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烧纸调:绽放在非遗档案中的声像记忆

美友4753660

<p>  早于多年之前,我在1995年版《蓬莱县志》上看到关于“蓬莱烧纸调”的记载,留下了初步印象。后来又分别在《蓬莱日报》、《烟台晚报》上读到乌日娜记者和蔡玉臻老师的相关文章,更加激发了我对“蓬莱烧纸调”的兴趣--这种蓬莱独有的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兴起于宋代的民间祭祀歌舞表演,是如何在蓬莱土地上生发传扬、风靡城乡,又是如何快速萎落、归于湮灭的?带着对这些疑问的求证,我开始了艰难的寻访之旅。</p> <p>这是从徐建国家搜集到的照片</p> <p> 我曾多次登门去到烧纸调传承人的后人—新港街道湾子口村徐建国家以及当年发现并挖掘申报非遗传承项目的黄海花园西区万里老师家里采访,主要想探究这一项目的幕后故事,但各种原因导致文章最终胎死腹中。而且更为关键的是,随着老艺人的相继过世,“烧纸调”已经失传多年,现已几乎无人能够表演,更不要说传承。这种遗憾和无奈实在令人难过。好在,前辈们已有专业的研究探讨,让我们一起通过蔡玉臻老师的文章,洞窥当年的“烧纸调”。</p> <p>万里老师细细观看项目申报时文化馆工作人员的模拟表演</p> <p>《蓬莱市志》关于烧纸调介绍的截图</p> <p>蔡玉臻老师发表于《烟台晚报》上的文章</p> <p>《蓬莱日报》登载的乌日娜记者的采访</p> <p>文化工作者刘如彦、王雅平夫妇共同撰写的论文</p> <p> 蓬莱烧纸调</p><p>&nbsp;</p><p> 蔡玉臻</p><p>&nbsp;</p><p>来历</p><p>  蓬莱烧纸调,是流传在蓬莱民间的一种风俗性祭祀套曲,是以唱为主,辅之以舞的一种载歌载舞的演唱形式,并伴之于烧纸,因此称之为“烧纸调”,当地也叫“请姑娘”、“跳大神”,或称“哼哼调”。</p><p>  据说烧纸调在蓬莱流传了三百多年,而一些民间艺人则说这一活动起源于宋代。相传当年青州府临朐县侯家庄有个侯员外,膝下无子,便每日烧香相求,三年后得一女,取名兰英。兰英十几岁时,南村北庄的便争相来提亲,结果却是谁来提亲谁家死男人,兰英便被认作克星,谁也不敢再提亲了。侯员外只好建起一座姑子庙,将兰英舍在庙里修行。一年清明,兰英到河里洗衣,忽见五只仙桃逆水而来,香气扑鼻,便捧起仙桃闻了闻,不想却怀了身孕,翌年生下五个男孩儿。此事触怒了侯员外,逼着兰英把孩子送到荒郊野外。兰英无奈,只好写了五份血书,裹在孩子身上以作凭证。十八年后,五个被良家抱养长大的孩子都带着血书到庙里与母亲相认,并带着兰英赴京城赶考求取功名。不幸半途兰英病故,误了考期,五兄弟流落京城街头,后以卖唱谋生。因演唱精彩,不久就名扬京城并被皇帝召入宫内演出。后来西宫娘娘得知皇帝听戏着迷,便把兄弟五个全都杀死。五个亡魂变成御花园里五朵艳丽的芍药花,西宫娘娘看花时被五个亡魂缠身,得了重病。朝廷出了皇榜招聘名医看病,不料被一傻闺女揭了皇榜,给西宫娘娘把脉开方,并从上苍请了四个“姑娘”烧了纸,娘娘的病就好了,因此就有了“烧纸调”,也叫“请姑娘”,后来也有叫“咕念”的,这个传说便被看成是烧纸调的来历。</p><p>  至于它的渊源还有两说,一是据《中国舞蹈史》记载,历史上东北满族有过跳大神的活动,辽宁称“烧香调”,与蓬莱的烧纸调虽然有相同之处,但起源和形式不尽相同,东北流传的是唐二主征东祭国公,蓬莱则出自侯兰英与“请姑娘”的民间故事,究竟是东北传至山东,还是山东传到东北,难以考证。