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如果您是杭州人,您一定知道并到过灵隐寺,但您可能不知道紧挨着灵隐寺还有个历史同样悠久的永福寺!一千六百多年前(326年),西印度高僧慧理禅师来杭卓锡筑庵,发现飞来峰特别像印度的灵鹫山,形状一模一样,于是先后在飞来峰周围开建了五座寺院:灵隐寺、灵寿寺(后名永福寺)、灵顺寺(北高峰顶的财神殿)、灵峰寺、灵山寺(三天竺的法镜寺),被人们称为“天竺五灵”。</p><p> 一千六百多年来,永福寺一直香火旺盛,香客不绝。直到清朝乾隆末期开始荒废,这一荒就是200多年。直到2003年,月真法师主持重建,才使这东晋名刹重现光彩!</p><p> 说来惭愧,我在杭州生活了70多年,却还没有踏进过永福寺一次。最近由于收集、整理西湖楹联,才跨进永福寺的山门,却立即被它的美丽所惊艳!为了做这个美篇,最近又冒雨去了一次,感受到了永福寺雨境中的美。我想借本篇为这座千年古刹做一次宣传,当然,同时包含了永福寺的楹联文化。</p> <p> 游览永福寺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位永福寺的高僧:</p><p> 心越禅师,中国佛教曹洞宗寿昌派第35代传人,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高僧。能书善画、工于篆刻、长于抚琴、吟诗作赋、下笔成文。清康熙十年(1671),受永福寺主持的邀请,驻锡永福寺6年。期间,心越广会文人墨客,交流诗、书、画、印、琴技艺,艺僧之名广传天下。</p><p> 清康熙十五年(1676),日本长崎兴福寺主持澄一道亮慕心越之名,特邀心越担任兴福寺主持,是年秋,心越东渡日本,直至日本元禄八年(1695),圆寂在日本。他在异乡大力推广中国文化,被奉为日本“篆刻之父”;又被誉为日本“近世琴学之祖”。</p> <p> 月真法师,对中国书法及水墨画颇具研究,2003年受命担任“永福寺监院”,历时两年,将一片荒芜的废墟,变为“中国最美的寺庙”;又耗时十余年,将四百年前东渡高僧们遗留在日本的墨宝一一带回故里。</p><p> 月真法师完成了永福寺和韬光寺的督造,于2012年11月荣膺韬光寺方丈。</p><p><br></p><p><br></p> <p> 念顺法师,2015年3月荣膺永福寺方丈。他还是一名古琴家。</p> <p class="ql-block"> 永福寺,被誉为“中国最美寺院”。她打破了传统寺庙中轴建制的格式,而是以一种充满禅意的不对称方式,依山而建,将寺院的五个建筑群(普圆净院、迦陵讲院、福泉茶院、资严慧院、古香禅院)融入在石笋峰的翠竹绿树丛中,使山、树、寺浑然一体,成为让人百看不厌的园林立体景观。</p><p class="ql-block"> 永福寺和灵隐寺毗邻而存,虽少了灵隐寺的巍峨庄严、人声鼎沸,却多了清幽深远;虽少了急功近利、求神拜佛的虔诚香客,却多了古琴会友、禅茶待客的文化氛围。在永福寺,你找不到供奉香烛的烛台,因为永福寺不强调烧香拜佛;永福寺营造一种氛围,要让来这儿的人放下名利是非,追求内心的宁静。</p><p class="ql-block"> 下面请跟随我的手机镜头,一起游览“中国最美寺院”——永福寺。</p> <p> 永福寺与灵隐寺相距不远,仅100米。持有灵隐、飞来峰景区门票的游客进入灵隐寺需另购寺院门票,而游览永福寺,则不必再买票。</p> <p> “梵光佛地”,永福寺的头山门。敞开式的通道,不设检票口。</p> <p> 进了头山门,便是“七佛塔”。七座小佛塔整齐排列在路旁,欢迎客人们的到来。远处是永福寺的第二道山门。</p> <p> 来一张“佛塔”的特写。</p> <p> “福田花雨”,永福寺的第二道山门,也称“雨花亭”,“福田花雨”匾为乾隆皇帝御题。</p><p> “俯仰似沾花雨,布施非为福田”。凡敬侍佛、僧、父母、悲苦者,皆可得福德、功德,犹如农民耕田,能有收获,故以田为喻。佛经中说,佛为大福田,父母为三界内的最胜福田。