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张闻天在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以后,于2月回国来到上海,不久担任了党中央宣传部长,同年下半年又经共产国际批准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中央重要领导人之一。他离开上海抵达江西瑞金是1933年1月中旬,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开展地下斗争有两年时间。</p> <p>这是他到达瑞金后的住处沙洲坝下霄村下屋场。</p> <p>张闻天1933年在党的机关报《斗争》上发表的这三篇文章,基本上反映了他进入苏区后一年内思想转变过程。起初错误地批判所谓“罗明路线”;不久在经济问题上觉察到“左”的错误,提出“利用私人資本”发展苏区经济;最后在同国民党十九路军联合问题上批评“左”的关门主义,这是在重大政治问题上同“左”倾中央主要负责人的严重分歧的开端。</p> <p>1933年3月,张闻天兼任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即中央党校校长。这是他在该校讲授《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讲稿。</p> <p>1934年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举行。张闻天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人民委员会主席。这是全体执委会委员的合影。</p> <p>张闻天担任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主席后,于1934年2月移居沙洲坝村元大屋。这是他居住兼办公的旧址。</p> <p>张闻天1934年7月发表在《斗争》上的这篇文章,提出要同当时存在于苏区各方面的“极左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这是他开始同“左”倾错误走向决裂的一个标志。</p> <p>张闻天在瑞金沙洲坝的办公室兼卧室。</p> <p>瑞金城西云石山上的云山古寺,是红军长征前毛泽东同张闻天合住过的地方。他们二人在这里进行过多次傾心交谈。</p> <p>当年毛泽东、张闻天常坐在这两座石墩上交谈。</p> <p>张闻天与毛泽东合著的“区乡苏维埃怎样工作”,于1934年在中央苏区出版。这是毛的“乡苏维埃怎样工作”和张的“区苏维埃怎样工作”的合集。这本书的出版,可以看做是“毛洛合作”的一个标志。</p> <p>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夕,张闻天在《红色中华》上发表署名社论《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这是一篇为红军战略转移进行思想动员的公开文件,也是一篇提出新的战争战略思想的历史文献。</p> <p>长征出发时的主要领导人。</p> <p>1934年11月,红军在突破敌军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斗中损失惨重。12月,红军到达湖南边界通道时,在李德、博古不顾敌情变化仍坚持向北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紧急情况下,张闻天主动求教毛泽东,并坚决支持毛泽东提出的改向贵州进军的主张。中央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经过对错误路线的斗争,相继作出改变红军战略方针和行军方向的决定。随后在红军强渡乌江前,张闻天又明确提出要毛泽东出来指挥军事。他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这一主张有力地促进了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和中央军事领导的重大改变。</p> <p>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的政治局会议。这是遵义会议旧址。</p> <p>遵义会议会场。会场设在军委纵队司令部的驻地遵义老城枇杷桥国民党第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公馆,这是一座相当宽敞的两层楼,会议就在公馆楼上东厢房进行。</p> <p>伟大的历史转折。(画)</p> <p>遵义会议参加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p><p>政治局委员:毛泽东 朱德 陈云 周恩来 洛甫(张闻天) 博古(秦邦宪)</p><p>政治局候补委员: 王稼祥 邓发 刘少奇 凯丰(何克全)</p><p>出席会议的其它人员: 刘伯承 李富春 林彪 聂荣臻 彭德怀 杨尚昆</p><p>李卓然 邓小平 李德 伍修权</p> <p>遵义会议首先由博古作第五次反“围剿”总结报告;军委副主席、总政委周恩来接着作副报告;在听了博古的报告和周恩来的副报告以后,洛甫首先起来作反对中央领导单纯防御军事路线的报告,这个报告,通称为“反报告”。