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品民族风情(下)

泰然

上集说到与朋友一行四人入滇东南自驾游,首先游览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于行程的第六天中午离开红河州首府蒙自前往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继续欣赏美丽景色,品味民族风情。 为方便观看和参考,再次展示一下此行的大致线路图。 当日下午5点到达文山州首府文山市,入住漂亮的凤凰锦江酒店。疫情期间,五星级酒店打折,费用仅是三四星级的标准。 时间还早,决定徒步五公里前往市中心吃晚饭,顺便看看市容。天空彩云翻滚,时而天降雨滴,时而光照大地,一会蓝天穿云,一会彩虹当空。云南的云就是美! 晚餐在一家鱼火锅店。在此见到一个场景挺有趣。有两桌客人像是同事或朋友在聚餐,推杯换盏,谈笑甚欢。在一旁的桌上,有几个他们的孩子,或玩游戏、或做作业。家长只是时常过来嘱咐孩子几句,两边互不打扰,习以为常。在北京,好像只有家庭聚会才会这样带孩子参加。 第七天。驱车前往麻粟坡烈士陵园瞻仰为国捐躯的英烈们。烈士陵园背靠青山,面向畴阳河。苍松翠柏,庄严肃穆的陵园中安放着900余位烈士的忠骨。他们大多是在老山、扣林山和八里河东山地区的守疆保国作战中壮烈牺牲。 进入烈士陵园拾级而上,在中心位置矗立着革命烈士纪念塔,塔正面是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是邓小平的手书“为保卫祖国边疆英勇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 烈士按牺牲时间的先后自下而上安葬,相同部队的战友会长眠在一起,相互陪伴。烈士中年龄最大的35岁,最小的只有16岁,有些战士入伍仅三个月就牺牲在战场上。正是他们的英勇付出,才换来全国大多数人的岁月静好。向烈士鞠躬敬礼! 陵园中的老山作战纪念馆因为疫情闭馆。 原准备去找老山战场,现在那里已是对外开放的景区。但导航将我们带到“南疆记忆陈列馆”,一个以图片和文字介绍对越战争的收费展览馆。爱国主义教育要收费,还仅是图片和文字?不看了,走人! 沿着崎岖的山路误打误撞来到老山脚下的天保镇,顺势参观一下口岸。天保口岸是我国最早通往越南的陆路干线之一,也是云南省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1979年1月,中越关系恶化,口岸关闭。1993年2月,国务院批准恢复天保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 我们前往口岸参观,但被告知因疫情口岸关闭,参观区也暂停开放。经保安指点,我找到口岸管理区的领导,亮出老军人证件,讲明从遥远的北京来,请求参观一下口岸。这位领导很善解人意,亲自带我们参观讲解,还主动为我们照集体照。 他自大学毕业就在此工作,对口岸的情况很熟悉。他介绍,这里曾是布满地雷的战场,现已成为繁华的边贸市场和旅游胜地。疫情前,口岸出入境客流量连续几年突破百万,出入境车辆每天有几百辆,有时排队过关的车辆一眼望不到头。 他还告诉我们,这座山为八里河东山,此段中越边境就以其山峰划界。山顶就是对越拔点作战的主战场,八里河东山战场。现在可参观,能钻猫耳洞。 我们沿着他指的路,开车往八里河东山上爬坡30多公里。快到达山顶时被两个戴着红袖标的老乡拦住,说是疫情期间,边界严格管控,战场遗址不开放了。 <p class="ql-block">他们说现在边境管控很死,即使这里放行,山顶的部队也不让过的。前些天有人开车硬闯,车被驻军的阻车器爆胎,只得救援车运下山。老乡人很好,最终给了一些通融,带我们由一条两边都是雷区的通道,爬上一个隘口,观看那里竖着的中越边境界碑。