</p> <p> 二道山门楹联:</p><p> 静临水阁先知月;</p><p> 屡设山门为阻云。</p><p> ——近代书法家赵叔孺题</p><p> 难道永福寺设了三道山门是为了阻挡云雾的烦扰?我以为,佛门是清净庄严之地,“阻俗如阻云”。</p> <p> 二道山门的背面,“不二法门”。</p> <p> “不二法门”楹联:</p><p> 凡事知足皆常乐;</p><p> 世情能舍是永福。</p><p> ——沈乐平书</p><p> 联语的道理浅显易懂,要达到这种境界,则并非易事。</p> <p> 穿过二道山门,一座石桥横卧在山涧之上,过了小桥,便是永福寺的第三道山门。古语有“双涧合澜,石桥引月”之说,让人联想月白风清之夜,其境幽心净之妙。</p> <p> 永福寺里也不能没有它的身影。</p> <p> “永福禅寺”,永福寺的第三道山门,又称“金刚殿”。山门前一对石狮威武雄壮,“永福禅寺”匾额为赵朴初居士所书。</p> <p> “金刚殿”内左右各立一高大威武的金刚,他们肩负着视察众生善恶、保护佛、法、僧三宝的神圣职责。</p> <p> “金刚殿”背面门框上方高悬“钱塘第一福地”匾额。</p><p> 永福寺地处天竺山腹地,清幽宽广,视野开阔。站在大雄宝殿外,可以越过山顶,看到西湖,看到杭州市区。但如果你想在杭州的任何一处,哪怕是在高楼顶层,都无法看到永福寺。灵隐寺太矮,那里看不到城市;灵顺寺又太高,城市里一眼就能望见;永福寺在山腰,足够高,也足够隐,能看见红尘,又不在红尘里,这或许就是“大隐于市”,隔着西湖看红尘的感觉。难怪宋室南迁后,很多皇亲国戚都喜欢这里,把这里称作“钱塘第一福地”。宋度宗的母亲就常年住在永福寺,死后也葬在这里。</p> <p> “百福庄严”,永福寺前的照壁。弘一法师曾说过:“大愿悉成满,百福自庄严”。</p> <p> “沐手清心”,进佛门前先洗手清心。</p> <p> 循阶而上,一堵石壁横亘中央,沿石壁两旁的台阶上去,便是永福寺的“普圆净院”。</p> <p> 石壁中央镶嵌着一块石匾,“云深处”三个大字是心越禅师的手迹。</p> <p> 每个路口都设有指路牌,周全而温馨。</p> <p> “普圆净院”,是永福寺进山门后第一个建筑群,主殿是“观音宝殿”,两边分别为“客堂”和“五观堂”,为日常接待僧众和信徒进行佛事活动的场所。院门上方悬挂着匾额“皆大欢喜”,是进入寺院的入口。</p> <p> 门堂里供奉着“弥勒菩萨”,袒胸露肚,金光闪闪,笑容可掬,皆大欢喜。游人和香客从佛像两侧进入寺院。</p> <p> “普圆净院”门前的石狮子。</p> <p> “普圆净院”的主殿“观音宝殿”。</p> <p> “观音殿”供奉千手观音。去时,正遇僧侣们在为施主做超度法会。</p> <p> “观音菩萨”两侧楹联:</p><p> 普门示现,觐入三摩真自在;</p><p> 圆通化度,音宣一乘大慈悲。</p><p> 不能进入拍摄,上联最后两个字看不清。</p> <p> “观音殿”前门楹联:</p><p> <b>永世</b>结胜因,一心礼<b>念</b>大悲观自在;</p><p> <b>福田</b>种夙缘,十方皈<b>顺</b>极乐阿弥陀。</p><p> 这副对联是信徒敬贺念顺法师荣膺永福寺方丈的,对联巧妙的把永福和念顺分别嵌入于上下联之中。</p> <p> “观音殿”后门楹联:</p><p> 千机普育,菩提妙因,导归净土;</p><p> 万法朝宗,娑婆含识,同赴莲池。</p><p> ——周泽芬书</p> <p> “客堂”,接待外来僧侣场所。</p> <p> “客堂”前的小石象。</p> <p> 出了“普圆净院”有两条路,一条去往“福泉茶院”(品尝禅茶、以茶会友处所),而我选择穿凉亭、过曲桥,先去游览“迦陵讲院”。</p> <p> “迦陵讲院”依山势而建,掩映在绿树丛中,似图画,是风景。讲院周围尽栽茶树。</p> <p> 写着禅语的小木牌,插在路旁的草丛中,一路相伴,给人启迪,回味无穷!</p> <p> 不时突然窜出来的小松鼠,给游人一个惊喜。