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学管理人员教研能力和学校校本研训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上新台阶。根据陵水县 2020 年度教研培训工作计划安排,决定于2020年9月26日在中山小学报告厅举办全县中小学教学管理人员能力提升专项培训。</p> <p> 开班仪式上, 陵水县研训中心副主任郑绪国做重要讲话,指出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老师们认真学习。</p> <p> 省教培院吴益平主任为我们做《备课 观课 议课》讲座报告。 他细致入微地剖析怎样备课观课议课,做好这三大方面就能很好落实省教育厅颁发的“四个常规”。如何准确把握学情、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如何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教学效果,每个环节吴老师不仅讲得很到位而且穿插一些正反案例,聆听之后有种醍醐灌顶之感,原来备课观课和议课有那么多重要的细节容易被忽略。比如教学目标设计不能泛泛而谈,而应该基于教材、课标和学情来设定!吴老师独到的见地、渊博的学识,加上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大家折服。</p><p><br></p><p><br></p> <p>郑主任认真听讲</p> <p>学员们一致认为吴老师的干货很有价值,会场掌声不断,大家也不约而同的掏出手机记录拍照做记录。</p> <p>提问时间</p> <p>问答交流</p> <p>课堂互动中吴主任重点表扬该学员的回答是完美的答案。</p> <p>200多个学员认真听讲</p> <p>记录下所学</p> <p>临高中学 谭又平</p><p> 吴教授的讲座,高屋建瓴,为如何提高一线教学效率提供了方向;具体案例删繁就简,切中要害,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讲座思路条理清晰,语言幽默风趣,本身就是一堂很好的示范课!真的受益了,谢谢了[抱拳]</p><p><br></p><p>新盈中心学校 王亮</p><p> 今天上午听了吴益平老师的讲座,收获良多!任可行为的改变首先是观念的改变。吴老师在讲备课、观课、议课理念和具体做法的过程中,也为我们精彩诠释了何为正确的学生观和目标意识,对于此,我感触颇多,对今后的工作很有指导意义。</p><p>临高二中 杨艳</p><p> 很荣幸听了吴老师的讲座,让我收获了满满的干货;从备课到观课,再到议课,系统的给我上了一课,教学中积累的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具体的案例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学习和借鉴。</p><p>王慧霞 文澜江中心</p><p> 今天听了吴益平老师的讲座,知道评价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要看这个老师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是否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教学,以及上课过程中所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性及老师与学生的参与度。</p><p>王劼 研训中心</p><p> 上午听了吴专家的报告,受益匪浅。专家的讲座报告,切合实际,适合教研工作者和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借鉴,并具有指南意义。无论是观课,备课或是议课,都从正反两面的案例,深入浅出的给予分析归纳总结,让人信服。</p> <p>曾瑀莹 临高一小</p><p> 上午,聆听了吴益平主任的讲座:他结合教学中的案例来分析,让我们了解了如何避免知识的罗列来代替知识的落实,同时,用怎样的资源来解决呢?值得我思考!学习在继续,实践也一定会砥砺前行!</p><p>曾扬刚 临高县第一小学</p><p>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今天听了吴益平老师的课,收获颇丰!犹如在陵水遇见一个知己。吴老师从备课、观课、议课三个维度为我们一线的教研工作人员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在备课一节中吴老师说的,如果课后和课前的认知是一样的,那么说明这节课是无用的,给了我深深的思考。</p><p>谢小武 临高思源</p><p> 吴益平老师从备课 、观课和议课三个方面,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课。他结合了一些教研的正反实例,细致入微地剖析以上三个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建议,聆听之后有种醍醐灌顶之感,原来备课观课和议课有那么多重要的细节容易被忽略。