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5日下午,在天师附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专题宣讲会上,天师附小党总支书记、校长宋珠德同志紧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内容,结合社会热点、学校实际、个人经历,身边的先进典型,针对老师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自己想讲的和老师们想听的有机融合起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阐释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部分内容。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提到,“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div> </div><div> </div> 那么什么是真理力量?什么是人格力量?他这样说:“纪律和规则是我们平时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但自律最要紧。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从我们自身做起,从今天做起,从小事做起,以我们渊博的知识潜移默化,以我们的专业化言传身教,以我们的好品质树立榜样。这让我想起了刘宏伟老师。刘老师高中毕业就被学校聘请为代课教师,担任高中物理课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乐业、敬业和奉献,深受学生敬重,得到了市局领导‘一堂课没有一句废话’的评价,成了当时天祝三中的一面旗帜。其实,我们附小也有这样的老师,比如已经退休的邓兴兰老师,直到传达退休文件的那天还坚持上课;我们的杨发贵校长和牛玉梅主席,即将退休仍坚持兢兢业业干工作;还有充满激情的杨桂秀老师,心系三尺讲台的董海林老师,主动担当的陈学琴老师、苏菊林老师,迎难而上的蒋国庆老师、蔡淑萍老师,为校分忧的梁菊英老师、平玺香老师、宋玉兰老师。我们的爱生爱校的班主任老师和甘当绿叶的后勤学管人员、中层干部也始终有不需要提醒的自律。在他们眼中学校就是我的家,因而始终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对待,不需要别人提醒就按时上班,完成备课、批阅作业、辅导学生等工作。而这种自律一旦形成习惯,其力量非常巨大,同时你也会享受到它的快乐。所以,我倡导‘三个当成’(把教书育人当成头等大事来做,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来管,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就是想建立不需要提醒的或者干脆说不是被人牵着鼻子走的职业自律,做一个快乐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这样说大家就会理解什么是真理的力量,什么是人格的力量了”。<br><div> </div> <p> 以“小切口”讲述“大道理”,他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宣讲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赢得在场教师的阵阵掌声。</p><p> 下一步,天师附小党总支将依托“天祝优质教育先锋引领行动”工程、“三会一课”等载体,进一步开展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宣讲工作,切实提高理论宣讲的灵活性、贴近性、感染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