</p> <p>洛甫作“反报告”时,手里有一个“提纲”,基本上是照着“提纲”讲的,这个“提纲”实际上是“中央队三人团”毛、洛、王的集体创作而以毛的观点为主导由洛执笔写成的。此刻由洛甫在会上讲出来,分量很重。因为洛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还是人民委员会主席。在遵义会议的参加者中,洛甫在党内的地位仅次于博古而与周恩来相当。</p> <p>遵义会议推举毛泽东为常委,从此毛泽东进入中共中央领导核心。会议决定“常委中再进行适当分工”,“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这意味着将解除博古总书记的职务而由洛甫接替。</p> <p>据遵义会议的出席者、时任三军团政委杨尚昆回忆:“在遵义会议上,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由洛甫代替博古担任总书记。但闻天同志非常谦虚,再三推辞。毛泽东也说自己参加军事指挥较好。于是这个问题就搁置起来。拖了二十来天,不能再拖了,中央常委作出决定,闻天同志这才挑起这副担子。张闻天当时当总书记,是得到大家拥护的。”</p> <p>这份陈云事后写下的“传达提纲”,记载了遵义会议的决定和有关会议前后的历史情况。</p> <p>紧急的形势,要求赶快解决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的变换问题。</p> <p>扎西(威信)水田寨花房子。1935年2月5日在这里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张闻天立即代替博古履行总书记的职责。</p> <p>为此,党中央还发表了一个撤销博古总书记职务的声明,正式宣布博洛交接的完成。</p> <p>2月8日,中央纵队继续在崇山峻岭中向扎西方向前进,当天到达大河滩庄子上,在这里,张闻天继续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遵义会议决议》。决议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文献;又是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军事思想的第一次系统概括;也是张闻天彻底摆脱“左”倾教条主义,转变到正确路线上来的一个标志。是他生平事业上的一个高峰,思想飞跃的一个界碑。</p> <p>图为经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的决议最早文本(1935年2月8日通过)。</p> <p>决议经2月8日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后,立即刻印“发到支部中去讨论”,在印发决议全文前,为了尽快向各级干部传达会议精神,张闻天写了《遵义会议决议大纲》,在决议通过的同一天,以中共中央书记处的名义发布,这个文件以两千多字的篇幅简明扼要地叙述了《遵义会议决议》的大意和要点。没过多少天,其全文用电报发给了红二、六军团,红四方面军和中央军区,这样决议的大意和要点,在2月内传达到了全军。</p> <p>1935年2月9日至10日,张闻天在扎西镇老街江西会馆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根据敌我态势的变化作出回师黔北,重占遵义的重大决策。这是当时的会场。</p> <p>1935年2月10日,张闻天代表党中央在扎西召开的中央军委纵队干部会上传达遵义会议决议。这也是为迎接新的战斗任务所做的一次思想动员。</p> <p>从2月5日晚上到2月9日这四五天里,中央在威信境内从水田寨的花房子到石坎子,再到大河滩的庄子上,直到扎西镇的行军途中,张闻天连续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并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p> <p>2月5日张闻天就任总书记以后主持召开的“扎西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最后完成。从此,开始了“毛洛合作”(即党中央总书记洛甫和红军实际上的最高统帅毛泽东配合合作)领导全党全军进行长征的历史新篇章。</p> <p>遵义会议最重要的功绩,是党中央正确领导的建立。遵义会议撤换了错误领导,推选洛甫(张闻天)任总书记,毛泽东进入中央常委。“毛洛合作”团结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领导全党全军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p> <p>1979年8月25日,邓小平在张闻天追悼会的悼词中,公布了有关张闻天与遵义会议的三件重大史实:一是在会上张闻天“做了批判'左'倾军事路线的报告”;二是受会议委托起草决议;三是张闻天“在这次会议上被选为党中央总书记”。