比如教学目标设计不能泛泛而谈,而应该基于教材、课标和学情来设定!吴老师独到的见地、深刻的学识,加上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大家折服。</p><p>许东玲 临城中心学校</p><p> 26日上午有幸聆听了吴益平老师的讲座,收获满满!吴老师为我们讲教研活动里要关注的三点:备课、观课、议课。吴老师以具体的课例为我们对其理念和具体做法生动、精彩的诠释了正确的学生观和教研活动目标意识。我感触颇深,这对我们今后的教研工作很有指导意义。感谢误老师的讲座!</p><p>临高县第二中学 葛新卫</p><p> 今天上午听了吴益平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吴老师讲的非常详细精彩,用大量案例深入浅出,讲解透彻,切中我们日常备课、观课、议课中存在的问题,回去一定好好消化,不断进步!</p> <p>王鹏 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 </p><p> 今天上午,省教培院吴益平老师就落实海南省教育厅颁发的“四个常规”进行了分享,下面结合讲座内容和思考就评课问题谈一谈胩浅认识。</p><p> 评课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如何评好课,直接关系到授课教师今后的工作与学习方向。</p><p>(一)评课要有准备,切忌信口开河。评课时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对听课时所获取的感性材料进行细致的分析综合,使之上升为理性的东西。评课时要对这些看起来似乎是各自独立的问题加以仔细的分析研究,发现他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还必须注意揭示那些被表面现象所掩盖着的本质问题。</p><p>(二)评课要有重点,切忌吹毛求疵。评课的重点应主要围绕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课堂信息的传递结构、学生思维活动的密度和质量、教师的基本功等方面进行,因此不要在琐碎问题上吹毛求疵。</p><p>(三)评课要全面衡量,切忌以偏盖全。日常评课活动中,我们在听课中往往会发现有些教师在某一方面有十分突出的优点,令人赞叹不已。这些突出的优点往往会使听课的人产生一种愉快的心境。相反,有时候也会因为授课教师存在某一方面的缺陷,给听课者带来一些沮丧失望的心境。</p><p> 评课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师在专业上得到成长,因此,要尊重教师,鼓励教师,为教师点亮成长路上的明灯。</p><p>许玲 临高县第一小学</p><p> 虽然是第二次听吴益平老师有关备课观课议课的讲座了,依然对讲座充满了期待。吴老师的讲座依然是幽默诙谐中令人深思,思而后自觉不足。让常规落地,在我们平时的备课观课议课中,我们如何把握好定位,让自己在每一次的备课观课议课中得到成长。笔记中满满都是吴老师的金句,最喜欢的是那一句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会对世界充满好奇。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尤是如此,永远对课堂,对学生怀有好奇,期待和探究。这样的老师最容易感受幸福感,也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得到更快速的专业成长。</p><p> 今天有幸聆听吴老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吴老师从备课、观课、仪课三个方面以及一些案例为我们教学常规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上课提出的问题,要有时间给学生思考,遇到“心想事不成”问题时如何解决等等。回去一定要好好消化,争执更大进步!</p><p>杨文萍 澜江学校</p><p> 今天听到吴老师的培训,内心无比激动,满脑子迸发出的都是感谢二字。感谢临高县教育局研训中心、知行教科院给我们送来的高规格且实用的教学美味营养大餐。吴老师的讲座为我们的教学研究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我分享到了收获的喜悦,理解了思想上的洗礼,受益匪浅。特别是吴老师备课方面的经验分享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回想我们的课堂教学和备课的真实状态,又有多少个教师能真正的从“课标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学生学情”来设计有效的教学流程?吴老师是有教育情怀的人,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我们应该追随他的脚步,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对得起每天称呼我们为“老师”的那群孩子们!