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离敦煌市几十公里外的阳关,和玉门关,是我们备选的旅游景点。为了不影响当天下午,观莫高窟,游鸣沙山,还特地画了一张草图,详细地标明了各个景点所处的位置、里程、车时等。如果这些景点都到,全天大约5个小时的车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玉门关,位于敦煌市西北90公里处。岁月的侵蚀,这座汉武帝时期就已设置的关城,早已湮灭无形,只留下了一个夯土堆,俗称小方盘城的遗迹。倒是王之焕,“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千古流传,永不过时的“广告词”,还召唤着一批批的游客,去那里追寻千年的悲壮苍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阳关,位于敦煌市西南六十多公里处,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古时,阳关和玉门关,都是扼守在敦煌以西的重要补给点。“进出敦煌的商人、邮驿、使者,无论是走昆仑北麓,还是走天山南麓,都必须经过阳关或玉门关。它们不仅护卫着河西走廊西大门的安危,同时也要负责为过往人员签发‘护照’。汉唐时期,这两座在荒野上对峙而立的雄关,一度热闹了数百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因从张掖到敦煌,长途的舟车劳顿,我们只选了离敦煌路程较近的阳关游玩。没放弃阳关,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大西北旅行前,顺手打开《秋雨散文》,看了其中的《阳关雪》,更想去看看那西出无故人的阳关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余秋雨,时值中秋去阳关,那时,向西再跨出一步,就是西域的荒漠之地,不是秋雨绵绵,而是漫天飞雪中。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他独自徒步行走,去寻阳关了。在茫茫的一片白雪中,浅一脚,深一脚,“睁痛了眼找不见,一片枯叶,一个黑点”,一个参照物,只有天地上下一片混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到了阳关,他爬上起伏的沙坡,寻找到了“阳关古址”,在这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余秋雨是这样描述的:“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而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冻红了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不知余秋雨是什么年代到阳关的,他在《阳关雪》的字里行间,没留下一丁点儿的时代烙印,他的作品,成了可跨越世纪,跨越时代的经典,这或许是其中原因之一吧!追根溯源,按这篇原先录入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阳关雪》推测:应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其独自一人,迎着飞舞的雪花,在荒无人烟的大漠深处,来回行走一百多公里,真的是一趟文化苦旅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到敦煌的第二天,一早起来,酒店窗外,霞光满天,该又是睛朗和煦的一天。按照约定,上午八点半,我们准时出发去阳关。车将驶出敦煌城外,便上了一座大桥。桥下是发源于祁连山脉的党河,这条堆积着泥沙,又是那样清澈的河,滋润着敦煌,使敦煌走过了数千年薪火不灭的岁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跨过桥,笔直平整的水泥公路,不断地向前延伸,两旁一座座的高压铁塔,耸立在一望无际的荒野上。</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车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行驶,忽见车窗外芦苇丛生,层层叠叠,芦花穿越风的曼妙,摇拽着深深浅浅的梦。还没来得及拍张照,车到了绿树成行的林荫道下,阳光跳跃在树枝叶脉上,撒下斑驳的光影。树里行间的一座座葡萄架下,挂满了紫绿相间,一串串的晶莹剔透的葡萄,这便是阳关了。“这是对的,重要的关隘所在,屯扎兵马之地,不能没有这一些。”</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不远处,就是阳关景区。今天的阳关,与余秋雨所见的阳关,应该大不一样了。这里,已不再是孤零零,直立着的“阳关古址”石碑,和峰火台了。一进入景区,迎面的是仿汉风格,古朴典雅的阳关博物馆等城楼建筑,还塑有第一个跨出国门的外交使节张骞的铜像,和给阳关留下千古绝唱王维的石像………。风云人物,历史事件,边塞的文化,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这里可观赏烽火狼烟,乘坐古战车,骑战马,走阳关大道,穿越历史时空,体验大漠边塞,古丝路的风情。离博物馆800多米,景区尽头的阳关烽煫,便是古迹所在处,与“阳关古址”石碑遥向对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站在“阳关古址”旁的沙脊上,和风拂面,向西极目眺望,苍茫荒凉的大漠上,虽仍没见到故人,但洒满阳光,看不见尽头的是一条金灿灿的阳关大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阳关,比想象中要值得一游,悠悠荡荡地逛到中午,才返回敦煌市区。我们的这趟阳关之旅,应该也是冲着《渭城曲》,和《阳关雪》而来,在此想借用余秋雨先生《阳关雪》中的一段话作结束语:“文人的魔力,竟能把诺大的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