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见证中国百年邮政史的标志性建筑

陈文明

<p>  从外白渡桥往苏州河方向看过去,一座由花岗石砌筑、19根通贯上下的罗马科林斯柱支撑、建筑顶部有着高大钟楼和“人民邮电”字样的欧式风格建筑令人无法忽略。</p><p> 这座如今已成为“网红”打卡点的优秀历史建筑,正是民国时期被誉为“上海十大建筑”之一的上海邮政总局大楼,如今是上海邮政博物馆。</p><p> </p> <p>  上世纪20年代,上海已经是一座经济繁荣、商贸繁忙、市面繁华的远东大都市。与此同时,邮政业务量也随之激增。因此,建一座新的邮政大楼成为当务之急。</p><p> 1922年,这座大楼于四川路桥北堍动工,1924年建成。</p> <p>  邮政大楼顶部是意大利巴洛克式钟楼和两侧的雕塑。</p><p> 北面一组雕塑中的三人,分别手执火车头、轮船铁锚和通信电缆,象征着日趋成熟的水陆交通业和新兴的无线电通讯业;南面一组雕塑中的三人,正中为戴帽的信使,手执带和棒、脚生翅,左右为爱神,执笔和书信,旁有一地球,寓意邮政是上帝为人们沟通情愫。</p><p> 雕塑于文革中被破坏,后修复。</p> <p>  雕塑在文革前尚未被破坏时的老照片。</p> <p>  今天特意前来,就是为了再次一睹其芳容!</p><p> 本拟坐地铁去,一看外面雨下得很大,只得开车去了。</p><p> 将车停在距大楼咫尺之远的香港路上,没几步路就走进博物馆大门。</p><p> 由于下大雨,游人甚为稀少,而这正是我所期望的。</p><p> 不需要预约,也不用买门票,只要本人“健康码”。</p> <p>  与这栋大楼同时建造的,还有四川路桥。</p><p> </p><p><br></p> <p>  1945年的邮政总局和四川路桥。</p> <p>  20世纪初,四川路桥桥畔的上海邮政总局是这个模样。</p><p> 现在我们见到的邮政大楼就是在原址上拆除了老房子建造起来的。</p> <p>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看过的电影《战上海》中的镜头部分片段就是在这里拍摄的。</p> <p>  这座桥至今仍承担着苏州河南北交通运输的重任。</p> <p>  记忆中,这么多年来虽然曾无数次经过此地,却竟然从没想到过进去看看。</p> <p>  楼梯的木制扶手摸上去非常光滑,不由想起老朋友黄兄曾说过,他儿时住在临近邮政大楼一条称之为“南仁智里”的弄堂,每每在放学后约上三、五个小伙伴到此,进门后即狂奔上这座楼梯到二楼,紧接着两腿骑跨在这个木制扶手上、身体向下趴着“哧溜”一下滑向一楼地面,接着再如此往返重复乐此不疲😄。</p> <p>  宛如“鲜奶蛋糕”状的石膏吊顶。</p> <p>  早期,邮件主要通过水路和火车运输,邮政大楼所在地在与苏州河、黄浦江水路相接的同时,身后两条马路之隔即是当年承担主要铁路运输功能的上海老北站。这样一个占尽地利的选址,正是为了让邮件方便快捷地抵达邮政大楼进行分拣、分发,从而快速递送到邮件主人手中。</p> <p>  当时负责掌管全局的法籍邮政总局邮务长只要手持望远镜,就可以从邮政大楼办公室的窗口,远眺外滩邮政专用码头上邮艇进出、邮件装卸作业等情况,一切尽在掌握。</p><p> </p> <p>  早年分拣邮函、邮包时繁忙的工作场景。</p><p> 现在,这张照片已经成为历史,因为快递几乎已经完全替代了邮寄。</p> <p>  民国时期的邮递员。</p> <p>  清朝末年时的邮政信箱。</p> <p>  民国时期的邮政信箱。</p> <p>  这种邮箱我年少时也曾见到过。</p> <p>  上海解放后,解放军对邮政总局进行了军事管制。</p> <p>  新中国第一位邮电部长朱学范。</p> <p>  我们年轻时所看到的邮递员身影。</p><p> 那个年代,这个职业曾经为许多少男少女非常羡慕和向往。</p><p> 原因今天看来非常匪夷所思,居然是当邮递员就能够每天骑脚踏车!</p> <p>  我国第一套邮票。</p> <p>  清朝蟠龙邮票。</p> <p>  清朝在还没设邮局时称作“信局”,我们上一辈的人都把邮递员称为“信差”,或“邮差”。