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防拐 防骗安全教育活动目的:</p><p>1、让幼儿了解社会中儿童拐骗和儿童伤害的案例,引起对防拐骗的重视。</p><p>2、在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中,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防拐骗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p> <p>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被拐骗这样的事情离自己太遥远,不可能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所以不在意,也缺乏这方面的教育。还有些家长过于紧张,对孩子诸多限制,时刻严密监护,使孩子却失去了自我应对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这种孩子习惯于听命于家长和权威,更容易上当受骗。</p> <p>易发生拐骗的地点:医院、车站及人群密集地,如公园、游乐场、购物广场等场所,空间大、人群密集,孩子因为好奇到处乱跑,人贩子往往有机可乘进行诱骗。</p> <p>拐骗儿童常见手段</p><p>权威诱惑法:拐骗者能叫出小孩的名字,然后告诉孩子说,受爸爸或妈妈委托,前来带孩子回家,甚至说得到了老师的同意。这类“权威诱惑”通过骗取孩子的信任来诱骗小孩</p> <p>物资利诱法:“小朋友,我的车里面有一个礼物给你。想知道是什么吗?跟我到车里去看看吧。”这种方法是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而达到拐骗孩子的目的。这种拐骗,不法分子通常都是在小孩一个人的时候下手。</p> <p>带路引路法:诱骗者利用孩子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格,有意引诱孩子。例如,“小朋友,你知道去酒店的路怎么走吗?你能不能带我去啊?”</p><p> 家长要尽量通过事例分析、游戏和情景模拟问题的方法,强化孩子掌握有关防范拐骗的自我保护方法。由于受到年龄特点和经验的限制,简单的说教对孩子不容易产生深刻的印象。直观性、形象性和操作性是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则。家长可以结合身边发生的事例或有关新闻报道中的案例,和孩子一起分析。家长可以借此询问孩子:“如果你也碰到同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p><p> 另外,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创设情景性问题的方法,增强孩子自我防范的意识。例如,家长在带孩子到游乐场游玩时,可以询问孩子:“在游乐场,如果有陌生人说,他的宠物狗丢失了,希望你能帮他找一找,你怎么办?”</p> <p> 为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避免拐骗和伤害幼儿的安全事故发生,</p><p>9月25日下午,我们白村艺术幼儿园全园开展了防拐骗演练活动。</p> <p>老师通过教育幼儿不要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在校外遇到拐骗以及和爸爸妈妈走散了等突发情况该怎么办,组成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p> <p>通过案例分析、情景表演等形式让幼儿真实体验到了安全的重要性,本次活动邀请了家长朋友来配合扮演“陌生人”,拿着孩子们喜爱的糖果零食,对孩子们进行测试。</p> <p>虽然在日常生活中老师也会教育孩子们不跟陌生人走,但是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引诱中还会轻易上当受骗</p> <p>🎀🎀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安全知识。</p><p>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希望这次的安全教育活动能引起家长宝贝们对防拐骗防诱拐的重视,也希望你们能从中学到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诱拐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愿宝贝们开心地学习,平安地生活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