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安乐镇:崇文尚武 红色俞坊

张莹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直立抱拳,蹬踢架打,垫步弹踢……”,</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在宁化县安乐镇俞坊村俞氏家庙内,传出了孩子们正在练习少年拳的声音,声音清脆洪亮,动作整齐划一,给宁静的小山村增添了活力。</span></p> 当年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桅杆赫赫俞坊村”</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站在俞氏家庙门前,斜对面是俞氏后人于2019年集资修缮的进士坊,这是清朝武进士俞学天的府第。砖木结构的进士坊分为三进间,正厅与横屋合计9井(天井)10厅,规模庞大,雕梁画栋,大门上方刻着“雍正癸丑科会试联捷武进士俞学天建坊”,大坪内竖有2对石桅,已经毁坏的桅石杆上刻有“道光乙巳岁”字样,破损的围墙外可以看见拴马石。</span></p> <p>  俞坊村历来崇文尚武。据宁化县志和俞氏族谱记载,俞坊村历代考取文武功名者超过120名。清朝年间县里唯一的武进士俞学天就出自该村。俞坊村因此被誉为“桅杆赫赫俞坊村”,练拳习武在村里一度蔚然成风。</p><p><br></p> 今时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再续百年习武风</span></p> <p>  2019年7月,俞氏家庙理事会正式成立武术培训班。武术培训班以少林武术派为背景,开班当日聘请了连城冠豸文武学校教师吴家龙传授少年拳。培训班结束后,本村的孩子每周末下午定时集中习武。</p> <p>  2020年1月,俞氏家庙理事会正式成立体健武术馆。该武术馆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俞家棍传承人苏德来担任主教练,在此教学南派少林五祖拳、器械及俞家棍等武术。上学期间,还有书法兴趣班等教学。</p> <p>  《俞大猷研究论文集》显示,俞家棍由明代民族英雄、军事家、武术家俞大猷创立,号称“天下第一棍”,为少林棍鼻祖,其影响不仅遍及国内,而且广泛播撒到世界各地,对于中华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p> <p>  随着越来越多孩子加入习武队伍,村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不断增强,练武石、勾镰枪等散落在村民家中的武具,正慢慢收集到俞氏家庙理事会。</p> 记忆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红色在这里激昂</span></p> <p>  俞坊村还是一个充满红色记忆的村庄。1930年1月,朱德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路过俞坊村,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此后,村里成立农民协会,组建赤卫队,并于1931年10月成立了俞坊乡苏维埃政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斗争。</p> <p>  安乐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省财政厅挂钩共建契机,省财政厅出资和村民自筹共投入36万元实施俞坊乡苏维埃政府旧址修复。2019年11月22日,举行宁化县安乐镇俞坊乡苏维埃政府旧址修复落成揭牌仪式,为弘扬安乐镇红色文化提供了新的阵地。</p> <p>  现通过俞坊乡苏维埃政府旧址修复、体健武术馆成立以及进士坊修缮,将俞坊村崇文尚武、爱国爱乡的精神、文化特色,不断发扬光大。</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供稿:俞长辉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编辑:张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初审:廖伟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复审:刘琳、罗根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终审:邱建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