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Amy

<p>  如今的家庭,基本以孩子为核心,他们是家长的“掌中宝”“小皇帝”“小太阳”,在家许多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许多家长认为,帮孩子做好一切事情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长此以往,孩子往往缺乏生活自理能力,阻碍了他们学习和行为习惯的行成,也造成孩子缺乏自信心,这些孩子长大后自己照顾自己都将成为问题。因此,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这个问题应从他们小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幼儿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持续的、要求一致的培养。充分认识培养幼儿独立性的重要独立性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也是幼儿日后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p><p> 本次比赛活动密切联系生活实践,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班级情况,制定了比赛项目:穿鞋、叠衣服、折毛巾等分类。因班级年龄偏小,所以本次活动给孩子们最低的要求,这也是幼儿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本次活动,增强了孩子们的劳动意识、独立意识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p> <p>  老师在很耐心的教我穿鞋子,嘿嘿😁我也在模仿老师!</p> <p>  看!孩子们正认真、专注的跟老师学习如何正确的穿鞋子呢!</p> <p>  有研究表明,二岁到三岁的孩子手的动作发展已经具有操作能力,具有独立意识,时常产生“我来做”的想法,认为自己长大了。什么都想试一试,帮大人一起做。对于孩子正在萌发的独立意识,大人一定要予于重视、支持和鼓励。而家长的教养态度和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水平存在着较强的对应关系。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教育观念,就要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幼儿独立性的重要,从而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p><p> 虽然很难,但我很努力!(ง •̀_•́)ง</p> <p>  我不是小小孩了,我也要像爸爸妈妈一样自己叠衣服!</p> <p>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我们幼小时所以得的印象,哪怕是极微小的,小到几乎察觉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可见,小时候养成习惯的重要,它能为一生奠定基础,所以千万不可忽视就在我们身边的小事:早上自己来刷牙、洗脸、穿衣服、饭前自己洗小手、吃完饭自己擦小嘴巴、出汗了自己擦汗、有鼻涕自己拿纸巾擦等等……这些事虽然看上去是很小的、细微的,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到的,但实际是给孩子创造很好的锻炼机会,无形中锻炼他的独立生活能力,让他们从小就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大人的帮忙,并慢慢养成!</p><p><br></p><p> 小小的我,叠起裤子,也是有模有样的😜😜😜</p> <p>  小小毛巾手中拿,四四方方折起来!</p> <p>  耶✌我们都叠好啦</p> <p>  总之,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不是靠一两次的教育、说教就能奏效的。让教育渗透日常生活,如果我们在家庭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挖掘一个锻炼的空间,那么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就能不失所望,孩子也会与同伴一起快乐的成长。</p>

幼儿

孩子

自理能力

家长

自己

锻炼

小班

独立性

生活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