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九月,又是一年开学季。校园里不仅氤氲着丹桂的芬芳,也弥漫着浓浓的教研氛围。在校教研室、教务处的统筹安排下,我们四年级语文组如期开展了级组内互相观摩、互评研讨活动。</p><p><br></p> <p> 组内教师对本次的观摩研讨活动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大家都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精心准备,力求展现出最完美的课堂。</p> <p> 史存珠老师带给大家一节古诗教学《暮江吟》。史老师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结合背景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史老师的课堂上我们还看到了一群善于思考,长于表达,勤于记录的孩子,这和史老师长期的训练是分不开的。</p> <p> 王占英老师教学了《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经典而又崭新的课文。说它经典是因为它在从前的好几版教材中都有出现。说它崭新,是因为它在当前的部编教材中被安排到阅读策略单元,又有了新的教学侧重。王老师用动听的语调以及对文本的独特把握,扎扎实实的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p> <p> 汤显玉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略读课文《蝴蝶的家》。汤老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文本,接着引导学生从内容、写法、启发等多个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来理解课文内容。整堂课老师淡定从容,在有效的引导中让学生了解语言表达的奥秘。</p> <p> 肖桂英老师选择了一节习作指导课《小小“动物园”》进行展示。组内教师不仅为肖老师的勇气折服,更为肖老师对教材深入地思考,对环节精心的预设,对课堂有效的调控 所折服。这节习作课为我们今后的习作指导提供了很好的范本。</p> <p> 代薇老师为我们展现的也是古诗教学《暮江吟》。代老师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丰富对诗文的感知。她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环环相扣的教学步骤,温柔可亲的教学仪态,带领孩子和我们听课的老师走进了一个诗情画意得世界。</p> <p> 孙毅老师讲授了苏轼的名作《题西林壁》。孙老师从单元语文要素入手,抓住作者的观察角度展开联想,在图片和词语小锦囊的帮助下学生填补了诗中景物的留白,丰富了对诗句的感悟,也训练了语言表达。在教学后两句包含的哲理时,她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深入浅出的讲解让难点轻松突破。</p> <p> 每听完一节课,老师们都聚在一起展开热烈的讨论,碰撞出许多美丽的思维火花。老师们在本次活动中就平时教学和习惯当成达成了很多共识:</p><p> 1.习作教学除了做好精准有效的指导外,还要注重评价。我们可以在总成绩以外给学生附加分的方法,从书写、语言、结构等方面予以奖励。这样明确的评价比模式化的评价语更能激发学生兴趣,更能直观的表达习作的得失。</p><p> 2.教学时要树立学生意识,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不能越位。要注意搞清学生的需要,倾听学生的回答。不要在学生卡壳后就给急于出示自己答案,抢过学生的话头,代替学生回答,更不能填鸭、硬灌。</p><p> 3.深入研读教材,将单元语文要素扎扎实实地落实到每一课中去。教学设计要克服以往的随意性,不能想练什么就练什么,努力寻找每一课中单元要素的落实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扎实训练。</p><p> 4.时刻培养学生各项学习能力。如:记笔记的能力,知道哪些该记,记在课本的哪个位置,怎样快速巧记;摘录品味好词佳句的能力,知道哪些句子好,值得积累,好在哪里;边读边思考的能力,养成一边读一边预测,一边读一边提出疑问,一边读一边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等习惯。</p><p> 独行疾,众行远。自我学习需要毅力,专家引领可遇不可求,同伴互助才是教师专业成长中最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研修方式。让我们用好这种方式,携手共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