</p> <p> “梵籁流觞”,迦陵讲院的正门。迦陵讲院,为永福寺佛法宣流之地,犹如西方极乐世界迦陵频伽神鸟,故名“迦陵讲院”。此院落主殿为“梵籁堂”,院内右厢是“文景阁”,下首为“艺明斋”。院内有一边门,可通往“福泉茶院”。</p> <p> “墨香琴韵”,迦陵讲院正门的背面。“墨香琴韵”四字为启功先生手迹。</p> <p> “迦陵讲院”的大门,朱红漆,七七四十九颗门钉,尽显富丽庄严。</p> <p> “梵籁堂”,宣法讲堂,兼做佛教音乐厅。</p> <p> “梵籁堂”内景。</p> <p> 永福寺不定期的在寺院内举办“雅集”,弘扬禅乐,以艺会友。</p> <p> “梵籁堂”前的石阶,中间嵌有“九龙戏珠”石雕,仔细看龙的脚爪是四个脚趾。相传,这里曾是南宋皇太后隆国夫人的居所。皇家法典规定,只有九五之尊的皇帝居所才配九九八十一颗门钉,刻五爪龙的石阶。</p> <p> “梵籁堂”门柱楹联:</p><p> 不去不来,尘客三心随流水;</p><p> 非色非空,梵音一偈入霜钟。</p><p> ——何大中贺并书</p> <p> “文景阁”,佛教书法绘画艺术创作及展示场所。最近我去时,正在举办“元末清初禅宗高僧墨迹展”。</p> <p> “文景阁”前的醒世禅语:</p><p>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p><p> 无事澄然,有事斩然,</p><p>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p><p> 人生“六然”,您做得怎样?</p> <p> “文景阁”门柱楹联:</p><p> 身好比闲云,月影曦光堪见性;</p><p> 心若同流水,松风竹色共忘机。</p><p> ——陈惠康书</p> <p> “文景阁”内景一角。</p> <p> “艺明斋”,供流通佛教文化艺术作品的场所,上挂“应无所住”匾,平时经常闭门谢客。</p><p>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出自《金刚经》。“住”,指的是人对世俗、对物质的妄想分别,对境界引发的相续心;“心”,指的是离开了事物的相续心,已不住。突破了无明的干预。人应该对世俗物质无所执着,才有可能深刻领悟佛,找到自己的真心。</p> <p> “艺明斋”门柱楹联:</p><p> 白露谷深,幽寺竹扫禅榻净;</p><p> 金沙泉涌,晴窗茶烹砚墨香。</p> <p> 下雨天,“艺明斋”的景色也是很美的。</p> <p> 三岔口的指路牌。</p> <p> “大雄宝殿”在高处,好在坡度较缓,景色颇佳,没有累的感觉。</p> <p> 无处不在的禅语木牌,是一种温馨的陪伴。</p> <p> “大雄宝殿”在“资岩慧院”内,永福寺后山古名“资岩山”,吴越国时以山命名为资岩寺。该院光明畅达,堪表智慧,故名“资岩慧院”。院内除了“大雄宝殿”,还有“福星阁”和“湖山一览”。由于受地域限制,“资岩慧院”的山门构建得比较简单。</p> <p> “大雄宝殿”。</p> <p> “大雄宝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和伽叶、阿难二尊者青铜像。其中,释迦牟尼像重达38000斤,是国内不可多见的盛唐风格的艺术作品。</p> <p> “大雄宝殿”如来佛像背后“天外有天”。</p> <p> “大雄宝殿”门柱楹联:</p><p> 宝殿临颠极,湖山有意供点笔;</p><p> 慧日出云表,如来不语但拈花。</p> <p> “大雄宝殿”殿内楹联之一:</p><p> 永和风日,保俶霞飞,一幅人间图画;</p><p> 福汇檀林,灵鹫府隐,几分天上风光。</p> <p> “大雄宝殿”殿内楹联之二:</p><p> 禅门本无住,十方国土,何处非祇园精舍;</p><p> 觉道亦有缘,一念平心,此间即业海慈航。</p> <p> “福星阁”,临崖而建,与“大雄宝殿”面对面。</p> <p> “福星阁”内供奉福星护法神。