</p> 天保口岸是第261号界碑,这里是第271号界碑。老乡说,疫情前,越南边民常从这里过来购物,磨米等,很随便的。 <p class="ql-block">少数民族老乡就是纯朴,带我们看界碑时不停地说只能做这些了。临别还送我们每人一瓶矿泉水,推托不掉只好收下,搞得我们很不好意思。这是上山的国防公路,内侧是已收割的水稻,外侧是丰收待采的香蕉树。</p> 下山后奔向广南,准备第二天去游览坝美。可惜,到了广南才知道坝美景区正在大兴土木,进行内部改造,关张了。明天再说明天的事,先来个菌锅,喝点小酒! <p class="ql-block">第八天。决定前往距广南县城100来公里的八宝镇河野村游览。这里山清水秀,风光迷人,稻谷飘香,民风纯朴。村民说,这里定为待开发旅游区多年,但迟迟未推进,不收门票。</p> <p>河野村属于半山区,群山环抱中,是金黄的稻田,清澈的河流和紧凑的民居,犹如世外桃园。而看着成群的鸭子在静静流淌的河水中游荡,水面倒映出五颜六色,画有涂鸦的各式房子时,又让你感觉是进入了童话世界。</p> 八宝贡米原产于八宝镇,被国家列为名贵优质上等米。市场售价每公斤25元左右。想必这里早已脱贫。 当下正是水稻收割的季节,看着农民在田中弯腰割稻的情形,嗅着稻谷发出的清香,不禁想起几十年前学农割麦子的学生时代,有了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 学农时体会的是辛劳,农民兄弟收获的肯定是喜悦。 河野村地处喀斯特地貌,周围的山都不大,却十分陡峭,在清清的河水、金黄的稻田和碧绿的青草树林的映衬下,更显得挺拔俊俏,秀美迷人。 青草绿,白云飘,稻花香,水流长。河野村山清水秀,美景如画! 八宝河从河野村开始由暗河变为明河,真正水的源头来自何处尚不明确,就知道从这里开始,河水一路流淌滋润着河的两岸,最后汇入珠江,流向大海。 看到这些光屁溜的男女孩童那么天真无邪地在河水中开心地嬉戏,你就一定能感受到河野村河水的清澈,民风的纯朴,空气的香甜,环境的优美!乘还未开发,来看看吧! 开车继续前行。大家都感觉饿了,正好碰到一家烤鸭店。这几天,正有人惦记北京烤鸭呢,午餐就是它了。当兵多年,好的赖的都能吃,而对好吃的东西也有点无感,但同行的朋友都一致赞美:比北京烤鸭好吃! 饭店老板说,每天下午新出炉的鸭子更好吃。当地居民都知道何时开炉,会排队购买。看看视频,店员那么认真地拔鸭毛,就知道店家的用心,这鸭子味道错不了。 <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路有点长,下午三点多到达八宝镇三腊村,参观三腊瀑布。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山谷里的水稻梯田,金黄稻花,层层叠叠,煞是好看。最初我们计划要去看元阳梯田的,但听人说这季节看不出层次,需等收割完放水才好。看来我们放弃原计划是错误的。</p> <p>三腊瀑布又叫响泉瀑布。源自河野村的八宝河河水奔流到此,从10余米宽的悬崖倾泻而下,因山势瀑布被截成三级,落差共达120多米。</p> <p>看了第一级瀑布,并没有感觉到什么精彩之处。但顺台阶下坡来到一个观景平台,整个瀑布的壮观景象,连同瀑布发出的巨大声响立即震撼了我们。</p> 瀑布不算大,但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朋友赶紧拿出刚买的无人机,准备再好好练练手。 请看一段秀美的三腊瀑布视频。因朋友刚买无人机不久,操作不熟练,正在得意之时,无人机撞山失事了。 顺着无人机发出的定位,与朋友开始爬山寻找。虽不是深山老林,但属于密林灌木,无路可爬。必须折枝踩叶,边开路边上爬。累得浑身大汗淋漓,可无人机定位与我们始终保持一定距离,却不见踪影。最终山高林密,又精疲力竭,只好放弃,带着满是划痕的胳膊和双腿无功而返,让无人机永远睡在了三腊村。 <p class="ql-block">当晚住宿丘北县县城。这一晚还真有点故事。外出吃晚饭到车上拿酒时,夫人在车下捡到一部与我相同的手机,以为是我的就没吱声想吓唬我。等丢失人来电话,才知是别人的手机,赶紧告诉他我们的位置。来取手机时他要给钱,并连声说:“北京人有素质!”。钱当然不要,但对这句话欣然接受。后来与朋友喝酒到很晚,饭馆吃饭只剩我们两人,老板陪着也不催。最后是夫人们来电话催了才走。可回到宾馆朋友才发现,随身的背包落在了饭馆,返回去取,看老板半关卷帘门,在等着取包。应该说一句:“丘北人有素质!”。</p> <p class="ql-block">第九天。前往距丘北县城50多公里的温浏乡石别村游览。这是在途经板江村见到的稻田,再次补偿一点未去观看元阳梯田的缺憾。</p> <p class="ql-block">进山后全是砖块铺成的路,坑坑洼洼开不快。近两小时才到达清水江岸边的壮族村落石别村。“石别”壮语的含义为石头上的树,石别村体现了壮族“村前一曲水,村后万重山”的建村传统,村中建筑邻里相连,错落有致,井然有序。</p> <p>也许因为交通不便,村子未进行任何旅游开发,完全保持着原生态。村子里基本全是窄窄的台阶路,汽车无法进入。可将汽车停在公路边,从村子的顶部顺势而下进入村子。我们是将车子从小路开到清水江岸边,自下而上进村。</p> <div>村里的道路和房基均使用就地取材的大石块垒砌,石别村实至名归。层层石台阶记录着岁月的流逝,刻划着壮族古老文化的印迹。<br></div> 其民居为典型的壮族“干栏”式建筑。房屋分上中下三层,"人居其中,畜居其下,上层储粮"。这种住房形式,宜于潮湿多雨,夏日酷热,地势不平的山坡地。 中层住房只用隔板或家具将一间大房分隔为几个区,中区的堂屋设置祖宗牌位,是家人或待客的活动中心。另外的隔区分别为卧室和厨房火塘。<br> 这是传统的火塘,就是厨房。看着吓人,无烟囱,也容易失火。可这已有几千年历史了。 石别村村民以壮族为主体,也有彝、傣和哈尼等多个其它民族。他们都纯朴善良,热情好客。见到我们都主动邀请进家坐坐,随便参观;如在吃饭,还会说上一句一起吃吧! 村里的年青人大都外出打工,留下的几个,一问不是因为孩子小,就是老人有病需要照顾。这个小伙子有两个小小孩,只得留下在村里开了个小卖部,还热心帮打工的子女为老人转钱。这不,右边这位大娘手里的一沓钱就是由小伙刚转交过来的。我们在小卖部买了几瓶水,坐下休息会,他主动拿了一堆这里的特产芭蕉让我们吃,令人感动! 在村里转悠时,又碰到这位大娘。她说她家的房子已一百多年了,现在一人居住。她欢迎我们进去参观,但不好意思地说房子有些破旧,没别人家的好。 请看段石别村的视频,可惜朋友的无人机失事丢了,否则空中拍出的整体效果会很好。视频里很友善腼腆的小伙子就是房子的主人,家里有孩子,无法外出打工。 石别村未进行旅游开发,好处是能看到原汁原味的壮族村寨,不利之处是不方便吃喝和住宿。我们当天就未吃午饭。返回丘北县城后,中饭晚饭合成一顿,在一家壮族风味的土菜馆吃荷花鱼,也就是水煮荷花池中生长的鱼,鲜美可口,饱餐一顿。 第十天。到普者黑景区游览。丘北县的普者黑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喀斯特湖群、洞群、峰群以及民族风情为特色。被誉为“世间罕见、中国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现在还通了高铁,交通方便。 <p class="ql-block">普者黑景区符合现代旅游理念,除极少几个景点需购票参观外,大景区和民族村寨不收费,但私家车不能进入,只能乘坐串联各景区之间的收费电瓶观光车。</p> <p class="ql-block">普者黑彝语为“鱼虾多的池塘”。个人认为整个景区最吸引人的应该是号称世界最大的岩溶湿地,万亩野生荷花池中,耸立着无数散落的孤峰,各类游船穿梭航行其间,犹如在仙境中游荡。