</p><p>海南临高第二思源实验学校 陈安平</p><p> 今天再次听了吴益平主任的关于《备课观课议课》的讲座,再次感触良多。结合自己的听评课,我认为评课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评教学框架,评教学过程,评师生互动,评教师基本功。</p><p>王建勇 临高一小</p><p> 上午,在陵水中心小学聆听了吴益平《备课观课议课》的讲座,收益良多。特别是备课环节,他结合教学中的案例来分析,让我们了解如何有效地备课,同时,用怎样的资源来解决呢?在观课议课环节,吴老师提倡用量表的方式,让我们的议课有数据的支撑,值得我思考!学习在继续,实践也一定会砥砺前行!</p><p>林嘉颖 临高思源实验学校</p><p> 今天有幸听到吴老师的报告,真是令我受益匪浅。吴老师通过他幽默的语言,借助典型的案例,为我们上了精彩的一课。</p><p> 其中,如何备课这一模块是我最关注的。我们备课时经常强调要达到三维目标,但是吴老师的一番话令我深思,教学目标应该要是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的,我们要根据学情设计教学目标,知道学生应该学到什么程度,而不是笼统地概括。</p><p>王惠莲 临高三小</p><p> 今天上午吴老师用诙谐幽默、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们今后的教研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在备课方面编写教学目标时要多运用行为动词,要具体、可操作、可评价。讲到教师的指导度时重点要懂得倾听,多关注后进生。</p><p>严燕珍 实验小学</p><p> 今天上午有幸聆听了吴益平主任的讲座,借助真实课例讲述了如何备课、观课、议课。让我明白了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教材、课程标准、学情。使我懂得了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应是:目标达成度、问题价值度、教师指导度、学生参与度。讲解的方式通俗易懂、精彩纷呈,既有启发性又有方向感,为我们以后的教研指点迷津。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p><p>临高思源实验学校 王永山</p><p> 今天,有幸聆听了吴益平老师的精彩讲座,自己受益匪浅。吴老师运用了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为我们讲了教研活动中备课、观课、议课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我们以后的教研活动有很大的帮助,值得我们学习。</p><p>临高二中 黄凤婷</p><p> 吴益平主任的讲座听了很多次,每听一次就有一次新的感悟新的收获。备课观课议课跟我们一线老师紧密相关,如何备如何观如何议,吴老师给了我们非常具体的指导。</p><p>陈玲 临高二中</p><p> 今天有幸聆听吴老师的讲座《备课观课议课》,讲座时,列举了具体的案例,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为我们教学常规指明了方向和备课议课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对日后教学教研有很大的帮助。</p><p>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 李云华</p><p> 吴主任学识渊博、字字珠玑、妙语连珠。从老师的需求出发,围绕以生为本来备课,观课,议课。收益颇多。让我们以后备课有方,观课有法,议课有据。这对于今后我的教学教研备课工作都会越来越规范科学,更会促进我们学科组的老师今后工作成效的提高。</p><p>皇桐中心校 何良平</p><p> 今天上午听了吴益平老师关于《备课 观课 议课》的讲座,吴老师从丰富的案例解读了备课要掌握的四个方面,观课的四个维度和议课的两个建议,让我进一步加深理解了备课观课议课中的细节,其中课堂观察对我触动较大,课堂教学效果到底怎么样?课堂观察量化表一统计,课堂教学的亮点与问题就有理有据一目了然!</p><p>张青莲 笫二思源实验学校</p><p> “谁家案头无佳作,几人曾得玉手评”,吴主仁以自己在教学一线发现的真实案例为素材,分析其优点,点评其不足,在生动诙谐的语言中引导我们回头看、细思量:写了若干年的教学目标究竟有哪些不足,怎样才能具体化、可操作?这样的讲座让我们对自己寻常的教学行为有了全新的思考,真心地点赞!</p><p>许波 文澜江中心学校</p><p> 今天上午听了吴益平主任的《备课 观课 议课》,收获颇丰。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规定了教学的方向。明确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课标、教材、学情、具体、可操作、可评价。观课要注意四个维度:目标达成度、问题价值度、教师指导度和学生参与度。