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井陉焦家垴村,一个大山中的小山村,坐落在海拔823米的山上。在那里,你可以欣赏山峦起伏的壮美、沟壑峡谷、山麓坡岭的苍翠;也可以欣赏绿树环抱、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古村落。春天你可以观赏烂漫纷繁的桃花,夏天这里是休闲纳凉的好去处,而到了秋天,既可以采摘秋收的果实,又可以欣赏漫山遍野如火如荼的红叶。</p><p> 我虽曾去过几次,但还是被那里的风光所吸引。2020年9月17日,受朋友相邀,一同前往焦家垴村,去探看当地出名的小米并欣赏那里的美景。</p><p> 从井陉矿区出发,走平涉路向北,过小作村向西,走省道334枣林口转县道053,过扫帚沟向西进王峪沟,在山涧公路上走不远,就可以看到焦家垴村的牌坊了。</p> <p> 走进牌坊的公路,并不意味马上能进村,还要沿着盘山小路一路蜿蜒曲折地向山上行进,翻山越岭走6里山路才能到达焦家垴村。</p> <p> 进村后见到的第一个标志,焦家垴村区域分布图。</p><p> 焦家垴村,位于井陉辛庄乡境内,距县城40多公里。北邻平山,西邻山西盂县,南邻国家森林公园仙台山风景区。据实物考证及碑文记载,焦家垴村元代时即有散户居住,《焦氏谱书》载:元代初年,焦氏自本县东西坪东焦家嘴迁此立庄。后有杨、刘、赵三姓分别从山西盂县的岭底村、平定县的甘泉村和本县东西坪村陆续迁入。因处于山垴之上,遂冠以姓氏为村名,为焦家垴,至今有九百余年。</p><p> 焦家垴村坐落在王峪沟中东垴、西垴两座山峰怀抱中,东垴海拔1043米,西垴海拔1033米,两垴余脉环抱焦家垴村庄,南至圪僚沟,北至后池大梁,西至张庄,东至张家刊,民居倚山而建,平均海拔800多米。村庄分大垴、小垴、胡家洼三个自然庄。</p> <p> 为欣赏群山风景,我们未进村中,沿村小路继续爬坡,来到了西垴山下的后池。</p><p> 站在这里,远眺群山连绵,起伏跌荡,阡陌纵横,满目苍郁。这时张开双臂,轻吸一口清新空气,会让你顿时忘掉一切心中烦恼。</p><p><br></p><p><br></p> <p> 群山重重叠叠,像波涛起伏的大海一样,雄伟壮观。</p> <p> 西垴山下,层层梯田上满是即将收获的谷子,听村中老人讲,焦家垴村地势向阳,土地肥沃,植被茂密,是井陉县有名的米粮之仓。盛产核桃、花椒及高山无公害小杂粮,其中尤其出名的是高山小米,小米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米油厚、口感香,好吃且养胃,远销省内外。因为产量有限,每年都会有客商提前订购,高山小米被早早的抢购一空。</p><p> 因为独特的地理特势,这里昼夜温差大,太阳紫外线照射强,小米生长周期较长,这就孕育了焦家垴高山小米的金黄色泽,饱满颗粒,吃起米香甜可口。这里的农民世代都有种谷子的传统,早上和晚上以小米饭为食,种植小米全是旱田春播,全靠雨水灌溉,要经历播种、出苗、剔苗、拔草、收割、晾晒、碾压等复杂的工序,每个环节都是人工完成。他们不使用除草剂,全靠人工除草。不使用农药、化肥,使用的肥料也是大粪、猪粪、鸡粪和枯叶粪。</p> <p> 正是秋天来临时节,秋高气爽,谷子硕果累累,一股成熟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一切都是那神奇的大自然,用粗细不一的线条,五彩缤纷的颜料,勾画出一幅又一幅美得动人,色彩斑斓的图画,让人心旷神怡。</p> <p> 当秋风吹拂在谷田里,那一株株饱满的谷穗充满着成熟的喜悦,弯着腰,躬着背,低着头,它好像是成功者谦虚的楷模。</p> <p> 即将要收获的谷穗,黄澄澄的,给人以喜悦!今年又是大丰收。</p> <p> 谷子长在田里的身姿很是好看,细细长长、亭亭玉立,看上去既柔顺又光滑,呈现出一种天真烂漫的风度。它们是以站立的姿态完成一生的行走,只有在风吹拂而来的时候才躬一躬身,然后挺一挺腰杆。</p> <p> 站在谷子地中眺望远方群山,似处在绵延的山峦之巅,仿佛在仙境一般,心旷神怡,任灵魂飞越。</p> <p> 向下望去,绿色间星星点点,灰瓦白墙,错落有致的石头村舍,就是焦家垴了。回村里,欣赏山区的古村落和红色抗日根据地。</p> <p> 抗日战争期间,焦家垴村是井陉县路北抗日根据地党的力量发展最早的村庄,群众基础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聂荣臻司令员、叶长庚司令员经常在这里居住。八路军征集的粮食、物资大多先集中在这里。这里是井陉县第一个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地,村里至今仍保留着第一抗日高小、抗日区公所、司法公安驻地、县大队、区小队和民兵训练基地、抗日物资中转站等旧址,聂荣臻、邓华、崔田民、叶长庚等领导居住的民居保存基本完好。</p><p> 下图为邓华上将居住旧址</p> <p> 下图为聂荣臻元帅居住旧址</p> <p> 1943年冬,日伪在对焦家垴扫荡时,找不到八路军,就寻找八路军的粮食和弹药,六十多岁的焦福三在村东被搜山的敌人抓住,敌人逼问他粮食和弹药,他宁死不说,被日寇指挥官用军刀砍断脖颈,壮烈牺牲。</p><p> 下图为抗日老翁焦福三居住旧址。</p> <p> 日寇对抗日根据地焦家垴早己恨之入骨,必欲除去而后快。因此,多次对焦家垴进行扫荡围攻,血腥杀害焦家垴人,较大的两次屠杀分别在1941年9月22日和1943年11月13日至27日。刺死、打死、淹死、摔死、烧死村民40人,抢走粮食三千担。为痛诉日寇暴行,哀挽死难乡亲,焦家垴村于2003年3月立碑纪念。</p><p> 下图为焦家垴抗日纪念碑亭</p> <p> 秀才之家,此院出过四位秀才,村中的一处二进院。家中正在收拾刚摘下的核桃。</p> <p> 秀才家的二进院</p> <p> 村中的古宅院。</p> <p> 仍在使用的石磨。</p> <p> 焦家垴村委会,村里的行政机构。</p> <p> 焦家垴村史馆,全面展示了焦家垴的历史、风貌、进步和发展。很是完整,为了记忆,留下了照片。</p> <p> 己近黄昏,古村落并未转完,回望西垴山下的村庄,感悟着这里百姓的善良、纯朴、勤劳、勇敢和伟大,让人感动。金秋十月的某一天,我还会踏上这片土地,收获小米,收获丰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