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北京十来天了。每天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真的是感谢女儿女婿对我们的照顾。我也可以真正的放松一下,把【每天二十五小时睁着眼睛】的日子,按下了暂停键。但是,天天吃了睡睡了吃的日子,并不好。女婿特别的提出来,现在是北京最美的季节,应该抓紧时间出门看看。</p><p class="ql-block">这不,我们来到了熟悉而陌生的著名景点【颐和园】!</p> <p class="ql-block">我可是不喜欢流行歌曲,但是为了给这个美篇挑一个背景音乐,搜了一下,竟然也被汪晨蕊迷倒了。啊,这一首歌的歌词也写的挺好的,立马决定把她作为了这个美篇的背景音乐。下面是这一首歌的歌词一部分:</p><p class="ql-block">【颐和园 - 汪晨蕊</p><p class="ql-block">回头手持印香轻一挥</p><p class="ql-block">谁为他饮尽西湖水</p><p class="ql-block">焚香沐浴谐趣种蚕眉</p><p class="ql-block">为他任性一回</p><p class="ql-block">佛香阁中央亭台姗姗</p><p class="ql-block">石舫边 朽胆悬 倍凄凉</p><p class="ql-block">昆明湖之旁 扬起波澜</p><p class="ql-block">影无踪 影无踪 等异楠</p><p class="ql-block">阑 心忧意违杜墙</p><p class="ql-block">等 岁月不胜风寒</p><p class="ql-block">亭 立在那古道旁</p><p class="ql-block">孤 独守在万寿山</p><p class="ql-block">我在吟唱一曲凤囚瘁</p><p class="ql-block">谁为他饮尽西湖水</p><p class="ql-block">曾经信誓旦旦却已罪</p><p class="ql-block">衣袖不复轮回</p><p class="ql-block">oh~~~</p><p class="ql-block">ah~~~</p><p class="ql-block">阑 心忧意违杜墙</p><p class="ql-block">等 岁月不胜风寒</p><p class="ql-block">亭 立在那古道旁</p><p class="ql-block">孤 独守在万寿山</p><p class="ql-block">我在吟唱一曲凤囚瘁</p><p class="ql-block">谁为他饮尽西湖水</p><p class="ql-block">曾经信誓旦旦却已罪</p><p class="ql-block">衣袖不复轮回</p><p class="ql-block">oh~~~</p><p class="ql-block">ah~~~】</p><p class="ql-block">嘿嘿,我真的是为她醉一回!不过,此【她】非彼【她】,不能够胡思乱想啵。</p><p class="ql-block"><br></p> 从我们住的地方学知园到颐和园,公交车到达的是北宫门。这样就把我们从北宫门走到东门拍下来的照片,顺次放上来。因为颐和园太著名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就基本上就不写什么了。 很喜欢这个双桥。我记得有一年去周庄,那里也有一个著名的双桥,但是比起来,这个更气派,更壮美! 这个大城楼,叫宿云檐 ,正在修缮。没法拍下来全景图。<div>在网上搜了一下:</div><div><br></div><div>城楼内宿云檐,原曾供奉关帝,乾隆时期,昆明湖三面设有围墙,这座城关就是从西部入园的门户。城楼内供奉关羽、周仓、关羽银铸塑像。 咸丰十年(1860年)为英法联军掠去。光绪年间改供关羽牌位。城外有古松一株,枝干扶疏,为乾隆时旧物。<br><br>乾隆时期,昆明湖三面设有围墙,这座城关就是从西部入园的门户,此关可控制西如意门一带,与万寿山东的文昌阁一东一西,一文一武,象征着文治武功,文武双全。<br><br>从石坊北面的石桥穿过,再过云岩牌楼,从一条小路向北行走,就可以远远看到宿云檐掩映在众树丛中,穿过用木头造成的曲折的栏杆桥,就可到达宿云檐城关。<br></div> 移步到水运中心。在这里可以乘坐游船游览整个的昆明湖。 