</p> <p>  邮政总局大楼建成启用后,既缓解了邮政通信生产和营业场地拥挤,也为当时邮政总局的外籍员工安排了宿舍。</p><p> 这是邮政大楼内院。</p> <p>  中国早年不同时期的邮戳。</p> <p>  1980年的电动邮戳。</p> <p>  早年邮局内的售邮票窗口。</p> <p>  邮政大楼二楼面积达960平方米、地面是用当时最奢侈的马赛克铺就的营业场所,目前仍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大楼1924年落成时的原貌,至今依然透着“远东第一大厅”的气派。</p> <p>  那时候的邮局营业厅都摆放着浆糊、笔和各类邮单供顾客选用。</p><p> 当时,人们一进邮局门首先闻到的就是这种特殊的浆糊味。</p><p> 不怕各位笑话,我以前很喜欢闻这种气味,现在基本闻不到了😜。</p> <p>  我国邮政事业发展的历程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缩影:</p><p> 第一次工业革命诞生了蒸汽机技术。于是,邮件得以通过火车、邮轮运输。</p><p> 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电气技术。于是,有了电话、电报和传真。</p><p> 多年前住过上海弄堂的人应该还都记得,常常会在清早或夜半被楼下一阵急促的邮电局送电报人的摩托车轰鸣声伴随“**号**人电报”的呼叫声惊醒。</p><p> 那时候寄信邮资外埠8分钱,本市4分,明信片更是减半,才2分。邮资最贵的是挂号信,也只有2角。而电报每个字就得化3分钱(每两个标点符号算一个字),因此人们在打电报时都惜字如金,在发报稿纸上每填一个字都要斟酌再三。</p><p> 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我们当前所处的信息控制技术时代。</p><p> 国家邮电部早已撤销,有关业务被拆分为电信和邮政两大部分。</p><p> 我们很庆幸赶上了这一时代。</p><p> 现在我们几乎每天要刷微信、支付宝,时不时地还玩玩美篇、看看小程序、浏览一下公众号。</p><p> 现代人连耄耋之年的老者都会玩智能手机。</p><p> 前几天去看望90多岁的二医大教授许积德老先生伉俪时,他给我看了他手机中储存的许多现代医学和养生资料,临别前还被他拖住兴致勃勃地探讨了大半小时的微信朋友圈的用法和用途😄!</p><p> 以前是出门不能不带钱,现在是出门不带手机就可能一事无成!</p> <p>  邮政大楼内院一览。</p> <p>  子曰:温故而知新。</p><p> 从邮件运输车辆看我国邮政业的变迁。</p> <p>  "大清邮政沪局”字样的马车。</p><p><br></p><p> 想想好笑:以前,书信很远,马车很慢;</p><p> 而现在,最远的距离,是我坐在你对面,听你给我讲述别人从国外发来的微信朋友圈里面的那些事😂!</p><p><br></p><p> </p> <p>  民国时期的邮件运输车和邮件专用列车。</p> <p>  现在的邮件运输车。</p> <p>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邮政大楼二楼营业厅的这个柜台曾经非常红火。这里每天人头攒动,大有挤破柜台之势。</p> <p>  笔者早先也曾一度热衷于收集中外各种邮票和钱币,并持续多年直至后来“交班”。</p> <p>  参观结束后去了位于四川中路410号的“蓝方餐厅”。</p><p> 这是家曾被电视台推崇过的“网红餐馆”。</p> <p>  餐馆厅堂墙上展示着许多很有味道的旧上海的老照片和正宗的老上海话。</p><p> </p> <p>  各位在座的外地朋友,请问你们之中有几位能读懂多少上面这些上海话?😊</p> <p>  本文背景音乐选自听着听着就很容易使人回忆起多年前往事的低音萨克斯乐曲《人鬼情未了》。</p><p> </p><p> 感谢鲍贤军提供的部分图片。 </p><p> 谢谢始终关注我的所有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