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思之,不亦说乎——记一中语文组集体评课活动

余干第一中学 江燕

<p>  细雨绵绵,带走了夏的酷热,送来了秋的凉爽。上周19级语文组进行了调研周活动,担任公开课的老师尽显风采,各显神通。今天,我们全校语文组同仁,齐聚一堂集体评课,群力群策,共同学习。</p><p>主题:全校语文教师集体评课</p><p>主持:陈赣</p><p>主讲:19级公开课老师</p><p> 刘婵娟《滕王阁序》</p><p> 吴松《陈情表》</p><p> 张会平《逍遥游》</p><p> 罗兰《藤野先生》</p><p> 揭叔芳《怀念我的母亲》</p><p> 黄智慧《先秦诸子散文选读之第一课》</p><p>主评:全校语文教师</p><p>主编: 江燕</p> <p>  潇洒又有才气的19级组长陈赣老师主持此次活动。 他说:“纵横千年古今,捭阖寰宇中外,登上讲台,四座为之惊骇。起笔腾蛟起凤,论说锦绣文章,走下讲台,自是文采风流。一中的老师各个身怀绝技,但希望大家更多的是讲讲问题,共同提高,共同进步。”</p> <p>声音清脆,婉约动人的刘婵娟老师谦虚的说,自己在上课时语速有点快,亮点不突出,今后将在备课中更加用心的专研教材。</p> <p>落落大方,富有创新精神的吴松老师说,近几年高考都涉及到实用性文体的考查,她在课堂中逐步引导学生规范的写请假条,及要求学生就本篇《陈情表》写一则文言文请假条,我虽无缘听到松松老师的课,但之后看到她的PPT,真可谓构思精妙。松松还说到,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还没来得及进行情感价值的升华,成为她这堂课的遗憾。</p> <p>逍遥兼才气的张会平老师,以PK形式,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理解“何为逍遥”。抽丝剥茧,道出庄子优游自得,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所待的任逍遥人生追求。会平老师说,自己在课堂引导性过强,未让学生自己去找寻问题。</p> <p>细心又温柔的罗兰老师教授的是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有四千字之多,对于初二学生略偏难。因而,罗老师就通过抓典型事例,析人物-品语言-悟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罗老师总结自己这堂课,讲的过多,学生思考少,缺少互动。</p> <p>美丽大方的揭淑芳老师课前做了充足准备,导学案的精心设计,即使课堂有点小意外发生,她也能从容淡定,应对自如。课堂的尾声,学生谈启示,开放式的话题,让学生在总结交流中成长。</p> <p>幽默风趣的黄智慧老师带领学生品悟先秦诸子的智慧。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小组讨论,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祭拜孔子仪式,增强对儒家文化的重视。黄老师每个环节都精心巧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精益求精的黄老师说,如果能增加些名师点评,拓展学生的视野,这堂课将更饱满。</p> <p>19级张普祥老师说,时间让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由青涩走向成熟。评罗兰老师的课:注重细节,提醒学生做笔记,若问题明确,点拨要处更佳;评盛文亮老师《咬文嚼字》,课堂丰满壮实,趣味十足,若整体梳理下文章脉络,学生会有更清楚把握;评刘婵娟老师言如其人,干净利落,课堂内容饱满充实,若播放PPT节奏流畅些,更好;评陈赣老师《作为生物的社会》,选篇大胆,构思精妙,课堂潇洒自如,若能再沉稳些,会是更大的提升。</p><p>19级叶建涵老师细致的点评道。陈赣老师有大将风度,选了一篇说理性的科普文,敢于挑战自己,勇气可嘉,动漫穿插,问题设计巧妙,课堂氛围活跃,板书精妙,将一篇趣味性不强的文章,讲的生动,实属下足了功夫。黄老师的课堂,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做,讨论的很成功,气氛很热烈,仪式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少了一份傲气,多了一份谦逊。罗兰老师,亲切认真,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感悟文中的情感,但问题更明确,学生参与度更多些,课堂将更闪亮。