云岩牌坊。 云岩牌坊,是颐和园牌坊园里面的几十座牌坊中间的一座。朋友介绍,风景名胜园林牌坊园在风景名胜园林中,最有代表性的牌坊园是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公园。颐和园牌坊园,应该是中国牌坊园之最。无论是数量还是名气大小,无出其右。 我们也沾沾灵气。 来到了荇桥,拍一个背影照。现在时尚啵。 荇(Xing)桥位于石舫西北侧,武圣祠岛与寄澜堂之间的河道上,该河道颐和园内称为“万字河”。荇桥以北为万字河北段,蜿蜒北行,直通“宿云檐”城关。荇桥以南可观望石舫,面临昆明湖盛。<div>荇桥始建于乾隆23年(1758年),深受乾隆帝喜爱。后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修,为光绪重修之后之样式。<br></div> 在荇桥上面看到的石坊船。 在荇桥上面摆pose! 在荇桥上面,回看【云岩牌坊】,真气派! 从荇桥下来,恰好有一艘游船划过。被我们拍下来了。 我们是倒着走,所以过了荇桥,才看到荇桥的标牌。上书:<div>【荇桥,始建于乾隆年间。桥亭于光绪年间重建。桥名出自《诗经》:“参差荇菜,左右采之”之句。】</div><div>哇哇哇,我在这里写美篇,也在不断的学习。如果是不写美篇,估计学习就少多了。</div> 我们依依不舍,远眺【荇桥】!再见了! 刚刚过完了荇桥,漂亮的石坊船映入眼帘。马上咔擦咔擦的拍个不停。 我们没有道具,唯一的,欧阳拿起来矿泉水瓶,我拿起来小挎包,如此而已啦! 我们一步一拍,石坊船,你真漂亮! 中国园林里面,有水就有舟。因为舟是石头做的,所以不用担心会象木船一样顺水漂走,不用缆绳去系着。因此,这些石舫往往有一个“不系舟”的题字。古诗中说,“ 野渡无人舟自横”,这真是中国文化下最妙的绝句之一。中国文化讲究含蓄,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想一想,不像西方人那么直白。在园林里面建石舫不仅仅是为了证明我这个水是活的,是可以坐舟来游的,为的正是在“舟自横”中,突出“野渡无人”的境界来。 镜头前景,有一缕柳絮枝。平添了诗的意境。 竞明同志也在这里静观沉思,感触颇深啵。她在想什么,我也无从知晓。 北京颐和园石舫(如图)又名 清晏舫,位于昆明湖的西北部, 万寿山的西麓岸边。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船体乃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船上二层白色木结构楼房,都用油漆装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有砖雕装饰,精巧华丽,是颐和园内著名的水上建筑珍品。<br>舫上舱楼原为古建筑形式,但在 英法联军入侵时,舫上的中式舱楼被焚毁。光绪十九年(1893年),按慈禧意图,将原来的中式舱楼改建成西式舱楼,窗上镶嵌五色玻璃,是园中唯一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并取河清晏之义,取名清晏舫。<div>看见了吧,细细的推敲起来,真的是很有韵味。</div> 旁边的近代餐厅船,相比之下,就逊色多了。 我们进来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急急忙忙的往前赶。著名的长廊,也是一晃而过。<div>不过,现在网络发达,搜一下就知道了:</div><div>在颐bai和园循万寿山南麓沿昆明湖北岸构筑。始建du于清代zhi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dao毁后,于1888年又重新建造。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中间穿过排云门,两侧对称点缀着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重檐八角攒尖亭。象征春夏秋冬四季。全长728米,共273间。长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画而负盛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皇,它的长度和丰富的彩画在1990年就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br></div><div>现在知道了吧,厉害了,我的廊!