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炎炎暑退茅斋静,不觉初秋夜渐长”,初秋时节,清风习习,云淡天高。9月25日下午,2020年殷都区初中语文学科培训活动如期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人员有殷都区教科培中心副主任刘敏杰、教科所所长王志红、教科培中心董艳青老师,曲沟镇中心校副校长田世杰以及“刘敏杰王志红名师工作室”成员和来自殷都区33所初中学校的近200名语文教师,会议由殷都区教科培中心教研员胡秀丽老师主持。整个会场人员满满,秩序井然。</p> <p> 胡秀丽老师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闻”不同,今天的活动分享一定是一次听觉盛宴,更是一次让心灵享受美的旅行。是啊,语文是美的:美的词藻、美的音韵、美的意境。语文教学也应该是美的:美的朗诵、美的语言、美的情感。我们在语文的课堂上去听、去说、去读、去写,享受语文课堂的美!</p> <p> 第一位为大家分享的是来自水冶镇三中的杨静瑜老师,她的课题是《心随声动——让朗读之花在语文课堂绚烂绽放》。她和在场的所有老师一样,是一名普通平凡的语文老师,她把自己喜欢的朗读和教学紧密相连,为了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专程报名参加了郑州某机构的播音主持培训,她一直在悄悄地努力和学习,然后真的“惊艳了所有人”。参加河南、安阳等地的主持、演讲,获奖颇多,在安阳地区教师圈儿已是小有名气。</p> <p> 杨静瑜老师的讲座从央视节目《朗读者》引入,从朗读的重要性谈起,让我们再次认识到朗读不仅对于语文教学还有对于每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朗读会让我们对生命更加感动和敬畏,也会让我们从书香里走向雅致和深邃。</p> <p> 如果说数学老师以严谨的思维见长,历史老师以博古通今的渊博知识闻名,理化老师以实事求是的实验精神著称,那么我们语文老师留给孩子的是什么印象呢?</p><p> 无论是文学作品中语文老师的朗读,还是我们教师本身,都在语文的课堂上给孩子们或多或少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中华文化需要传承,我们的诗意生命需要朗读。</p> <p> 杨静瑜老师从朗读的作用、朗读出现的问题、朗读技巧的指导、常见文体的朗读、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开展朗读等方面,作了细致分析,现场老师获益颇多。</p><p> 在常见文体的朗读分析中,杨老师和现场老师进行了互动,请台下老师现场朗读,我们敬爱的王志红所长,在大家的热烈掌声和翘首期盼中,示范朗读了《再别康桥》,她的声音圆润,她的感情饱满,她的文本处理特别能引起现场“共情”,台下掌声不断。</p> <p> 现场互动环节:袁宝珠老师的朗读《乡愁》,声音低沉,真挚动人</p> <p>王志红所长点评指导袁宝珠老师的朗读</p> <p> 朗读互动环节:王伟老师朗诵《将进酒》,情绪饱满,慷慨激昂</p> <p> 朗读互动环节:张豫欣老师朗诵《背影》节选内容,年轻老师的声音清脆悦耳,情感真挚</p> <p> 愿每一个人都成为“朗读者”,让我们踏着朗朗读书声一路前行!</p> <p> 培训活动第二个环节,是胡秀丽老师的分享,她的课题是《微课“四忌”“四宜》,言简意赅,满满的“干货”。</p> <p>一忌“多点并进”,宜“选点突破”;</p><p>二忌“平均用力”,宜“轻重有致”;</p><p>三忌“一问到底”,宜“活动丰富”;</p><p>四忌“平面滑行”,宜“尺水兴波”。</p> <p> 胡秀丽老师以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为例,从文中的“笑”谈起,建议老师设置问题要注意思维层次的发展和提升,走一步再走一步,走到文本的深层处。她的分享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指导性明确,操作性很强。</p> <p> 培训活动的最后环节是我们最为期待的刘敏杰主任的讲座和分享。她首先肯定了现场老师认真听会的态度,肯定了像杨静瑜一样的老师在语文教学的专业发展水平,然后以生活实例告诉老师:朗读得“真”读,要用心读,要用情读。通过文章和作者对话交流,和作者思想情感交流,这样才是对文本的尊重。</p><p><br></p><p>她还说,努力让朗读成为语文教师的资本,“一招走遍天下”、“一读遮百丑”,所谓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p><p><br></p><p>她还说,“戏曲语文,大美课堂”,语文的美最为神奇,内涵丰厚,底蕴深远,她亲自示范了一段戏曲念白,声情并茂,感情饱满。</p> <p>现场教师认真听课,轻声吟唱</p> <p> 秋渐深,凉意浓,每个人都会在秋季有丰硕收获,所有的美好如期而至!秋天象征着成熟,象征着繁荣,它是一唱不完的丰收歌,一曲谱不完的丰收曲!殷都区语文教研,我们一直在路上!</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