议课要讲一个优点,提一个建议,以便促进教师的健康成长。</p><p>黄丽南 临高一小</p><p> 今天上午聆听了吴益平老师关于教学教研工作从"备课"、"观课"、"议课,课堂观察体系的建构等几方面教学研讨,结合具体案例,有深度,广度地演释和剖析,引领我们以后备课有方,观课有法,议课有据。这对于今后我们的教学教研工作都会有更好的成长与借鉴的作用。</p><p>澜江学校 李丽春</p><p> 吴益平主任风趣的表达方式让这场讲座有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他从备课、评课、议课三个方面进行讲解。首先是教学活动开始之前的备课,冲学情的准确把握、确定教学目标,到设计教学活动,包括后面的评课议课,吴主任都以实例讲解,让理论到实践有方向有方法,让教学常规中的每一件事能落地。</p><p>鲁东 临高中学</p><p> 上午听了吴益平老师关于备课听课评课的讲座,听后,收获颇丰,自己对备课观课评课等方面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也对,以前参加的教学活动中的观课与评课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听了吴老师的讲座更加深刻的意识到,观念的转变和知识的更新同样重要,感谢吴老师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讲座。</p><p>临高中学 刘雨 </p><p> 吴益平老师关于观课、议课、评课的报告整体感觉突出了一个“实”字,朴实无华是搞好教学研究的基本态度;踏踏实实是搞好基础教育研究的重要基石;真实案例是做好教学研究的智慧体现。基层的教育工作者都能将这个实字落地生根,海南基础教育定会枝繁叶茂。反思一下我们坚决摒弃表面文章,做好教学研究的里子,走好教研的每一步,海南教育未来可期。</p><p>临高县第三小学 王送招</p><p> 上午,我聆听了吴老师的报告,受益匪浅。吴老师对"准确把握学情、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效果"进行深入地剖析,才发现我们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多多少少已有一部分步入误区。通过学习,让我领会到课堂教学要做到环环相扣,才能推进我们的教学效果。 </p><p>实验小学 黄少环</p><p> 今天上午有幸听了吴益平老师关于《备课 观课 议课》的讲座,从吴老师的讲座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观课这一环节,观课的四个维度让我重新认识了观课与听课的区别,课堂教学效果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课堂观察量化表可以很明了的证明一切!</p><p>王姿璎 (临高县创新学校)</p><p> 上午听了吴益平主任的针对备课、观课、议课的主题报告,收获内容如下:</p><p> 1.备课环节要完整,学情分析的诊断性评价要从内容和形式来看,不可笼统。确定教学目标要依据课标、教材、学情,看是否具体、可操作、可评价。</p><p> 2.议课不要给老师贴标签,不用“如果我是你”类似语言,因为你不是别人!要针对证据,基于观课的角度来评议。</p><p>实验小学 王转南</p><p> 今天早上,聆听了吴主任《备课 观课 议课》的讲座,更触动心弦的是吴主任从具体的教学案例为我们解读了在教学工作中准如何确把握学情:要通过前置作业、测验、问卷、访谈、文本分析、现场观察等准确地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心理需求、存在的问题、具备的潜能等。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的。</p><p>临高三小 罗小暖</p><p>今天上午有幸聆听了省教研员吴益平老师的精彩讲座,收益匪浅。吴老师从如何备课、观课、议课三方面做了全面的分析,对教学常规管理和教研活动的开展做了详细的指导,吴老师说话幽默风趣,他的讲座接地气,实用性强,对我们这些一线的老师帮助很大。</p><p>王生林</p><p> 听课评课是教师互相学习、切磋教艺、研究教学的重要措施,也是教育业务部门特别是学校领导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的方法之一。现在学校进行的听评课活动都是以教师活动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的过程,所关注的是教师的教,从而把教师活动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听评课过程中即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也不重视收集学生课堂中参与学习的数据。今天听了吴益平主任的讲座,明白了听课应该听什么?评课应该评什么?为我们今后开展听评课活动指明了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