</div> 究竟这个长廊,是用来干什么的?我估摸着,应该是皇帝出来,走路看风景,保不齐刮风下雨,是不是为遮风避日而作?<br>马上搜了一下,竟然一语成谶:<div><br>【传说,颐和园修建好以后,慈禧每年都有一大半的时间要在这里“颐养天年”。<br> 开始的时候,慈禧很是喜欢颐和园的江南景色,然而时间一长,就什么都不觉得新鲜了,尤其是慈禧每天要从寝宫乐寿堂出来到湖边散步,起初在路上还看一看左边的水、右边的山,到后来竟厌烦得哪儿都不想看了。慈禧心想:一眼望去山水全在眼前,四季不变,真是没意思,如果在湖边建造点儿什么,让我走一步就看一个景色该多好。那建造点儿什么呢?她一时也没有想好。<br><br> 一日,心情烦闷的慈禧又要出去散步,王公大臣们忙顺从并伴其左右,当一行人走到万寿山下的南坡时,老天爷竟不分时候地下起了雨,太监李莲英慌忙上前撑起雨伞并顺势观察了一下慈禧的脸色。没想到,此时慈禧的脸竟由阴转晴了,李莲英正在纳闷,慈禧说话了:“雨伞真好,不仅可以遮风挡雨,还让我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致,”众人不解。<br><br> 回到寝宫后,慈禧立即召见了工匠,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不久,在万寿山的南坡与昆明湖之间出现了一条长长的走廊。<br> 一代皇后的奇想,成就了一座美的长廊,让我们追随历史,漫步在现实的长廊里。】<div><br></div><div>长廊,还有很多很多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话题。盛传的【长廊三绝】,因为篇幅的关系,就不赘述啦。</div></div> 浩瀚无比的昆明湖。恰好又有一艘游船经过。欧阳同志自己特别要求来一个特写。我立马奉命咔擦一下,可惜有一点背光。 如果是时间充足,可以爬万寿山,逛佛香阁,看昆明湖全景。那可是我们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我们年事已高,来北京,来颐和园的机会不多了,这一次,也是没有办法去了。只能是在这里仰天拍下来一部分。后来才知道,这里还真不是【佛香阁】啵。叫什么来着?啊,【该楼阁为“山色湖光共一楼”,是一座八面两层三重檐的建筑,因楼座为八边形,也称作“八方阁”。】<div><br><div>“山色湖光共一楼”楼名由乾隆皇帝所题,匾式为“一块玉黑漆阴文金字匾”,此样式是颐和园中所存不多的乾隆匾额。<br><br></div><div>此匾可释义为:湖光山色,登楼而望,无限风光一览无余,同时也隐喻了大清王朝万里江山尽在心中。<br><br>一栋原本普通的小楼,在乾隆皇帝的妙笔点睛下, 顿生光辉。<br><br>乾隆皇帝还曾为此处赋诗一首,下面一起来品诗:<br><br>《赋得山色湖光共一楼》<br><br>乾隆二十三年<br><br>渭竹环临水,岩楼出竹梢。<br><br>漪澜常映带,罨黛亦兼包。<br><br>了识智仁乐,宛成仲叔交。<br><br>契神疑画舫,悦志即书巢。<br><br>已足供吟眺,奚烦事豁庨。<br><br>义经设观象,育德圣功爻。<br><br>其实,该“楼”本是清漪园时期的建筑,后来由慈禧太后重修此楼,光绪时期将旧匾翻新再悬挂。<br></div><div><br></div><div>我到过颐和园多次,唯有这一次,真正的了解了【山色湖光共一楼】的绝美绝妙之处!</div></div> 长廊旁边的盆景。我叫不出名字,也是用【形色识花】辨认,才知道叫:菊花!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这样的名诗名句,竟然和菊花连在一起。太美了。 一晃而过的【排云门】。搜了一下,才知道里面的故事真多。<div>我复制粘贴一部分上来给大家瞧瞧:</div><div><br></div><div>颐和园排云门是排云殿的门户,五开间,单檐歇山顶,复建光绪时期。于门前一对儿铜狮子(清漪园时期是一对儿石狮子),据传狮子是吴三桂府上移来的。<br><br> 现在排云门的外檐悬挂“排云门”满汉双文(满汉合璧)的七龙斗匾(严重怀疑斗匾实为九龙匾,牌首上应是三条龙,两侧牌带各两条,下部牌舌上两条龙,但是牌首上缺了两条。因为没有见到过颐和园有七龙牌匾的。