烛火光渐暗,待三柱齐崭崭的香弯曲卷起,即将燃烬时。那个企肦已久的大月饼也终于被妈妈均分为八份,一芽儿一芽儿轻轻地放在了几姐弟的手心里。一个个如获至宝的捧着那一份月饼,一遍又一遍的深深吮吸着它散发出来的清香,竟突然舍不得下口去咬了。仔细的观察了一下饼中间夹杂着的丝丝酱红色火腿肉,再看着它酥酥白白的外皮如同一层一层的小外衣,煞是好看。我轻轻的揭下了第一层,昂起头放进嘴里,细细的品尝,当味蕾一接触到饼层的清香,那酥酥软软还带着一点脆脆的弥香味道,就在嘴里迅速蔓延开来。再轻轻咬一口带着火腿肉丝的馅儿,咸中有甜,甜中带咸。平生第一次尝到火腿是可以和面饼粘烤在一起的的口感,十分的甘之如饴,既有面饼的香味,又有火腿的香味,似乎还夹杂着一丝丝水果或者鲜花的香味!姐弟们也和我同样用心感受着这个大月饼的喷香甘怡,月光下喧闹嬉戏的场面,突然就变得很安静了,静的只听到咀嚼月饼的声音。仰头只见月上树梢,硕大的圆月如玉盘上的水墨丹青般清丽柔美,银光倾洒大地,辉映着斑驳的树影下一张张笑意朦胧的脸庞!</b></p> <p><b> 年少时度过的每一个传统佳节,都在母亲的精心筹备下情浓意深,氛围大都营造的很有仪式感,有的节日甚至铭心刻骨。在家乡,像母亲一样虽不识很多字,但却因受到祖国几千年民族文化代代熏陶与滋养的村民普遍居多,形成了家乡农村隆重欢度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文化习俗。已至在村民们思想里深深潜藏着一股子质朴的传统文化气息,并随时渗透到农村生产生活中。处处体现出像母亲一样的村民们,对天地宇宙自然及对先祖圣贤们的敬畏之情。对老祖宗留下的老传统,总是乐此不疲传承得恭恭敬敬,且深信自己越是勤劳虔诚,生活就会过得越来越好。</b></p> <p><b> 岁月流转,时光经年!</b></p><p><b> 如今过中秋,月饼的品种已是花样繁多,琳琅满目,口感多样,包装更精美绝伦。制作过程中,无论是食品的用料,品相,工艺,包装等各个环节,都比过去的月饼更加的考究,口感也越来越丰富,有传统的云腿月饼,还有蛋黄的,莲蓉的,香肠的,鲜花的,叉烧的,五仁儿的,枚不胜举。只是很难再找回年少时那次难忘的中秋月饼的口感了,这一刻才深深地感悟到原来那一个大大的月饼,它不止是一个月饼,而是象征着亲人合家团圆,共祭晧月洒清辉,同品饼香夜话家常的致深家园情怀。加之母亲敬畏自然感恩月亮所营造的神秘隆重等待的过程,让我们深深体验到了心爱之物不易获得的珍惜意义!</b></p> <p><b> 科技的力量早已掀开了人类对月球的神秘想象。从远古的"嫦娥奔月" "吴刚伐桂" "玉兔捣药" "指月割耳"等神话传说,到如今嫦娥1号至4号月球探测卫星的成功升空,已经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但是,过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在秋收季节合家团圆或寄托思亲的亲情文化象征,自儒家经典《周礼》出现“中秋,秋夕"等相关文字到初唐形成节日至今,已成为仅次于春节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千余年以来,已刻在我们民族代代传承中秋庆团圆的一种精神追求中。于是到了中秋这一天,无论离家有多远,都会在中秋夜来临前赶回家,即便远在他乡,赶不回家的,也会"每逢佳节倍思亲。从昔日以书信、电报、传话的方式到今天的人工智能手机、视频、短信或以写文章、赋诗词等各种交流方式倾诉思念,致以亲人朋友们诚挚的中秋问候,或表达深厚的思亲之情。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中秋节文化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中秋节,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将代代传承发扬光大。</b></p> <p><b> 成家后,感触特别深的是在有了下一代以后,到了每一年的中秋,都会像母亲当初带着我们过中秋时一样,与孩子从筹备到祭月亮、赏月,话家常、讲中秋传说,再陪孩子通过吟诗、作词等方式培养中秋文化情怀,每一个环节都在耳濡目染中传承与发扬。特别是准备月饼的这个环节很怀旧,老想按照当初父亲买的那个云腿月饼的样貌,去四处找寻相同的云腿味道、品牌甚至是包装。遗憾的是,时过境迁,在居住的城市很难再寻找到那款白面千层皮的大云腿月饼。因此,每年都以口感差不多的酥皮小云腿月饼来替代。只是,在如今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里成长的孩子们,已经没有了长辈们儿时想要吃到云腿月饼的渴朌和慢长的期待。但是却可以从长辈倍尝远离家乡亲人的思亲之情中,懂得珍惜目前拥有的亲情,以培养"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中秋情怀!</b></p> <p><b> 又是一年中秋至,花好月圆迎中秋,天上人间共团圆!随着城市里团圆的气氛日渐浓郁,人们逐渐融入城市中秋文化主题丰富多彩的庆祝形式中。除了回乡祭拜月亮和月下品尝月饼话家常饮桂花酒之外,陪着家人和孩子去感悟祖国各地传承中秋文化情怀的多样性,成为了城市欢度感受中秋的一种新方式旧情怀。</b></p><p><b> 此刻,更深深感念儿时记忆里与亲人共度中秋祭月、品饼、话家常的浓浓亲情。愿能不远干里回到父亲身边,袓孙四代同堂共度中秋国庆双佳节!一道随着氤氲的记忆,再次轻轻掀起那一盒圆圆白白又酥酥的月饼盒盖,深深吮吸那清香沁脾的月饼,直至时光经年,依然岁岁想念,亲情永驻!</b></p><p><b>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