上悬“福星高照”牌匾,人见人喜,都愿意在他面前拜上一拜!</p> <p> “福星阁”门柱楹联:</p><p> 资岩飞来,佛天祥云斗海日;</p><p> 迦陵鸣空,梵界花雨人福田。</p><p> ——刘江书</p> <p> “福星阁”殿内楹联:</p><p> 大愿悉成满;</p><p> 百福自庄严。</p><p> ——弘一法师题</p> <p> “湖山一览”处,在“福星阁”一侧,设有望远镜免费供游客观赏,下雨天,望远镜被用塑料袋包扎保护。</p> <p> 其实,只要天气晴朗,凭肉眼,西湖和市区一览无遗。</p> <p> 从“资岩慧院”出来,路旁的小溪跌瀑。</p> <p> 沿途景色曼妙,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安全第一,切记!</p> <p> “古香禅院”。明成化年间,住持僧古香在此建“海日楼”,该院林泉幽静,颇通禅意,故名“古香禅院”。该院正面建筑为“藏经阁”,左厢为“三圣宝殿”,右厢为“心越印室”。</p> <p> “古香禅院”院门和门前挡壁。</p> <p> “藏经阁”,有资料说,阁内上奉乾隆版龙藏一套,并供有海内罕见的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一尊,为永福寺镇寺之宝。可是我两次前往,大门始终紧闭,该是无缘。</p> <p class="ql-block">“海日楼”(藏经阁)楹联:</p><p class="ql-block"> 独坐大雄,法身不动,作狮子吼;</p><p class="ql-block"> 同登觉岸,应化无穷,出海潮音。</p> <p> “古香禅院”内“三圣宝殿”。</p> <p class="ql-block"> “三圣殿”内供奉西方极乐教教主阿弥陀佛如来、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塑像采用唐代传统漆金夹苎工艺,极具艺术鉴赏价值。</p> <p> 大殿服务台无人值守,如需敬香,自助取香三支,佛寺免费供应;如需佛前供灯,每盏30元,微信、支付宝扫码即可。如此宽松的环境,让人感觉温馨。</p> <p> “三圣宝殿”门柱楹联:</p><p> 湖山间指点,歇心拟向峰前隐;</p><p> 林鸟自谭禅,息意堪成物外幽。</p><p> ——祝遂之书</p> <p> “心越印室”,主要收藏东皋心越禅师的艺术作品和展示他的生平。</p> <p> “心越印室”门柱楹联:</p><p> 荷担如来象数薪传演圣谛;</p><p> 妙宣频伽天籁之和会知音。</p> <p> 心越禅师是操琴高手,现展示的是现今方丈念顺法师收藏的古琴。</p> <p> 心越禅师遗存的墨宝,隶书“清香摇风,劲节傲雪”。</p> <p> “心越印室”内悬挂着牌匾“心越琴画社”。</p> <p> 永福寺环境清幽,是参禅、悟心的好地方。</p> <p> 走,“福泉茶院”喝茶去!喝茶参禅、以茶会友是永福寺的一大特色。</p> <p> “福泉茶院”位于“迦陵讲院”“文景阁”的背后,“文景阁”的地下层。这里茶林环绕,玲珑清雅,满眼山景,处处禅机。</p> <p> “福泉茶室”室内布置清幽、简洁、雅致。墙上悬挂楹联:</p><p> 清净为心皆补怛;</p><p> 慈悲济物即观音。</p><p> “怛”:忧伤、悲苦之意。</p> <p> 这里的茶是寺院自己种的茶,是寺院僧人亲手看护、采摘、炒制……</p> <p> 园内白沙泉流水清澈,入口甘甜。有诗为证:“幽泉出白沙,流傍野僧家。欲试清甘味,须烹石鼎茶。”</p> <p> 佛家茶园产的上好龙井,温热清淡的斋饭,超脱凡尘的宁静,在这样的环境里品茶、参禅、悟心,不要太舒服了!</p> <p> 下山的路显然轻松多了,但下雨天,山路湿滑,亦需谨慎小心。</p> <p> 大千世界,浮华纷扰。唯有“一念放下”,才能“万般自在”,这是我游览永福寺后最大的心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