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初中语文考前知识点归纳复习</p><p>(记叙文、散文、小说)</p><p>一、梳理情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p><p>……谁 + ……干了什么 (+ 结果怎样)</p><p>……什么 + ……怎么样 (+ 结果怎样)</p><p>二、记叙的顺序:</p><p>1.顺序:叙述有头有尾,条理清楚,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p><p>2.倒叙:造成悬念,激发读者兴趣;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p><p>3.插叙:补充交代了……的原因(情节),让情节更完整;突出中心,使人物形象鲜明。</p><p>三、人物形象分析</p><p>1. ……(××描写、××词、××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表现(突出)了他(她)……在……(情况下)的…… (心 情、心理、神情、性格、精神品质)</p><p>2.结合内容(选文、文章)分析人物形象(分值4分)</p><p>(从)……(概括情节)可见他(她)……(概括性格或精神品质)。此题型往往在记叙文、课外文言文、名著中出现。</p><p>四、环境描写及其作用</p><p>(一)环境描写:A 自然环境,B 社会环境(对人物活动的场所、风土人情、社会背景、历史背景的描写)</p><p>(二)作用:</p><p>1.渲染了……的气氛。</p><p>2.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性格/形象。</p><p>3.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p><p>4.交代故事背景。突出天气、时令(环境)……</p><p>五、赏析类题型(题目中有“赏析”、“品析”、“品味”、“简析”、“欣赏”、“分析”、“好在哪里”、“妙在哪里”之类的词语)</p><p>1.首先找是否有修辞手法,如果有,要判断有几种修辞,常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前四个常见,后四个偶见)</p><p>不同修辞手法的答题格式:</p><p>(1)运用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从原句中体会概括作答),表现(表达)……</p><p>(2) 运用拟人,将……人格化(赋予人的动作和神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从原句中体会概括作答),表现(表达)……</p><p>(3)运用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地写出了……(从原句中体会概括作答),增强了表达气势,强烈地表现(表达)了……</p><p>(4)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从原句中体会概括作答),表达鲜明而强烈。</p><p>(5)运用对偶,描写了……(从原句中体会概括作答),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p><p>(6)运用反复,强调了……(从原句中体会概括作答),富有感染力,强化了内容。</p><p>(7)运用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引发了)……(从原句中体会概括作答)的思考。</p><p>(8)运用反问,态度鲜明,强烈地抒发了……(从原句中体会概括作答)的感情。</p><p>2.如果没有修辞,再考虑找描写方法,要判断有几种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p><p>答题格式:运用××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从原句中体会概括作答),表现了人物……(品性、感情)。</p><p>3.从重点词语的角度赏析,如动词、形容词、叠词,如果题目中已有加点词语可直接分析,如果没有,需要自选重点词语分析(可选词语1—3个)</p><p>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细致传神)地写出了……(从原句中体会概括作答),表现了……</p><p>六、句子段落的作用(某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p><p>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回答。</p><p>(一)结构上的作用,找准所问句、段在文章中的位置,不同位置作用不同。</p><p>1.开头:(1)总领全文(统摄全篇);(2)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3)引出下文,为下文……(概括原文情节)作铺垫;(3)照应文题(点题);(4)开篇抒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5)如果是环境描写则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分析</p><p>(见四环境描写 及其作用)。</p><p>2.中间:(1)承上启下(过渡);(2)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3)照应上文;</p><p>3.结尾:(1)总结全文(收束全文);(2)点明主题,深化主题;(3)首尾呼应,结构完整;(4)呼应前文;</p><p>(5)点题(照应文题)(6)形象含蓄,发人深省;(7)独立成段,使文章戛然而止,出乎意料,合乎情理。</p><p>(二)内容上的作用,既要考虑所问的句(段)内容的意思,又要结合文章本身的的主旨回答。</p><p>七、标题的含义和作用</p><p>(一)含义,既要回答字面义(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又要回答引申义(主旨、象征义、比喻义)。</p><p>答题格式:既指……(字面义)又指……(引申义,有时引申义不止一个)</p><p>(二)作用</p><p>1.作为线索贯穿全文。</p><p>2.设置悬念(新颖含蓄、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富有讽刺意味),激发读者兴趣。</p><p>3. 点明(揭示、暗示、突出)主旨。</p><p>4. 概括主要内容(点明写作对象、表明时间地点)。</p><p>5.表明人物性格、表明人物或作者的情感与态度。</p><p>6.其他,一语双关,象征义,如果题目中有修辞的,还原本义后再分析。</p><p>八、记叙文(散文、小说)中常见表现手法</p><p>1.象征:用甲象征乙,表达了……的感情,增强了文章表现力。</p><p>2.对比:把××和××作对比,突出表现了……(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的表现了主题。</p><p>3.衬托:以次要人物或事物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更好地表现主题。(答法同对比,不能区分反衬时答对比)</p><p>4.讽刺: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批判性和深刻性,使语言辛辣幽默。</p><p>5.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突出强调了人物或事物的特点,使文章行文有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p><p>6.照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p><p>7.设置悬念:引发读者兴趣,引出文章内容。</p><p>8.详略得当: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或事件的主要情节,突出文章中心。</p><p>9.侧面描写:侧面烘托出人物的某些性格、品行和技能,使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鲜明、突出。</p><p>10.铺垫、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联想、想象等等。</p><p>九、表达方式五种:记叙(叙述\叙事)、描写、抒情、议论、说明</p><p>十、人称的作用</p><p>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剖析自我心理,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p><p>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更有利于抒情。</p><p>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p><p>十一、描写种类及其作用</p><p>1. 人物描写方法:</p><p>A. 正面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p><p>作用:突出人物的品性和作品主题。</p><p>B. 侧面描写:通过他人的言行表现主要人物形象。</p><p>作用:侧面烘托了人物性格或品性技能,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p><p>2. 从不同角度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p><p>3.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p><p>4. 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动静结合。</p><p>十二、小说三要素</p><p>人物(主要要素)、环境、情节。</p><p>其中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概括情节要注意这四点)</p><p>考点:人物:结合文章分析人物形象。</p><p>环境:环境描写及其作用。</p><p>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p><p>概括感情心情、人物形象的常用词语</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