</p> <p>1972年7月周恩来在一次讲话中说:“我们在扎西川滇黔三省交界叫鸡鸣三省的地方住了一天,把博古换了下来,张闻天当了总书记,我印象很深。”</p> <p>长征的领导核心成员之一——中共中央总书记张闻天。</p> <p>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至此完成长征。</p> <p>长征是张闻天革命生涯的一个高峰;他和毛泽东都是促成遵义会议胜利召开的主角,遵义会议后他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毛泽东一起领导红军长征取得胜利是他一生最大的功绩。</p> <p>张闻天在《论青年的修养》一书里说:“中国共产党人曾经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件事震动了全世界。为什么二万五千里长征能够有这样伟大的影响呢?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在这次长征中充分的表现出了它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牺牲奋斗与坚持到底的精神。”</p> <p>在遵义、在扎西追寻外公长征的足迹。</p> <p>2013年9月中旬与浦东文保所 张闻天故居领导一起赴遵义,参加张闻天生平事迹巡展暨《张闻天与上海》伟人系列连环画首发式。</p> <p>《张闻天与上海》连环画。</p> <p>会场设在张闻天 毛泽东 王稼祥在遵义会议期间的住所。“中央队三人团”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住在新城古寺巷(今幸福巷)原黔军旅长易怀芝的官邸里。</p> <p>上海遵义两地的代表揭牌。</p> <p>生平事迹展设在他们住房对面的一排房子里。这个展览在遵义延续有两年时间。</p> <p>参观遵义会议会址,是向往已久的地方。</p> <p>在会址外面留影。</p> <p>在会场里留影。遥想当年外公在这里发言的情景,对外公倍增敬仰之情。</p> <p>张闻天卧室。</p> <p>回沪后写文章“我参观遵义会议会址”,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p> <p>2017年9月25日——28日赴云南扎西。参加外公张闻天生平事迹巡展暨《长征中的张闻天》首发式。去的那天,因受隔天雷电暴雨影响,航班延误,直到26日凌晨1点多才到达扎西。</p> <p>扎西属于云南昭通市威信县,与川南、黔北八县接壤,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幅员面积1400平方公里,辖3乡7镇,人口43万。</p> <p>威信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第二天我们参观了扎西会议会址、扎西会议纪念馆、扎西烈士陵园。</p> <p>扎西红军烈士陵园。</p> <p>扎西第三天,张闻天生平事迹巡展暨《长征中的张闻天》首发式在扎西体育广场举行,威信县有关领导与会,群众踊跃自发参加。广场上坐满了人,大家认真参会。</p> <p>我在会上发言。</p> <p>与扎西会议纪念馆讲解员谢雪梅合影。</p> <p>巡展会场。</p> <p>参观水田寨花房子,当年就是在这里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张闻天立即代替博古履行总书记职责。</p> <p>这是中央红军总部驻地旧址简介。</p> <p>我与故居、文保所同志在门口穿着红军服合影留念。(左起:邱爱国、阮建平 、张秀君、陈秋平、张宏)</p> <p>鸡鸣三省的一个雕塑,在这里鸡一叫,三省都能听见。</p> <p>红军纪念碑。</p> <p>烈士陵园的碑记。</p> <p>革命烈士永垂不朽!</p> <p>写“闪耀历史光芒的红色扎西”,纪念此次活动。</p> <p>张闻天选集传记组程中原(张闻天研究专家、《张闻天传》作者)撰书:《毛泽东 张闻天与长征胜利》。</p> <p>在书的结束他写下了这段文字:</p> <p>长征是一场史无前列的壮举,近些年有人荒诞不经地声称,蒋介石并不想消灭红军,他故意放走红军,让他们走到陕北。还说什么红军抢渡大渡河等英勇战斗,是共产党编造出来的神话!还有人忽视甚至无视张闻天对长征胜利的重要作用,甚至有意贬损张闻天,曲解毛泽东与张闻天的关系。</p><p>本书运用长征中的电报、文件、会议记录、历史遗存和当事人的回忆,呈现历史的本来面目,更用大量史实说明毛泽东、张闻天是遵义会议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当之无愧的主角,是领导长征胜利、改变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命运的当之无愧的主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