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刘娅妮

<p>前言:在我国上古,没有手表、没有手机,只有斗转星移。人们在漫长的生活中摸索到了,日出日落,春来暑往,秋收冬藏的规律,制订了二十四节气指导大家的农耕生产。依据这套节气,人们可以最大限度的获得丰产,最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国家也有赖这套节气调整一系列相关的国家政策,促进国家发展。二十四节气在农耕时代可以说是人类存活的依靠,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p><p><br></p><p><br></p><p><br></p><p><br></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span></p> <p>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p><p><br></p><p>1、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p><p><br></p><p>2、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p><p><br></p><p>3、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p> <p><b>立春</b>,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立春节、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p> <p><b>雨水</b>,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雨水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阴寒未尽,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入春,仍是很冷;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p> <p><b>惊蛰</b>,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自古以来我国人民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p> <p><b>春分</b>,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第四个节气。</p><p><br></p><p>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短于黑夜。</p><p><br></p><p>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均进入了明媚的春天。这时节,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p> <p><b>清明</b>,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p> <p><b>谷雨</b>,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正所谓“春雨贵如油”。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p><p><br></p><p>谷雨时节,在我国南方地区,往往开始明显多雨,而特别是华南,一旦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往往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秦岭-淮河是南方春雨和北方春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剧减少。</p> <p><b>立夏</b>,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p><p><br></p><p>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p> <p>小满,“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节气意味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开始增多。。小满反映了降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另有解释是指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只是小满,还未完全饱满。</p><p><br></p><p>小满节气期间,我国南方地区一般会降雨多、雨量大。由于南方暖湿气流活跃,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在北方,小满节气期间降雨很少或无雨,这期间气温上升很快,与南方的温差进一步缩小。</p> <p><b>芒种</b>,又名“忙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芒种,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农事耕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过此之后种植成活率就越来越低。</p><p>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民间也称其为“忙种”。这个时节,正是南方种稻与北方收麦之时。</p> <p>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p><p><br></p><p>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民间还有夏至“消夏避伏”、“清补”等习俗。</p> <p><b>小暑</b>,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p><p><br></p><p>所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这个时节虽然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但对于农作物来讲,雨热同期有利于成长。</p><p><br></p><p>在古代,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人们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恳请保佑风调雨顺。并将新打的米磨成粉,制成各种美食,与邻居乡亲分享来吃,表达对丰收的祈愿。</p> <p><b>大暑</b>,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p><p>这个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p><p><br></p><p>自古以来,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饮的茶,这种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此外,还有烧伏香、晒伏姜等习俗</p> <p><b>立秋</b>,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进入秋季,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p><p><br></p><p>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还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并不是在立秋节气。</p><p><br></p><p>秋季是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p> <p><b>处暑</b>,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人们渐渐感觉到太阳开始偏南了,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p><p><br></p><p>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暑气渐渐消退,由炎热向凉爽过渡。由于受短期回热天气(俗称“秋老虎”)影响,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后。</p><p><br></p><p>处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就是提醒人们暑气渐渐消退,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要注意预防“秋燥”。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等。</p> <p><b>白露</b>,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节气后,阴寒之气上升,初秋残留的暑气逐渐消散,昼夜热冷交替,寒生露凝。</p><p><br></p><p>寒生露凝,“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时至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p> <p><b>秋分</b>,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古时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动,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中秋节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p><p><br></p><p>在南北两极,秋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再缩小。</p> <p><b>寒露</b>,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p><p><br></p><p>寒露过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p> <p><b>霜降</b>,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p><p><br></p><p>霜降节气主要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p> <p><b>立冬</b>,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秋收冬藏”,万物在冬季闭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立冬,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在古代我国一些地方会在立冬举行祭祀、饮宴等活动,作为重要的节日来庆贺。</p><p><br></p><p>在北方地区,立冬前就已很寒冷了。</p> <p>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小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节气。</p><p><br></p><p>中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意思是说此时彩虹不会出现了,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季节。</p> <p><b>大雪</b>,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节气大雪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渐增多。大雪节气最常见的就是降温、下雨或下雪。</p><p><br></p><p>实际上,大雪节气的雪却往往不如小雪节气来得大,全年下雪量最大的节气也不是在小雪、大雪节气。比如,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全年下雪最大的节气,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而是在春季“雨水”节气。</p> <p><b>冬至</b>,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拜冬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p><p><br></p><p>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在中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p><p><br></p><p>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冬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p><p><br></p><p>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p><p><br></p><p>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p> <p><b>小寒</b>,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小寒,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俗话有讲:“冷在三九”,由于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该节气之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讲法。</p><p><br></p><p>小寒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叫做“数九寒天”。在南方最寒冷的时候是小寒及雨水和惊蛰之间这两个时段。小寒时是干冷,而雨水后是湿冷。</p> <p><b>大寒</b>,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在传统节气中是极冷的时节。在我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p><p><br></p><p>大寒一过,新一年的节气就又轮回来了,正所谓冬去春来。这时候,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和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年节就要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