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indent-1"><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书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位好朋友;读书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遇见一本好书,可以使学习进步,知识丰富,利于成功。</i></p><p><b></b></p> <p><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9月24日,小南海教共体语文组迎来了本学期第一次读书分享活动。六年级组五位资深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读书盛宴。</i></p> 六(1)王烨老师 <p><i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王老师深深地被感动:读了这本书,我被书中所描述的一个个幻想国度里的每一种情景感染了,我有一种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作者的想象力又极其丰富,令我又有一种进入科幻世界的享受。我很佩服格列佛的智慧、勇气和冒险的精神,他是个与众不一样的男子汉,他一见到大海就抑制不住内心冒险的冲动。作为一名医生,他专门搭乘去各地旅行的船只,以为船员看病为由,去环游世界,到处冒险。虽然有些作者表达的思想,我还不太理解,可是我很佩服书中主人公那种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以德抱怨”、善待别人的处世态度,也让我懂得了要成功,不仅仅要有自信心,还要付出努力。我想,在我们的工作、学习中不也应做到这些吗?</i></p> 六(2)陈莉娅老师 <p><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其长子傅聪是世界著名钢琴演奏家。本书是傅雷夫妇在长子傅聪留学波兰期间书写的家信,虽不是为发表而作,但都是发自内心的性情文字,全面地展示了傅雷夫妇与傅聪的精神交流,再现了傅聪成长的家教背景,展现了傅雷家风。这些家信大多是傅雷夫妇在傅聪当学生时所写,既有对文化艺术的探讨,又有思想上的交流,还有生活琐事的“唠叨”,厚重不失轻松,深刻不离日常,自1981年问世以来,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i></p> 六(3)方巧红老师 六(4)吴向群老师 六(5)尹艳玲老师 <p><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我拿到这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想读它。结果出人意料地说,我没有“看在我面前”的感觉,而是我认为作者罗恩克拉克先生所描述的。教育场景,提到的要求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当他们谈论礼貌,主动要求关心,不要在公共汽车上发出噪音,看到老师问好,并且不要拖延作业时,并不总是我们的老师通常强调的话。书中没有冗长而繁琐的规则,有些只是小细节。但是,当我第二次再次阅读时,我不得不佩服作者追求事业的精神。对于小学教师来说,“优秀的教学”确实是一本无法阅读的好书,这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作者捕捉到了教育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他不仅严格教育孩子,还以爱和热情赢得他们的爱和尊重。克拉克不仅注重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教育。</i></p> <p><i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打开一本好书,如与益友交谈;看着一本好书,如受良师教诲;合上一本好书,如与知己握别。</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