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小第四周教研工作纪实

合和园

<p>  为扎实做好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学科素养,西工区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数学、音乐教师开启了每周一次的集体教研活动。</p> 语文篇 <p>时间: 2020年9月22日</p><p>地点: 四楼录播室</p><p>主持人: 吴一丹</p><p>教研主题: 识字教学专题研讨</p><p>参加人员: 山漫校长、吕洁副校长、周晓红主任、全体语文教师</p> <p>  9月22日下午,识字教学专题研讨在录播室如期进行。吴一丹老师主持本次教研活动。</p> <p>  第一环节,张志博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识字3《树之歌》。张老师以对话“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树木?”进入主题,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参与度。初读儿歌,让孩子们在整体感知中圈画树的名称。接下来从树的名称入手引出本课的重点生字:带有“木字旁”的字。并利用归类识字的方法复习巩固形声字的构字规律。</p> <p>  以带有“木字旁”的“松”字为例,强调重点笔画以及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p> <p>  “我为树木挂名牌”游戏环节,图片与词卡相结合,根据树木的特点猜测树木的名称,在游戏中再次复习生字词,并巩固记忆各种树的特点。</p> <p>  课后,山漫校长让老师们结合张志博老师的课就各学段应如何进行识字教学展开讨论。</p> <p>  各年级老师对课堂提出了中肯的建议:老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丰富,激发学生的兴趣;实体化识字方式应更加多样;田字格的正确使用及学生书写后的展示评价......让年轻的执教老师获益良多。针对各学段的识字教学,老师们认为要结合学段特点及语文要素,有梯度地进行,不仅要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还要规范书写习惯和要求,将汉字写得正确、美观。</p> <p>  周晓红主任提醒老师们要关注单元中每一课承载的点,教会学生不同的识字方法,在语境中巩固识字,同时也要注意传统文化的渗透。</p><p> 吕洁副校长强调课堂教学的目标一定要明确,教学重难点及学生的薄弱点教师都要心中有数。课前任务单的设置很重要,要培养学生实体化意识,课堂上以学生的发现分享为主。还要注意学生日常学习习惯的培养。</p> <p>  最后,山漫校长对老师们提出要求,希望老师们在自己的课堂中践行:</p><p>1.&nbsp;学习目标是导向,必须清晰;</p><p>2.&nbsp;课堂教学内容要有所取舍;</p><p>3.&nbsp;实体化教学要筛选配对;</p><p>4.&nbsp;教师的“激”和“趣”要贯穿整个课堂;</p><p>5.&nbsp;知识要由浅入深,在课程中不断渗透。</p> 数学篇 <p>时间: 2020年9月25日</p><p>地点: 美术教室</p><p>主持人: 畅琳</p><p>教研主题: 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的有效整合。</p><p>参加人员: 山漫校长、吕洁副校长、高洁副主任、全体数学教师</p> <p>  在有准备的环境中本次教研如期进行。此次教研由畅琳老师主持。</p> <p>  第一环节:共同观看优秀课例——洛阳市2020年小数研讨会优质课</p> <p>  老师们认真观看并记录。</p> <p>  第二环节:集体研讨</p><p> 1、课例中哪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p><p> 2、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应用?(可以举实际教学中的例子)</p><p> 全体数学老师分低、中、高三个学段对以上问题进行研讨。</p> <p>  第三环节:学段分享</p> <p>  张晓霞老师代表低学段进行分享:</p><p> 1、学具准备充分到位,学生在实操中充分感知并认识了长方体的特征。</p><p> 2、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p><p> 3、渗透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相关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p><p> 4、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整合,重难点更为突出。</p> <p>  中学段的张莉霞老师分享到:听了高艳老师的课有很多感悟。</p><p> 1、信息量大,流程清晰:先操作再观察最后交流分享;</p><p> 2、操作性强,让孩子操作中理解棱、顶点的概念;</p><p> 3、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先让孩子们制作一个长方体的框架去观察,充分的感知长方体的棱、顶点的概念;</p><p> 4、最后引导孩子回归课本,充分感知实物,再次认识长方体。</p> <p>  高学段的赵艳荣老师分享了以下几点:</p><p> 1、利用小棒,通过学生的操作,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长方体的棱、面。</p><p> 2、通过学生的观察、交流、整合来了解长方体的棱长、面之间存在的关系,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p> <p>  接着主持人畅琳老师回应道 这两节课还有些共同特点:</p><p>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数量关系。例如《长方体的认识》引导学生找棱长面的关系,进而为后面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奠定基础;《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引导学生发现字母与数的关系以及字母与字母的关系。</p><p> 2、紧扣新课标.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 <p>  吕洁副校长和高洁副主任也进行了补充和回应:</p><p> 1、第一节课以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认知为主线,通过操作、观察、交流,探索长方体点、面、棱的基本特征,逐步深化出长方体的概念,打通学生对长方体的整体认知和深度理解。</p><p> 2、这两节课学生都是在分享、感知、思考、讨论等体验中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p><p> 3、两节课开放的练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形成新的认知。</p> <p>  山漫校长全程参与此次教研,最后对此次教研给予了有价值的回应并提出建议:</p><p> 1、下功夫钻研教材,并要进行深入研究。</p><p> 2、要明晰学段素养,深入研究课标内容及要求。</p><p> 3、单元目标和学习目标要清晰、明确,针对性和目标性要强。</p><p> 4、低段实体化核心是要让学生体验并学会整合;PACE教学,要把核心知识点讲透,基础夯实,日积月累。</p><p> 5、注重学生小学阶段计算能力的提升。</p><p> 6、师生都要具备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意识。</p><p> 7、教师要具备梳理意识和整合能力。</p> 音乐篇 <p>时间:2020年9月22日</p><p>地点:音韵园4</p><p>参加人员:二实小音乐教师</p><p>主题:10月份教学设计 分享研讨&nbsp;</p> <p>  首先, 每位音乐老师对各自所教学段 教学设计进行阐述 ,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以及解决方法 。</p> <p>  随后大家对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与探讨 ,通过节奏拍击、律动游戏、 歌唱引导等多种方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实操性 ,让孩子们更加易于接受,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nbsp;</p> <p>  结合王倩楠老师的唱歌课课例 《留给我 》,李冰副校长又专门给予了更加富有实操性的见解与意见 。她强调音乐教师在教学前务必要备学情,备学段,真正了解孩子们的认知力及兴趣点,运用多种方式增加孩子学习的兴趣,并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解决歌唱中的节奏、音准等易错知识点。</p> <p>  此次教研活动让每一个音乐老师获益良多。尤其在李冰副校长的指导下,大家对教学设计环节中的每一个步骤更加明晰,并学习如何简明扼要提炼教学中的重难点以及解决方法。研讨中大家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这将让今后的教学设计更具有实操性。</p> <p>  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提升,扎实教研,助力成长,我们一路前行!</p>

长方体

学生

教学

教研

老师

识字

重难点

分享

山漫

学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