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我做主 <p><b> 很荣幸参加了9月25日在柏林镇中心校举办的“英语送课下乡及市优课PK赛”,赛后县教研室谭老师让我们写一下对自己课的认知,特有以下感想:</b></p><p><b> 首先说一下我选题的思路,一周前接到谭老师的通知,设计一节紧跟柏林镇中心校教学进度的新课当作送课下乡及市优课PK的课,虽然之前接受过谭老师安排各种PK赛前的热身“刁难”任务,但这突如其来的通知也是很不适应的,好在我从2015年就已经开始慢慢锻炼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一节较好的课的本领,所以心稳下来之后我就思考选什么课题。</b></p><p><b style="font-size: 18px;"> 我设计课的学习是从单词、对话、阅读课逐一尝试走来的,所以想着尝试新的课型,又因为我镇今年准备县赛课的课型是故事教学,想着一举两用,既能参加比赛又能让自己镇里的老师熟悉这种课型,所以最终敲定故事课,以往常年带六年级,所有六年级的课几乎讲遍,所以思考从三到五年级里选,最终选择了四年级上册Unit 2 C Story time。</b></p> ✅我的设计我完成 <p><b> 选好课题后我首先做的就是收集素材,上网各种渠道的搜索所有关于故事教学的资源、本节课的资源:相关视频,音频,PPT,图片、文字资料等,这个过程不是说去抄袭别人的,而是去寻找一个突破口,我没尝试过故事教学所以我要读相关文章学习成长,我的思考肯定不会一步做到最好,而别人有很多前车之鉴,比如设计主线方面,可能这个设计以猫为线索,另一个设计却以时间为线索,还有一个设计以场景为线索,而我呢?我要思考,我要取众家之长另辟自己的课,在这个过程中我决定要以场景作为明线,以cat作为暗线,原始场景的命名是In the bedroom, Before class, In the classroom, 后来在做PPT的时候发现不够统一,强迫症的缘故就改了,结果遭到谭老师的批评,这也是思考不周的地方。用响板的想法也是借鉴其它故事教学中的设计,别人的课上能用我的也可以尝试,内容不一样我改编就好了。总之不断学习、不断思考...</b></p><p><b> 这期间我虽然一直在思考我的课但我一直没动手,没有做课件,没有写手稿,原因很简单,有主线了但我要把它设计成一节课还需要大框架把所有设计都涵盖进去,想来想去决定借鉴阅读课的五步教学法,只是难度增加了,阅读课有很多课本上自带的课前、课中、课后活动设计,故事课是光杆司令,只有故事,所有的设计活动要自我开发,好在我选的是课本上的故事,可以以单元话题为基础辐射找资源,于是有了热身的歌曲,Free talk来源于Let's check 中听力的改编,以及与第一单元故事的衔接。</b></p><p><b> 有了主线、暗线,有了大框架,剩下的就是增砖添瓦了,于是我用两天一夜将PPT纯手工打造完成,很多人喜欢PPT让技术好些的信息老师去做,我不提倡的,因为我们在做PPT这个过程其实是在捋我们的课的过程,这是很有必要的。有的老师说我不会做,我把思想说给他们,他们技术好做得更好,其实不然,无论你的语言多准确其他人得到的永远是变了味的“二手资料”,而且会导致自己在做PPT方面进步不大,更重要的是对课件的使用,特别是小动画、小动作的设计记忆起来很费精力,最终不利于课上将自己课的内容与PPT完美衔接,我PPT制作能力也是自工作起从零开始,不会就问度娘,时间长了自然就会进步,有人说听我的课很舒服,很大原因是我的课与PPT融洽度高的原因。</b></p><p><b> </b></p> 🌟我的主场我发挥 <p><b> 而我这次课也给自己增加了难度,只做了PPT没有任何手写稿,因为我要锻炼自己改掉以前那种备完课就写好几张纸的稿子,一句不漏下的写出来,再一句一句背下来的魔咒,因为那样会把自己框住,你不知道学生会说什么,背下来万一学生不按套路走咋办?就像我在这次比赛时开场听完Let's sing后问What's the song about? 学生就没有按我预设的上来就说Zoom's schoolbag, 需要我自由发挥把学生引回我的设计上,所以这次比赛除了试学生时简单捋了思路,没有手写稿,真正上台完全自由发挥,上台是真正的第一次上这节课,崭崭新的无稿上课。</b></p><p><b> 另外的原因是我们在自己备课的时候总是把活动设计的很理想化、很高大上,但真正试学生时他们和你的默契度,学生知识面的程度等都决定着你的课的设计,所以一稿定课堂是不合理的。就如我最初设计的活动是分场景加入头饰扮演,但真正实施起来是比较难的,所以在第一个Role play中我提前建议学生都选第二个方案,还有第二个Role play中放弃场景表演而换做单个图片表演。有设计过但考虑时间、学情等各方面还是降低要求,但还是被谭老师慧眼看出来了,另一方面也说明“懒”是偷不得的。</b></p><p><b> 最后说一下谭老师说到的细节处理不到位问题,也是值得我好好思考的,细节处理我考虑到了谭老师说的2/3方面内容,但挖掘还不够深,在课堂上的体现也不充分。包括后续的用语段复述文本,其实这一方面很牵强,有凑数之嫌,我最初的设计是post reading将文本改编,把暗线拉出来进行相关主句型的操练,最后再拓展。可是我的胆量还是太小,怕学生说不好,就在比赛时我让学生说线索时用中文也是不合理的,完全可以设计活动把暗线明朗化并易于学生接受。</b></p><p><b> 读后部分我们要关注语用。如何学以致用?我们可以采用看图写话、仿写、读后续写、retell等形式来开展,我们也可以“以读促读”、“以读促思”、“以读促写”、“以读促说” …… 其中的关键一点就是要走出文本,要有创新迁移。如何把课挖得更深、设计得更巧妙也是我以后要关注的重点。</b></p><p><b> </b></p> <p><b> 以上是我这次比赛从备到教的粗浅描述,说是认知谈不上,就是粗浅思考,抱着学习的心态来,比赛的目的不是为了选出谁最优秀,而是大家一起学习优秀,达到以点带面、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感谢县教研室谭老师高屋建瓴的指引,我一定脚踏实地、砥砺前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