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行(1)--- 又见黄河

李志成

<p>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长河。前几年,曾在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看过黄河,不论看到的是平缓茫茫还是波涛汹涌,每次看都对母亲河的伟大感怀着无比崇敬。这一次又跟团乘高铁从盐城出发经商丘抵达三门峽,驱车经过三门峡黄河大桥开始了山西行,“又见黄河”是本次山西行的内容之一。</p> <p>  在山西省平陆县的黄土高坡上,隔着黄河三道湾,远眺河南省的三门峡市。</p> <p>黄土高坡上,也有绿荫葱葱。</p> <p>  “见村不见房,窑洞土中生,院落地下藏,平地起炊烟。”这一民谣,描写的是山西省平陆县中西部地区独特的民居——地窨院。地窨院又称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特殊的居住方式,人类早期穴居历史的活化石,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黄河岸边的晋南地区。</p> <p>  运城盐湖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由于其盐含量类似中东的“死海”,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故被誉为“中国死海”。</p> <p>晚霞映在盐湖上</p> <p>  古黄河上的著名渡口——蒲津铁索桥,由两组4尊铁牛及铁索而成,存在了500年,实现了中国历史上黄河的第一次天堑变通途。后因黄河东移,淤泥沉淀,铁牛等没入水中,悄然消失。由纯铁铸成的4尊铁牛及配件,距今已有1300年历史,1989年出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铁质文物。它是炎黄子孙在认知黄河、征服黄河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文化魂宝。</p> <p>  鹳雀楼位于蒲州古城。由于古黄河河床较高,这里又是黄河拐弯的地方,泥沙淤积严重,河道不固定,黄河经常改道。原来在河东的鹳雀楼,由于黄河改道就变到河西去了,因此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说法。现在我们看到的鹳雀楼,在黄河的东岸,是1997年重新选址仿建。</p> <p> 因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让鹳雀楼跻身于中国四大名楼(山西永济鹳雀楼 、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行列。(图为在鹳雀楼最高层王之涣的雕像)</p> <p><br></p><p>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为山西和陕西两省共有旅游景区。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黄河奔流至此,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因为今年的汛情,壶口瀑布已经关闭一个多月了。我们赶上在景区(山西侧)重新开放的第一天,现场观赏了壶口瀑布的雄伟状观,远气真好!黄河日夜不停的咆哮着。它隆隆轰鸣震耳欲聋,气吞山河,犹如千万条巨龙缠绕厮咬,挟雷裹电,咆哮翻滚,齐刷刷地冲下万丈深渊……</p> <p>正赶上9.18电视台在黄河边上搞现场直播活动。</p> <p>  因为黄河,我们有了领先世界的文明;因为黄河,我们有了坚强不屈的精神;因为黄河,我们有了美丽富饶的中华家园……</p><p> 深深的道一声: 我爱你,黄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