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第一村医王琳琳(市机关医院)9月25日工作报告

<p>  今日周五,在派驻村南佛走访。天空阴沉,凉风习习,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村民门口开得正艳的菊花提醒了我——秋意正浓。今日共走访13户15人,贫困户11户14人。</p> <p>  孙大爷1年前左踝骨折,因年龄大医院不敢给他做手术,保守治疗后遗留左踝外突畸形,不能承重,走路必须有拐杖支撑,所以他很少活动,坐的久了下肢就青紫浮肿,今天他自己在家,我指导大爷坐卧位时抬高患肢有利于消肿,要防止跌倒,因为他耳朵一点听不到,我跟他比划了好一阵才让他明白。这些失能老人都是我们要关注的对象。</p> <p>  许志礼大爷患高血压、糖尿病,虽吃着药,但不经常测血压、血糖,今日一查才知道服药剂量不够,他拿出药盒子,我挨个给交代怎么吃,大爷耳朵和记性还挺好,很快就能复述下来。我和大爷坐在廊下聊天,抬眼都能看到大爷老两口的合照,摆满了每个窗台,原来大娘两年前已去世,大爷放不下她,就把照片摆出来,这样每天都能看到老伴,就像她永远不曾离开。人间自有真情在,浪漫不分年龄。</p> <p>  临走,大爷从树上摘了两个石榴塞到我手里,红彤彤的石榴籽让人垂涎欲滴,大爷说:“我有糖尿病也不敢吃这个,你吃你吃。”老百姓们都很慷慨,你为他付出十分,他也同样回报十分,能无条件的信任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p> <p>  三位奶奶平均年龄89岁,但思维仍算敏捷,每次我来都笑脸相迎,握着我的手一个劲的说:“你看这好法,光叫你挂挂着。”三位奶奶都有高血压,两位控制很好,一位私自换药,血压又达到了3级水平,我给她指出现在用药的弊端,建议更换尼莫地平为长效价廉的氨氯地平,并经常监测血压。盲目听信邻居或不懂医学的人的话是很多老人用药的误区,及时的纠正并提高他们的鉴别能力也是我们医生责无旁贷的事情。</p> <p>  迎来送往,一个挥手,一声招呼,是客气,是友善,更是亲切。</p> <p>  孙阿姨在院子里晾玉米,说打从今早起床后有点头晕,一测血压207/104mmHg,一问是好几天没吃药了,这一忙秋都忘了,我赶紧嘱咐她去吃上药躺下,然后拿起锨帮阿姨晾玉米,把台子下的这些玉米铲到台子上,这样晾晒,干的快又不怕下雨浸到水,阿姨一个劲的不好意思,我说:“没事,就是出点力气的事儿。”我庆幸来得及时,能及时的发现阿姨的情况,如果让她继续不知情的干下去,很可能会出危险。</p> <p>  连续两天的阴雨,地里粘湿,小广场还能见到几个大爷在闲聊,我走过去,借机宣讲秋季预防胃肠炎及感冒的小常识,体质弱的建议注射流感疫苗。预防大于治疗,在这个呼吸道疾病高发的秋冬季节,做好预防永远比治疗要更加重要。</p> <p>  杨在福大爷自己在家剥花生,准备腌咸菜吃,我一边帮他剥花生,一边开玩笑得问他:“高血压的人不能吃咸菜你忘了吗?”大爷笑呵呵的说:“没忘,我不吃,孩子们吃。”大爷这几天也感冒了,流鼻涕,没有咳嗽发烧,吃了点感冒药,我嘱咐他多保暖,多喝热水,少出门,过两天再来看他。</p> <p>  吕大爷双眼视网膜病变,视力很不好,对面两米看不清面容,只能凭声音辨出是谁。我跟他打招呼,询问身体状况,他说:“挺好,挺好的,我要去理发,你要是中午没地方吃饭就去我们家。”亲切的话语总能让我立刻满血复活,忘掉疲累。</p> <p>  村里几乎家家养狗,我听到狗吠就吓的哆嗦,总是小心再小心的在门外喊几声,确保安全了再进屋。今天在杨阿姨家见了一只刚出满月的小猫,很是可爱,也不怕生。原来是家里放着好不容易收回来的粮食,却招了好多老鼠,养只小猫来吓跑它们。</p> <p>  在村里走访时碰上好几波一对一帮扶贫困户的工作人员,有时候我刚从这家出来,他们就进去了,我们都在为帮助贫困户维护健康、尽早脱贫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全社会都行动起来,离脱贫攻坚战的胜利还远吗?!</p> <p>  白天的工作充实而有意义,晚上回家板板正正的写好工作报告,再做好下一天的工作计划。回味这一天的经历,有苦有累,有甜有乐,更多的是感动、感恩,我很珍惜这段第一村医的日子,它将永远留在我心里,甘之如饴,回味无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