</p> <p class="ql-block">今天阴雨天,看到几个孤独的垂钓者。问了一下,都没钓上什么鱼。雨中垂钓,钓的是意境,是这迷人的景色!</p> <p>普者黑村因与景区同名更有名气一些,但在景区之外,社会车辆多,显得杂乱无章。景区内的仙人洞村要规整许多,村子虽经过翻修,但都按彝族人传统民居修建,基本保留了彝族的建筑风格。</p> 仙人洞村三面被仙人湖所包围,湖边布满了客栈。打着雨伞顺着木栈道沿湖漫步,欣赏水中的残荷和古色古香的少数民族建筑,别有一番逃离都市钢筋森林的畅快。 一位老媪戴着老花镜,身着民族服装在缝制花衣。少数民族元素十足。<br> 仙人洞村是彝族撒尼人聚居的村落。撒尼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丘北一带的彝族多为撒尼人。在景区内还可领略到壮、苗、瑶等古朴多姿的少数民族风情。 似乎村里家家户户都在从事旅游相关行业。过去这里曾是贫困村,如今可是今非昔比了。 <p class="ql-block">疫情影响,又下着雨,游人稀少。</p> <p class="ql-block">中饭选在了街角的贲古家园客栈,就是本文第一张照片中身穿民族服装的大娘正在烧肉的那个客栈。环境和菜肴都带着浓浓的彝族撒尼人的风味。</p> 饭后参观了几家客栈,感觉这里更适合在临湖的客栈静心地住上几天,喝喝茶看看书,钓钓鱼发发呆,肯定会让你消除一切烦恼,重启人生。 看段普者黑的视频。下雨天衣服也淋湿了,不想再去别处。按计划出文山州,重新进入红河州前往弥勒市。 晚上夜宿弥勒市。饭后转转市容,这个2013年才撤县改市的水乡县级市还挺大气、漂亮。 第十一天。上午来到以文化艺术为主线的“云南省特色小镇”东风韵小镇,这是一座集葡萄文化、自然风光、人文旅游为一体的艺术小镇。 万花筒艺术馆。咱没艺术细胞,看不太懂啥含义,摘编网上介绍:万花筒艺术馆的建筑风格融合了红酒文化和彝族支系阿细人的火文化,其酒瓶、火苗状的城堡采用红砖砌成,酷似“未来主义的魔幻城堡”,属于“奇葩造型的丑萌建筑”。 这是什么似乎能看懂。 这又看不懂了,金属花的花瓣全是女人的大腿,或蜷或伸。 欧式城堡,有点身处异域的感觉。 七彩花田,种有薰衣草、燕尾草、风铃草、黄冠菊等10余种花卉。 此段供观赏的米轨铁路用以纪念当年滇越铁路带来了法国葡萄。轨枕上刻着各种语言的“我爱你”,招来不少拍摄婚纱照的情侣。 <p class="ql-block">东风韵艺术小镇是2014年才建成的人文景观,很漂亮。如有闲暇时间过来参观一下很好,免费。如时间紧,不顺路,那就去看看更有价值的地方吧。</p> 下一个目标是泸西县永宁乡城子村。路过永宁镇时正赶上周日集市,赶集去!这位大娘是标准的赶集打扮,并且收获满满。 集市除了农副产品买卖,各种商品和服务悉数登场。有人穿着白大褂在推销“黑蚂蚁风湿酒”。 这位大师在叫卖泰国“蛇虎蝎毒阴阳膏”,专治风湿、皮肤病。招来不少免费试用者。 <p class="ql-block">拔牙还是镶牙?有卫生保障吗?</p> 赶集也是一种联欢,不买东西也可逛逛街,乡里乡亲还可利用机会凑在一起拉拉家常,交流交流感情。 <p class="ql-block">集市出来不远就到达城子村。独特的村头小桥增加了我们对城子村的期待。</p> <p>城子村位于红河州泸西县的永宁乡,是一座古老的彝族村落,距昆明175公里。古村始建于明代,现保存着一千多间完整的土掌房,犹如堆叠齐整的蜂房,依飞凤山而建,层层第升,直至山顶。</p> 土掌房上下相通,户户相连,整个古村曲径通达,宛若迷宫。也许正因为这种相互依存,随意走动的邻里关系,造就了这里的村民世代和睦,民风淳朴的风尚。 土掌房冬暖夏凉,是滇南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城子村的土掌房为四合院土木结构,泥土夯制,屋顶厚实平坦,可用于晾晒庄稼。 