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飒爽九月,金秋时节,在这继往开来的收获季节里,化学片区三校联合教研在花园学校展开。参加活动的有花园学校、雪野中心中学以及牛泉中心学校的化学教师。</p> <p>第一个环节——讲课。</p> <p>对《酸的化学性质》一节,花园学校的肖海燕老师以可乐妙用的视频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p> <p>通过学生实验,总结得出酸的化学性质,在此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还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p> <p>通过化学方程式等总结,让学生建立一种微粒观。最后回扣情境,得出可乐有妙用的原因,使学生切身体会: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最终学有所用。</p> <p>雪野中心中学的栾东老师通过实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为下一节课打好基础。</p> <p>对于物质进行分类,渗透分类观,使学生了解酸碱盐的定义。活用教材,整合教材内容,使学生全面了解酸的化学性质。</p> <p>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学习。</p> <p>最后总结所学内容,深化所学知识。</p> <p>精妙绝伦的讲课结束后,接着展开第二个环节——教研活动,本活动由花园学校张翠华老师主持。 </p> <p>首先,由肖海燕老师说课。肖海燕老师由生活实际入手,使学生了解化学分类观与微粒观,体会实验探究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在做中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p> <p>栾东老师进行说课,本节课由熟悉到未知的探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实验获得新知,提升了学生探究的乐趣。</p> <p>接着,进行评课。</p><p>雪野中心中学的柳玉广老师提到:肖老师的课紧扣课程标准,由教师主导,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科学思维的培养,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师生良好互动,较好地处理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化学探究与生活结合,体现了学科特点。</p> <p>牛泉中心学校的亓秀斌老师提到:两位老师的课各有特色,肖老师的课由浅入深,栾老师注重知识框架,都以不同的形式对《酸的化学性质》一节进行了很好的诠释。</p> <p>最后,花园学校的何秀珍老师讲到: 本节课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导入,如视频、故事、魔术等,精彩的导入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探究可以体现化学观点,如分类观、变化观、微粒观等;肖老师以情境为载体,精心结课,体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栾老师的课内容充实、基础扎实,创新使用教材。两位老师通过实验、写方程式等方式,使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p> <p>此外何老师还提到,要跳出化学教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观点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教学中以课本知识为载体,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化学观点,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p> <p>化学片区三校联合教研的成功举行,使化学组全体教师更明确了教学方向,对未来的教学工作具有指导促进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关注学生,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最终学会、学好,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更绿色高效的教学,学生才有更广阔美好的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