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正社书画会这一社团,我们在收集画刊,报纸以及作品时,发现他跟其他书画团体有所不同,她融合了大量文化界、政界退隐人士,本身那些退隐人士个个在文学诗词书法上都有很高造诣,最著名的是何澄,他是孙中山同盟会成员,蒋介石老师,又是收藏家,当时公推他为社长,他的诗词、文学及书法具相当功力,为正社南北融合作了大量工作,其中还有北洋政府退隐的交通部长叶恭绰,他的书画、诗词、出版等领域,有相当大成就和贡献,在他俩组合下把苏州南京北京的各方大伽,加盟参加,有昆曲家张紫东,竹刻家盛丙云,碑拓收藏家孙伯渊,装裱师徐伟士,古琴吴兰荪,版本家陶洙,文学家汪东,戏曲家吴梅,词人夏敬观,医学家汤尔和汪星伯,雕塑家江小鹣,鉴定家徐邦达,篆刻家杨伯屏,藏书家潘博山、邓邦述,政界何克之等等各方面的人士,她是一个纵合团体。在这个团体有参加过孙中山同盟会成员,张善孖,何澄,叶恭绰、汪东四位,参加南社的也有杨千里,汪东,吴梅三位,陈摩、顾墨畦,张石园等也参加娑罗画社,所以那个时期文艺活动十分活跃,特别主张吴门画派的传承的正脉,正本清源,寻找中国画的人文真谛。在疫情期间,正社画馆又倾大量资金收集《正社》先贤出的古籍版本,手抄影印本,石印画册,宋拓影印,诗词线装本及美术画册,组合形成了,叶恭绰、吴湖帆、吴梅、章钰、夏敬观、张大千、徐邦达、汪东、溥心畲专柜,对研究挖掘正社文化提供大量史料,我在收藏这些书籍和书画作品時,对每位成员进行了考评和史料查证,曾写了,杨千里、王同愈、孙伯渊、张大千、陈摩、徐邦达、汪东、章钰等二十几位进行梳理。</p><p class="ql-block"> 正社画馆近五年来,坚持一月一次举行正社雅集诗词讲堂,组织画家学习古典诗词以及各类文化知识的学习,举办专题讲座,曾主讲儒学、古琴、甲骨文、昆曲、园林、诗词格律等,还举办了明四家中的文徵明、唐伯虎和齐白石三期诗画论析,即将还要做沈周的诗书画在中国的学术地位专题讲座,也将继续做元四家,清六家等太湖领域的画家进行系统主题讲座,来弘扬吴门画派历史的辉煌。我们通过美篇这一软件,已编辑一百多幅当代正社诗词讲堂的成员所创作的题画诗,在苏州正社文化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时,举办了《露润七叶》诗书画展,我们正社诗词讲堂五位成员,顾逸、江野、刘金林、沈劼、柳承宗五位成员在当晚拜了沧浪诗社老社长魏嘉瓒先生为老师,并举办拜师仪式,江野投师贴曰:</p><p class="ql-block">弟子坤全,藝号江野。</p><p class="ql-block">一介画夫,缺文少知。</p><p class="ql-block">久仰魏老,德高望重。</p><p class="ql-block">学富五车,诗词文史。</p><p class="ql-block">唐调吟诵,獨领风骚。</p><p class="ql-block">樂善行教,桃李天下。</p><p class="ql-block">感谢恩師,允收门下。</p><p class="ql-block">萬分榮幸,理當苦学。</p><p class="ql-block">今呈其贴,叩拜為師。</p><p class="ql-block">视若为父,终身持奉。</p><p class="ql-block">弟子江野叩拜!</p><p class="ql-block">画为无声的诗,诗是无形的画,诗为画魂,画为诗体,倡导唐代文人画为代表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重新找回吴门画派以文人画为主流,创造一条当代书画以文为风骚的时代新潮流,遵循传统,怀古开新。</p><p class="ql-block"> 我们相信苏州这块古老的土地,人文底蕴深厚,文脉绵绵,永不消失,只有我们在沧浪诗社引领下,在魏嘉瓒老师教导下,点燃起中国文人画新的风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