而且排云殿建筑区内从牌楼到佛香阁的斗匾均是九龙匾。),檐柱和金柱均悬挂楹联。檐柱楹联:迎辇花红星云争烂漫,当阶草碧 风雨协和甘,(金柱楹联这里省略不说他了)。该联主要是歌颂太平盛世之状,这里不细说楹联的含义,主要说楹联位置的变化,注意,其变化过三次。<br> 第一次,清代末期时排云门檐柱楹联是: 闾阖九天开花迎綵X,云霞双开丽月暎朝曦。<br> 第二次,二十世纪末期排云门檐柱楹联是: 复旦引星辰 珠联璧合,顺时调律吕玉节金和。<br> 第三次,也就是现在排云门檐柱楹联是: 迎辇花红星云争烂漫,当阶草碧风雨协和甘。 <br><br>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为何有如此变化呢?根据历史老照片推断出:“文革”初期颐和园牌匾楹联全部摘除,“文革”后期复位时挂错,前几年发现民国时期老照片,又进行了调整,所以现在的楹联实际就是依据民国时期老照片悬挂的。但是现在又发现了光绪时期慈禧在排云门前合影的老照片,又一次证明了民国时期此幅楹联就悬挂错了,但是慈禧时期的这幅楹联没有悬挂在它处,已经不见了踪影。<br></div><div><br></div><div>历史真的是不能够随意更改,还其本来面目,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div> 我们逛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准备离开这里了,很是依依不舍。回头仰头一拍,竟然把佛香阁也拍下来一部分。 临近国庆中秋双节,颐和园也制作了大型花坛。 我们在花坛前面拍照留念。 东门里面的大奇石,其来龙去脉,就没有时间考证了。估计一定是大有文章。 著名的【仁寿殿】。 颐和园东门。 出来了,感觉如释重负。除了很累很困之外,中国的历史文化之精深 ,中国的沧桑巨变之惊人,让我们不能平静。<div>这是我们在公交站看到的颐和园外面的大牌楼【涵虚】!</div> 位于颐和园东宫门外的涵虚牌楼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据《颐和园志》及《颐和园史话》记载: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修建清漪园时,在大宫门(今称东宫门)外,修建了一座四柱三间三楼木质牌楼。牌楼东西两侧各嵌有一块匾额,东侧为“罨秀”,西侧为“涵虚”。这座牌楼被视为颐和园的第一道景观。<div>“涵虚”二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而南宋文人朱熹也有:“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的诗句。清代皇家园林多用“涵虚”二字题景名,意为山高水阔。除了颐和园大宫门外的涵虚牌楼外,该园还有涵虚堂,而圆明园有“涵虚朗鉴”,静明园有“镜影涵虚”。</div><div>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我自己的知识储备,少之又少,太需要好好学习啦。</div><div>这是欧阳同志在这里等公交车回家喽。<br><div><br></div></div> 回到家,看到了二哥发来的照片。因为这一天,恰逢二嫂本命年72岁大寿。我也兴致很高,赋诗一首,聊表心意:<div><br></div><div>也祝二嫂生日快乐!<br><br>庚子踏祥云,<br>本命运势临。<br>夕阳也美艳,<br>余途更怡情。<br><br>——英庄竞明携全家即日于京城学清苑<br></div> 这是二嫂和两个小外孙在一起。祝福他们! 同样的,恰好我的一位旅友发来了照片,是在她们家的阳台上面拍的柳州市夜景。真漂亮。让我再一次感悟到了亲情、乡情、朋友情。夜不能寐,即兴赋诗一首,并且做成了诗配画照片。<div>我把里面的小诗也放在这里,给大家品鉴,多多指教才是:</div><div><br></div><div>才遇美秋分,<br>又见靓壶城。<br>万宇曜江畔,<br>一桥立夜辰。</div><div><br>——庚子年秋分日<br>品小陈家乡美照感赋<br></div><div><br></div><div>朋友们,我的这一集美篇,到这里就结束了。祝福每一位朋友,在即将到来的中国双节(国庆中秋,竟然在同一天,好兆头啊!),节日快乐,合家幸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