也可用于堆放玉米。这一带的农作物主要为水稻和玉米。 <p class="ql-block">从屋顶也可通达任一邻居家。土掌房由泥土夯制,烟囱由砖块搭建。</p> 过去村民们闲谈聊天的地方。 挂着驿站招牌,但大门紧锁。 这是一家民宿。但除非是到此体验生活,一般是不会住宿在此的,条件有限,离附近的城镇也不太远。 顺着城子村主街环绕一圈,可参观土司府遗址、盘北指挥部、将军府、姊妹墙等八九个景点,每个景点都有一段故事。<br> <p>云威寺,原土司府,是全村最壮观最豪华的建筑,修建在飞凤山顶。现在成为城子村村史馆,里面有村子的发展史介绍。</p> 城子村在河对岸公路边建立了新村,村民要么外出打工,要么搬入新村。古村的土掌房因长久无人维护,已坍塌了不少。已有公司进驻,对村子进行“保护和开发”。可能过些日子,这里就要围起来收费参观了。 现村子里多剩下老人孩子。这不,老人家房顶的排水管堵塞了,只能自己疏通。 孩子们倒是无忧无虑。今天周日不上学,在村子里乱跑。看我们外人来了,一直跟到山顶。 当天晚上返回昆明市,再次入住来时所住的呈贡区维也纳酒店。感觉这里住得舒适,吃喝也很方便。 <p class="ql-block">第十二天。前往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卉市场参观。前二次来云南旅游都是路过,还未游览过昆明。</p> 我们去的时间有点晚,鲜花交易的高峰期已过,但市场里仍有大量琳琅满目、争奇斗艳的各色鲜花在售卖。 嫩绿、圆胖的多肉植物可爱又便宜,真想带回几株。 斗南花卉市场确实巨大,有多个交易场馆。单这一场馆就分上下两层,花卉摊位遍布每个角落。 <p class="ql-block">随后冒雨前往昆明南郊的官渡古镇游览。官渡古镇历史悠久,在唐宋的南诏和大理国时期,就已是重要集镇和交通要冲,为古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p> 此官渡与三国官渡之战的官渡无任何关联。宋朝以前此地为渡口,官员乘官船停靠后改坐轿或骑马过状元楼入昆明城,因此得名'官渡'。 <p>与全国已开发古镇类似,街道两侧大多是餐饮店或购物店。</p> 不过这里确有古迹。金刚塔建于明代,在方形高台基上建成一大塔四小塔的五塔结构,寓意着对五佛的崇敬和供养。 双塔,两座十三层实心密檐塔相距15米,始建于元代,西塔曾毁于地震,1999年官渡区政府重建。 妙湛寺始建于元代,是云南的一座大寺。现妙湛寺的上方悬挂少林寺的匾额。2008年,官渡区与少林寺签约,由少林寺接管古镇的妙湛寺、土主庙、法定寺和观音寺,成为少林寺在西南地区首所下院,为期20年。 法定寺为宋代大理国修建,坐落螺峰山顶。天王殿中供奉一尊白石雕凿的弥勒菩萨,造型古朴,外形清秀,与大肚弥勒风格迥异。现为法定寺镇寺之宝。 这里还是退休老人家悠闲娱乐的地方。有好几拨戏剧爱好者自弹自唱很是投入。 <p>下午到租车门店还车,后入住机场附近的宾馆。晚上庆贺散伙酒选在民族风味的老滇屋。民族餐开始,民族餐结束,12天行程2436公里的滇东南自驾之旅圆满完成。次日凌晨飞返北京。</p> 视频记录了昆明一日游的点滴。有趣的是在老滇屋,有单位聚餐的被少数民族姑娘歌舞劝酒整晕了头,但没忘了阻止我们拍视频。放心,我们不会举报的,就是看看热闹,呵呵。 <h1><font color="#167efb">游记分上下两集,欢迎观看上集!😄</font></h1><p><a href="https://www.meipian.cn/35ouegxp?share_from=self"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滇东南品民族风情(上)</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