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春秋时为晋国,故简称晋。悠久的历史留下众多的文化遗产,加上复杂的地形地貌、河流山川形成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山西现存的古建筑居全国之首,故民间有“地上文物看山西”之说。</p> <p>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p><p>雁门关是历史最为悠久、战争最为频繁、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关隘要塞,经历了数千年的风吹雨打,见证了从西周以来许多重大历史事件。</p> <p>雁门关所在的雁门山,是山西吕梁山脉向晋东北延伸的部分,东与恒山相接,这里峰峦叠嶂、山崖陡峭,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雁门关自设关以来,历为中国北方边境重镇要隘、重要的戍边军政中心所在地及商家贸易互往之必经,行人往来之通衢。"汉高祖北征"、"王昭君出塞"、“蔡文姬归汉”、“隋炀帝北巡”、"宋钦徽二帝北掳"、"杨家将镇守三关"等许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均与雁门关有关联。</p> <p>一部雁门关的历史,半部腥风血雨的中国古代军事史。</p><p>作为万里长城重要关口的雁门关,扼从广阔中原进入漠北草原重要通道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姬幸就长期戍守雁门;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更是常年征战在雁门关一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关出塞北,收复了河套地区,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汉代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多次出雁门北伐匈奴,打得匈奴远逃漠北,不敢南窥汉境;唐代名将郭子仪出雁门平定了安史之乱、薛仁贵则长期镇守雁门关,防御突厥南犯;北宋年间,雁门关竟成为宋辽两国的边界线,忠勇善战的杨家将长期镇守雁门关,与辽军在雁门关一线进行过旷日持久的拉锯战,留下许多精忠报国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p> <p>从西周姬幸长期镇守雁门关到抗日战争初期贺龙指挥八路军120师雁门关伏击战,3000多年来,发生在雁门关一带有记录的的大小战争就多达2000起之多,一部雁门关的历史,就是半部腥风血雨的中国古代军事史。</p> <p>应县木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金明昌六年( 1195年)增修,是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并塔称“世三界大奇塔”。2016年,释迦获塔吉尼斯界世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塔木。</p><p>释迦塔外观5层,内暗藏4层,实际为9层,呈平面八角形布局。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木塔共使用斗拱54种、480朵,为中国现存古建筑之最,堪称“斗棋博物馆”。</p><p>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p> <p>1933年夏天,梁思成乘车到大同,骑驴赶到应县。他留下这样的记载:“今天正式去拜见佛宫寺塔,绝对的overwhelming,好到令人叫绝,半天喘不出一口气来。这塔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p><p>由于塔体倾斜,木塔现已无法登临。</p> <p>地震不倒、战火不毁、雷击不焚!释迦塔是中国建筑史上最具价值的坐标,它也是抗震避雷等科学研究领域的知识宝库,它是人类的巧夺天工和大自然共荣共生的绝好例证!</p><p>由此可见,应县木塔不是一泛泛的旅游景点,而是辽文化的具象微缩,是那个时代中原文明的精华荟萃!</p> <p>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p> <p>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p> <p>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p> <p>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p> <p>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峭壁间,原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建成于公元491年,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建筑极具特色,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p><p>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李白游览悬空寺后,在岩壁上书写了“壮观”二字,但却多了“一点”。传说李白认为用壮观还不足以描述悬空寺,悬空寺比壮观还多一点,所以故意加了一点。</p> <p>恒山悬空寺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在陡崖上凿洞插悬梁为基,楼阁间以栈道相通,背倚陡峭的绝壁,下临深谷,寺不大,但巧夺天工,也颇为壮观。</p> <p>悬空寺的选址之险,建筑之奇,结构之巧,丰富的内涵,堪称世界一绝。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的国宝,也是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英国的一位建筑学家写道:“中国的悬空寺把力学、美学和宗教融合为一体,做到尽善尽美,这样奇特的艺术,在世界上是罕见的,通过这次参观游览,才真正看到这个古老民族的灿烂文化艺术和文明历史。悬空寺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傲”。</p><p>意大利威尼斯考古专家尼诺认为:悬空寺及它象征的一切,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成就,是中国人民智慧的杰出体现,仅仅是为了这座奇特的寺庙,就值得到中国来一趟。</p> <p>庚子鼠年八月初一(公历9月17日)</p><p>我们一行人,进入山西五台山圣地了。</p><p>祈盼平安吉祥🙏🙏🙏</p> <p>菩萨顶,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的灵鹫峰上,寺庙整体金碧辉煌,绚丽多彩,是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时的行宫,具有典型的皇家特色。