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国培故事

Splendid 航

<p>我的国培故事</p><p>—— 一场心与心的碰撞</p><p>城关镇中心学校 邹航</p><p>流光飞逝,岁月的年轮不会倒转,但是那段首届《三峡之春 未来课堂 》的国培之旅,成为了我心中最珍贵最难忘的白月光。</p><p>思绪飘向2016年,那个草长莺飞、生机勃勃的5月,我和竹溪县的几位老师一起远赴宜昌,去参加由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携手宜昌市教育局主办的首届“全国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观摩研讨会”,十多位专家、名师全部聚集于此,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纷至沓来,那是我从教第二年参加的如此大规模的研讨会,别提我的心情有多激动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如同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般”,急切渴求大师们给予的“养料”。</p><p>一、“课堂是一种师生对话”</p><p>有位让学生叫他“华哥”的老师,在课堂上总是努力建立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以此作为教学展开的基础。正是基于这样的教学重点的转移,所以,“华哥”的那堂课结构比较松散,但是整堂课学生的气息、师生对话的气息弥漫开来。那堂课,“华哥“通过让学生把教学情境图演成4集课本剧,并让学生解说,最后课堂也出奇的精彩,而这样新奇的教学体验,只会让孩子更亲近数学,“课堂是一种师生对话”,说的就是师生之间基于信任的关系、倾听的关系,展开心灵交流的状态。</p><p>课后,“华哥”问了孩子们,“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有趣;说错了没有人笑话;生动,使我们听得更投入;自由的,不要拘束;有幽默感;表演型的;经常让我们自己探索问题……孩子们说的条件中,居然没有一条和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关,而是和教师自己是不是一个有趣、丰富、公正的人有关。孩子们的回答,不正是提醒我们教学的关注点吗?</p><p>2、 “没有课件的课怎么上?”</p><p>没有课件,为什么还能出来很好的成果?因为课件本身就不是这堂课的重要因素——这提醒我们教师,课件真的那么重要吗?您不用课件可以上课吗?技术服务于我们的目的,不是束缚我们的思维,而是更好的为我们所运用。</p><p>对图形的认识孩子是有经验的,所以一开课,罗鸣亮老师直接拿出一个信封,让同学们猜一猜,再拿出平行四边形让孩子感受,一孩子说“我老家的楼梯就是这样的”,还有学生说平行四边形是长方形的“拉扯版”,形象生动,以至于后面课中多次出现。这表明,孩子们喜欢贴近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概念,教师的教学可以追求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不用死扣字眼。</p><p>是的,我们上“几何与图形”课程,就是要基于孩子已有的认知经验来整理。图形的辨认是在本质的辨认中让孩子加以区分的。什么是梯形?可能我们的孩子会倒背如流,但在生活中看到的,他却没办法认出这是梯形,所以图形之间的关系是要靠对比来沟通的。</p><p>一份礼物、两个信封,整堂课让孩子们带着好奇心猜想、见证,讲道理、玩游戏,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意犹未尽。而罗老师的幽默风趣、对学生的爱心与耐心以及驾驭课堂的那份信心,一直深深的印在我的心底。</p><p>三、穿越时空再相见</p><p>2016年,贲友林老师的那句“课堂上,教师能经得起‘沉默’吗?孩子的思维不等于教材的思维。学生常常揣摩‘老师想要什么’,却忘了‘自己想要什么’。”一直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p><p>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或是对学生精彩想法的放大,或是对学生表达不清的明晰,或是对学习内容中重点,难点、关键的聚集,或是对学生学习中疑点、误点的关注,或是凸显对“方法”的提炼、“思想”的感悟。未来课堂,少了预设,多了生成,在开放性的教学法过程中研讨学生的“真问题”,教师从“学”的视角重构课堂,把学生带到学习任务中,以学生已有知识和观念作为新教学的起点。使教学设计从“为教师的设计”转变为“为学生的设计”,直至“和学生一起设计”。</p><p>2020年疫情期间,我在县教育局组织学习的“千课万人”教研平台上,再一次“见到”了贲友林老师。</p><p>贲老师老师主讲“学为中心”,让我们思考三个问题:学生学什么?学生怎样学?学生学得怎么样?他再一次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未来学习及生活所需要的数学素养”,以“鸡兔同笼”教学为例,我们要走进学生的心里,遇到学生不一样的想法时,我们能否多看一眼呢?要着力于让每位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挖掘每位学生最大的潜力,让每位学生在求真,民主,合作,愉悦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获得预期的意义建构、能力提升以及身心的健全发展。</p><p>借用陈洪杰教授的话总结:教师是实现“人”的自由、成就“人”的成长的艺术,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但人性的改变却非常缓慢,正因此,孔子时代提出的因材施教在今天已闪耀智慧的光辉!而我们今天就是要在过去、未来,自己、别人的坐标中,找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前进的方向。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好的课堂教学、教学模式都有相同的光泽,即便是最新的技术,也服务于人们追求自由的目的——且看我们走在追寻的路上!</p><p>此次国培,对我触动非常深,以至于过了这么多年,我对那次培训仍然记忆犹新,也真正实现了“让我们带着问题来,带着收获走;带着梦想来,带着实践的动力和策略走。”同时,我也收获了几位优秀的小伙伴,以后的教研与教学路上,愿我们在彼此看不到的岁月里熠熠生辉!</p>

学生

教学

课堂

孩子

教师

课件

老师

我们

国培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