</p> <p>此次教研,我们一中语文组同仁,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大家积极发言,许多老师都认同曹校长的做细课前、做实课中、做优课后的教法,若能将此法贯彻到我们每一堂课,学生会有质的提升。</p><p>周想水老师“知之所然”的求真精神;余富文老师“情感与思想”的教育”;朱德成老师“导学案编订成册”建议;李丹老师提出“课堂智慧与理性”;徐少文老师“讲练结合”的重要性;郑志敏老师“层次性”教学设计。</p><p>三人行,必有我师。语文组大集体毫无保留的发言,让我们年轻教师有了择善从之的方向。</p><p><br></p> <p>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事业。每次听张焕明主任发言,都为他的才情所折服,好似又从回语文课堂。主任字字珠玑,我不愿更改一字,故将他的原作放在此美篇中。</p><p>又到教学调研周,新冠疫情阻挡不住新秋到来时的凉爽,一场场新雨更让新生的学校耳目一新。而更靓丽的风景是人,是一中人。&nbsp;</p><p>明事理:书海无涯任逍遥</p><p>张会平之《逍遥游》</p><p>层次分明 取舍得当</p><p>志向远近PK</p><p>鲲鹏与学鸠与蜩与斥鴳,</p><p>生命长短PK</p><p>冥灵、大椿 彭祖与朝菌与蟪蛄</p><p>能力高低PK</p><p>众人与贤士能人与宋荣子与列子</p><p>突出重点 解决难点</p><p>有所待与任逍遥PK</p><p>至人之天人合一做到无己,神人之物我两忘做到无功,圣人之清静无为做到无名</p><p>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才能达到无所待,实现任逍遥。</p><p>千头万绪,但找准了切入点,就能提纲挈领,抽丝剥茧,真正做到教学要求所说的讲课层次分明,取舍得当,较好解决了重点与难点的问题。</p><p>重情感:高山仰止念师恩</p><p>罗兰之《藤野先生》</p><p>课堂结构围绕三问展开:1.用一个字或词评价你心目中的老师。2.鲁迅怎样评价他老师?3.你想对先生说什么?</p><p>启发学生从对心中教师的评价荡开话题,自然导入文章,引导学生精读发生在作者与藤野先生之间的典型事例,从相识、相处和相别三方面,分析鲁迅对先生的评价,突出藤野先生伟大的人格。</p><p>可以说,教学层层追问,认知步步深入,整堂课做到了条分缕析,脉络清晰,有张有弛,自然从容。</p><p>存敬畏:万世师表藏胸间</p><p>黄智慧之《论语十二章》</p><p>“博学笃行,明德知礼”,《论语十二章》中的修身 求学 为政无不切合“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p><p>黄老师循循善诱,引而不发,分组讨论,组织严密,课堂环节抑扬有度,驾驭自如,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p><p>课堂上还学到一句话:“是巅峰又是走向巅峰的起点,是成功又是走向成功的开始”。真可谓学无止境,教无止境。</p><p>求严谨:一字一句有乾坤</p><p>盛文亮之《咬文嚼字》</p><p>说理文是枯燥的,囫囵吞枣便如同嚼蜡。但穿插鲜活的事例,顿觉妙趣横生,咬文嚼字起来便津津有味。</p><p>盛老师把握火候,充分挖掘学生的认知潜力,让学生眼到,从文字中学会比较;口到,从语气中揣摩思想;手到,从训练中发现问题。从而达到心到,从辨析中初步发掘文学评论和随笔中的美学思想。整堂课亦庄亦谐,雅俗兼得,课堂清新活泼。</p><p>很遗憾,由于时间冲突,还有几位老师的课没来得及听。就让这份遗憾化为一种渴望,再让这份渴望成为最美的期待。</p><p>做细课前,做实课中,做优课后,我们学校才能更高提升,更快发展,更强迈进。每一堂成功的课都少不了这三个环节,都得在这三个方面下苦功。</p><p>感谢大家的辛勤付出,感动一中这道靓丽的风景。</p><p><br></p> <p>会议的最后,晓东校长肯定了我们年轻老师的快速成长,本周调研可谓精彩纷呈。同时,晓东校长高屋建瓴的提出了四点建议。</p><p>一是做好做细课前,做实课中,做优课后,提高课堂把控能力,做到教学有法;</p><p>二是针对语文现状,如何提高语文成绩。图书馆的利用,图书角的创设,青鸟隽平台的分享都是很好的方法;</p><p>三是肩负起语文立德树人的目标;</p><p>四是讲练结合,提升课堂效率。</p> <p>孜孜不倦,教而思之,未尝不是一种快乐。愿我们一中教师,在教学的道路上严谨且逍遥。</p>

老师

课堂

学生

语文

逍遥

一中

陈赣

藤野

罗兰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