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教研活动——以思维导图形式设计主题活动

小二班

<h3> 九月用手掌拂去小溪夏日的狂躁,用心聆听着秋日的私语,在这个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季节,我们迎来了第二次教研活动——以思维导图形式设计主题活动。</h3> <h3> 通过第一次教研,教师们自愿分成2个阅读小组,有针对性的从思维导图和主题设计策略两方面开展相关业务学习,自主解决上次活动的预留问题。<br></h3> <h3><b>一、开启“趣游戏”</b></h3><h3> 在活动开始前,我们一起参加了开场小游戏《乌贼和乌鸦》。</h3> <h3> 这个小游戏考验的是大家的思维灵敏度和反应能力,使大家带着积极的心态进入到下一个环节。</h3> <h3><b>二、分享“智慧囊”</b><br></h3><h3><b> 1、主题设计策略小组分享理论支持</b></h3> <h3> 策略组老师们向大家介绍主题活动的历程,我们一起追踪主题活动是如何形成的,瑞吉欧提出的“方案教学”,可以给孩子带来很好的教学效果。</h3><h3> 老师们还详细解释了设计主题的七大基本原则:</h3><h3>1、发展性原则</h3><h3>2、渗透性原则 </h3><h3>3、整合性原则 </h3><h3>4、思想性原则</h3><h3>5、生成性原则</h3><h3>6、实践性原则</h3><h3>7、可操作性原则</h3><h3> 我们一起了解设计主题活动的前期准备:</h3><h3>1、角色站位 </h3><h3>2、主题内容的选择</h3><h3>3、活动内容的设计</h3> <h3><b> 2、思维导图助力主题活动小组分享</b></h3> <h3>  导图组老师为大家详细解释了思维导图的三个部分:</h3><h3>1、概念与由来:</h3><h3> 英国的“记忆之父”托尼·博赞发明了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性的思维表达工具。它是由主题词、关键词连接起来围绕中心主题构成的一个思维地图。可以将抽象的思维与具体的图形相结合,为快速阅读、高效记忆提供了创新。</h3><h3>2、应用:</h3><h3> 思维导图可以应用到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读书笔记、听课记录中,帮助梳理知识点,更好的设计教学。</h3><h3>3、绘画步骤:</h3><h3> 思维导图主要由中心图、分支、关键词和关键图四部分组成。导图组老师还贴心的设计了绘制简约四步骤:①定中心、②画主干、③添枝叶、④关键词。</h3><h3> 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呈现内容,可以更方便的提取关键部分。大家一目了然的提取重点。虽然思维导图是便捷的工具,但是不能作为具体实施的方案,只是作为一个储备库。</h3> <h3><b>三、设计“知识库”</b></h3><h3> 两个小组相互赋能,给予同伴能量,大家遵循今天提出的原则与支持,三个年级组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制定10月份主题活动。</h3> <h3><b>四、展示“新技能”</b></h3><h3> 小组分享:分享各小组设计的思维导图主题<b><br></b></h3> <h3>  大班组冯老师:我们制定的主题活动是《生活在北京》,因为疫情的关系大部分幼儿不能出京,在了解幼儿原有经验之后,在十一假期期间探访北京,了解北京特色。<br></h3> <h3>  中班组齐老师:我们制定的主题活动是《社区》,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活动,首先让幼儿观察社区,然后从经验出发了解社区,最后是幼儿理想中的社区。</h3> <h3>  小班组刘老师:我们制定的主题是《幼儿园的一天》,小班新生即将适应全天生活,引导幼儿熟悉幼儿园一天的流程,在幼儿园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更好的完成全天的体验。</h3> <p class="ql-block"> 田老师对三个年级组的主题活动思维导图进行了总结:</p><p class="ql-block"> 大班组:主题活动用到了思想性原则、实践性和整合性原则,在可操作原则上大班除了参观故宫还可以参观身边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如玲珑塔、拱桥等。</p><p class="ql-block"> 中班组:活动中用到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所以发展性原则体现的很好。但是还需要注意一下整合性原则,希望每个主题之间相互联系,可以更好的培养孩子有规律的逻辑思维。</p><p class="ql-block"> 小班组:主题活动中有体现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面对幼儿初次来园老师们应该关注情绪情感的问题,在思想性原则上可以思考一下如何能够更好的体现。</p> <h3><b>五、复盘“小收获”</b></h3> <h3>  今天老师们在活动中以专业的支持和思维导图助力的形式下进行设计主题活动,也引发了大家更多的思考与别样的收获。</h3>

导图

思维

主题

活动

原则

设计

班组

老师

幼儿

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