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味道——八月十五的小公鸡

宇宙凯歌

<p>我的家乡鲁西南农村,一直认为一年中的节日只有两个——中秋节和春节,元旦、端午、清明等都不算节日,春节俗称“年下”,中秋节俗称“八月十五”,因为只有在八月十五和年下的时候才“走亲戚”。走亲戚是亲友之间表达感情、交流亲情的一种重要方式,八月十五的代表礼品是月饼,春节的代表礼品是果子。</p><p>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养鸡,但初春是青黄不接的时节,农民没有什么收入,一般人家买不起鸡苗,所以会有很多南乡人到鲁西南农村来“赊小鸡”。就是把毛茸茸的小鸡苗先赊给农户,谈好价格,记下数量,等到秋天农民有了收成再来收账。那时候农村人实在,不会赖账,等到秋天棉花钱下来了,就早早的把赊小鸡的钱准备好,等着南乡人来收账。秋收过后,赊小鸡的人会挨家挨户去讨要欠账,如果有人家的小鸡没有长成就夭折了,也不去查数核实,完全相信农户的说法,在收账的时候会给予一定的优惠。赊小鸡,是诚信体系的原始体现,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有的南乡人一连好几年都会到一个村里赊小鸡,和村民们都混熟了。</p><p>毛茸茸的小鸡不好辨别公母,就会请有经验的大娘大婶去挑小鸡,希望小鸡长大后都是母鸡,可以嬎蛋换钱来补贴家用。但无论怎么挑选,小鸡长大后总会有几只是公鸡,不知道是随机性产生的,还是小鸡贩子故意这么配置的。</p> <p>在八月十五,鲁西南的习俗除了吃月饼之外,就是在当天中午要杀一只小公鸡炖吃,是中秋节团圆饭的必备菜。这种习俗不像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一样,会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来解释或者与月亮、嫦娥、屈原等有某种关系。中秋节的菜肴为什么必不可少小公鸡?我没有具体考证过,反正是从老辈儿开始就这样。查了有关资料,有人认为是到了八月十五前后,小公鸡逐渐长到2、3斤左右,不能嬎蛋换钱,喂养又需要大量粮食,所以就没有继续喂养下去的价值了。但作为菜肴,肉质正鲜嫩、味美,恰逢中秋节,农民们便杀死炖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八月十五吃公鸡的习俗。这种说法貌似也有道理。</p><p>毛茸茸的小鸡吃草、吃虫子,当然也得喂粮食或者用麦麸、玉米面等和成的“鸡食”(和鸡食,你干过吗?),长到八月十五,如果没有夭折或者生瘟,都能长到2、3斤重,小公鸡也有了大公鸡的威武气势。</p><p><br></p> <p>八月十五是秋忙的季节,即使是重要的节日,农民也不会闲着,掰棒子、拾棉花、割豆子。为了早准备中秋节当天的必不可少的午餐——炖公鸡,大人们会在头一天晚上或者第二天一早逮住一只小公鸡,在脚上拴上一根绳子再绑一块砖头防止逃跑,算是给小公鸡先判个死刑。中午下地早回来一会,割脖子放血、烧开水退毛、开膛清洗,剁成块,加上葱姜油盐花椒,文火慢炖,小公鸡便成了一道美味盘中餐。小公鸡肉质鲜嫩,脂肪含量少,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价值高,医典记载还有补中益气、健脾补脑的功能。</p><p>鲁西南有句歇后语,八月十五的小公鸡——活到头了,也间接表达了八月十五吃小公鸡的习俗。八月十五的当天,邻居们之间相互打招呼的话就是:“今天你家吃鸡了吗?”“吃了!吃了!小公鸡炖的茄子”。茄子和鸡肉应该是绝配,鸡肉炖茄子这道菜,我百吃不腻,鸡肉香,茄子软滑,口感甚好,是农家菜中最美的味道,堪比东北名菜——小鸡炖蘑菇。</p><p><br></p> <p>在全家吃饭的时候,大人们一般会把鸡翅尖挑给女孩子吃,据说是吃了鸡翅尖会变“巧”。“巧”在农村所表达的意思一般是指针线活做得好,做的灵巧细致。比如绣花鞋、做衣服、缝帽子(小孩的老虎帽子)等。形容一个女孩子有本事就说她“多巧不!”所以小时候就有很多女孩子叫巧珍、巧妮、巧凤、巧莲、巧云、巧娟等等,寄托着家长们希望自己的闺女长大后都能灵巧聪慧的意思。</p><p><br></p> <p>小的时候生活条件差,但童年的生活无忧无虑,除了想吃点“好啥”,也没有其他期盼的东西,况且一年中能吃到鸡肉的日子屈指可数,这也是小时候总盼着过中秋节的主要原因吧。</p><p>时光飞逝,现在生活用品极大丰富,鸡肉的种类也很多,什么罗曼鸡、罗丝鸡、三黄鸡等基本都是饲养的肉食鸡。当年曾经吃着一种速生的肉食鸡(我们俗称白条鸡)很好吃,因为相比于小公鸡来讲肉质很容易炖烂,还不费牙口,但后来越来越不喜欢吃这种鸡肉,虽然是肉,但嚼起来没有肉的味道。</p> <p>现在,农村也几乎没有了自家散养的小公鸡,农户散养草鸡的画面几乎成了消失的鲁西南记忆。街上售卖的所谓的柴鸡、土鸡也是林下养殖的或者集中散养的,八月十五的小公鸡,再也吃不出以前的味道。</p><p>物还是,味已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