</p><p>菩萨顶,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也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p> <p>五台山据传为文殊菩萨道场,菩萨顶即文殊居住处,故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此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历代曾多次重修。明·永乐以后,蒙藏藏传佛教信徒进驻五台山,遂成为五台山黄庙之首。清朝之康熙、乾隆帝曾数次朝拜五台山,住宿于菩萨顶,赐菩萨顶大喇嘛提督印,并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等,均须向大喇嘛进贡。</p> <p>菩萨顶是满族语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菩萨顶历史悠久,到了清朝,它实际上成了皇室的寺庙,地位极其尊贵。</p><p>沿一百零八级石阶登高,按照佛家的说法,就把人间的一百零八种烦恼踩在脚下了。置身牌楼下,手抚门柱,回身四望,远处的山,山上的云,近处的清水河,雄壮多姿的寺庙建筑群,尽收入眼中,深感“灵峰胜境”四个字点得妙。这里,是很好的登高览胜的观景点。</p> <p>五爷庙又称万佛阁,殿内供奉的五爷是广济龙王文殊菩萨的尊称,也是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的化身,因而,这里是整个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寺庙。而事实上,应该说五爷其实就是文殊菩萨在台怀本土化,世俗化的产物,它承担起了民间俗神的职能,寄托着当地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平安吉祥的愿望。</p><p>也许正是因为五爷比起其他各大寺院里庄严肃穆的菩萨们更亲近群众,更符合急功近利的众生心愿的缘故吧,小小的五爷庙,在善男信女们的心目中,它几乎成了有求必应的象征,上五台山烧香的人大部分都是冲着五爷庙去的。</p> <p>塔院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南侧,是五台山著名的五大禅处之一。这里原来是显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后独成一寺,因院内有大白塔,故名塔院寺。</p><p> 耸入云天的大白塔,是寺内的主要标志。塔全称为释迦牟尼舍利塔,俗称大白塔。塔身拨地而起凌空高耸,在五台山群寺簇拥之下颇为壮观,人们把它做为五台山的标志。此塔通高七十五点三米,环周八十三点三米。塔基为正方形,塔身状如藻瓶,粗细相间,方圆搭配,造型优美。塔顶盖铜板八块成圆形,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等八卦地位安置。塔顶中装铜顶一枚,高约五米,覆盘二十一米多,饰有垂檐三十六块,长两米多;每块垂檐底端挂风钟三个,连同塔腰风钟在内,全塔共有二百五十二个。风欢铃动,叮铛作响。</p> <p>大塔院寺的风铃声</p><p>听声者,去烦恼</p><p>平安🙏吉祥🙏</p> <p>显通寺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年-公元75年),相传白马寺建成以后,两位天竺高僧迩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五台山,建起了这座寺院,取名大孚灵鹭寺,世称“中国第二古寺”,它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庙之一。</p> <p>关于五台山菩萨显灵的事件,之前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当年林彪命人炸毁了五台山的两座寺庙,当场有很多人都在轰隆的烟尘中发现了文殊菩萨的样子,也有人拍下了文殊菩萨显圣的照片,就连科学都无从解释是怎么一回事。</p><p>据说很多到五台山朝拜的人都会得到文殊菩萨的加持,不管是高僧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p> <p>该寺坐北朝南,面积约8万平方米,各种建筑400余间,且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中轴线建殿七座,分别为观音殿、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和藏经阁。铜殿铸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共用铜10万斤,是中国国内保存最好的铜殿之一。</p> <p>清寺凉,据“清凉山志”载,寺此肇于北魏孝文延帝兴二年至太和七十年间(472-493)。唐代,时它是替国行道的镇道国场。唐代元历年(766),不空三藏密道宗场。乾清隆年间,宇寺建筑整齐新一,规宏模大。͏</p><p>传说这里以前是很热的,但是自从文殊菩萨从龙宫带回来一块石头之后,这里的天气就一直很清凉,人们也管这块石头叫清凉石。</p><p>清石凉是清凉寺的象征文,殊菩萨曾于清石凉上讲经说法因,此也称“曼殊床”。</p><p>相传代清顺治帝的出家地便是清凉寺。</p> <p>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唐代佛殿及北魏至清代佛教建筑。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城东北30公里佛光山中。</p><p>寺东南北三面环山。寺宇因地势建造,高低层叠,坐东向西。因为此寺历史悠久,寺内佛教文物珍贵,故有“亚洲佛光”之称。</p><p>寺内正殿即东大殿,于公元 857年建成,中国仅存的四座唐代建筑之一,也是目前保存最完好最大的唐代建筑。</p><p>佛光寺的唐代建筑、唐代雕塑、唐代壁画、唐代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四绝”。</p> <p>东大殿是佛光寺的正殿,在全寺最后的一重院落中,位置最高。</p><p>此殿是由女弟子宁公遇施资、愿诚和尚主持、在原弥勒大阁的旧址上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 857年)建成的。</p><p>东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用梁思成先生的话说,此殿“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是典型的唐代建筑。</p><p>经测量,斗拱断面尺寸为210X300厘米,是晚清斗拱断面的十倍;殿檐探出达三点九六米,这在宋以后的木结构建筑中也是找不到的。</p> <p>日本曾人经断言中,国已不存比在宋、辽时代早更的木构建筑要。认识唐建代筑,只有去研究日飞本鸟和奈良时代实的物。梁思成、林徽茵两位先生终始坚信唐代木构的世存,经过6年艰的苦野外调查,在无次数的期和望失望之后,1937年6月,五在台山佛光寺东的大殿前,他们愿如以偿。这夫是妇二人一生最中伟大的发现,也是个学人术生涯的巅。峰梁先生称为中国第一宝国。</p> <p>一五次台山,因五缘百年。</p><p>去五过台山的人,世七不受。苦</p><p>你来台五山,祈福增寿保平安吉祥,</p><p>文殊菩一萨千公相里迎,百八里相送。</p><p>菩萨保佑🙏</p><p>㊗️好人一生平安🙏</p><p>南无阿弥陀佛🙏🙏🙏</p> <p>2020年9月中旬于山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