另有一说则是根据青州府《高密县志》和登州府《蓬莱县志》记载的祭祀仪式,志书的祭祀记载出自官方的“朝廷颁布”,其中的迎神、初献、亚献、谢神、送神等程序,与蓬莱烧纸调的程序多有相似。据此推断,烧纸调可能是朝廷颁定的祭仪在民间的演变。</p> <p>徐建国老人对父辈当年唱演“烧纸调”的情况,已经难以说清楚了</p> <p>腔调</p><p>  烧纸调的腔调比较丰富,艺人都说有“九腔十八调”,九腔即大腔、悲腔、急腔、大悲腔、四大腔、娃娃腔、对口腔、接神腔等;十八调有接神调、安神调、封灯调、送神调、三棒鼓、浸板、悲调、靠山调、喜盈调、流水调、搬亡人调、答文良调等。烧纸调音乐旋律婉转、节奏富有变化,节拍经常交替出现,抑扬顿挫,激烈悲痛,扣人心弦,配以“嘭嘭”的单皮鼓声,形成了自己的特有风格。如,接神调,这是整个祭祀的开始,先念开场诗文,接着一领一合舒缓地进行,气氛肃穆。安神调,这是继接神调后的腔调,分别有安天神、安地神、安门神、安灶神等四大腔调。由于腔调不同,有的曲调旋律性强,有的曲调则节奏性突出。封灯调,封灯就是往灯里添油,但演唱曲调由此更趋于旋律化,内容更有生活性,这也是往生活过渡的开始,封灯有慢板、快板、四六等几种。慢板,慢板和慢四六是在说唱故事《二郎劈山救母》时,为表现人物身份和性格的腔调,具有质朴婉约的感情韵味。五棒鼓,五棒鼓在《二郎劈山救母》 中是表现二郎神和妖精搏斗的情节,音调紧凑活跃,欢快流畅。三棒鼓,音调中速稍慢,很适于表现故事情节和对人物的叙述。悲调是《二郎劈山救母》中较有特点的曲子,旋律下行,速度极慢,声音低沉,有悲痛哭泣之感。搬亡人调,搬亡人就是把香主家里死去的亲人请回家来祭奠叩拜,曲调缓慢哀伤,低沉肃穆。送神调是整个祭祀和套曲的结束部分,伴有诗咏和念唱,点染出了全部祭祀活动尾声的情感表达。</p><p>  除了以上整套程式的套曲外,还有些说唱民间故事时演唱的曲调如靠山调、喜盈调、流水调等,多吸收了当地秧歌小调和地方戏曲的特点,但都很短小而活泼,善于表现欢快的故事情节。在演唱故事时,腔调上必须是头尾以接神、安神、送神的程式,中间则可根据内容自由选择。如《二郎劈山救母》就用了接神调、安神调、三棒鼓、五棒鼓、慢板、慢四六、三棒鼓、五棒鼓、悲调、流水调、送神调等,构成了完整的套曲,表达了杨二郎寻母、问玉皇、下凡问路、搏斗、上九华山、劈山和救母等情节,刻划细腻,生动感人,常常是艺人演唱到二郎母子相见时,满场观众泣声不断,形成了烧纸活动中最动人的情景。</p><p>  单皮鼓是艺人们表演的道具,也是一种乐器。它不同于庙宇里的大鼓,也不同于民间的堂鼓,它形似蒲扇,直径约30厘米,重约两市斤,用驴皮蒙在粗四楞的铁条上,绷紧晒干。用三股牛筋辫成短鞭,长约20厘米。左手持鼓、右手拿鞭敲击鼓面“嘭嘭”作响。鼓柄下端以铁条曲成三个椭园形鼻子,各穿三片六角形铁片,边打边晃,“嘭嘭哗哗”,产生鼓声和铜器交响的效果,形成一种独特的演奏气氛。单皮鼓敲击可分开坛鼓、三棒鼓、五棒鼓、六棒鼓和结合腔调的慢打急打等鼓点。艺人敲鼓的动作有茉莉鼓、掏心鼓、挽花鼓、转身鼓、采茶供献鼓、扣鼓、捶架鼓等鼓式。艺人以“支、偏、挂”等熟练的技巧,时紧时缓,在不到2米直径的范围内,三人不停地转动,相互协调,既撞不着别人,也碰不到自己,全靠演技,大大增加了精彩程度。</p> <p>“蓬莱烧纸调”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一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