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天牛

妞妞

<p>  故事由来:</p><p> 2020.6.18 周四 </p><p> 下午午睡起床,一些动作快的小朋友已经从午睡室穿戴好来到了教室,他们刚放下自己的小板凳,靠窗边坐的那一组小朋友就发现窗户边的地上多了一只虫子,他们的叫声把教室里的其他小朋友都吸引了过来,孩子们围着那只虫子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很是兴奋,“老师老师,这是什么虫子呀?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看,它的触角好长呀,而且还是一节一节的”,“它身上还有白色的斑点”,“呀!它还有翅膀呢,肯定会飞,快把它抓起来!”,“它长得有点吓人,我不敢抓,还是让老师来吧!”,听到了小朋友的呼唤,汤老师走上前抓起了这只虫子,把它放在了一个圆形的透明盒子里,孩子们又围着盒子看来看去,对这个虫子充满了好奇。</p><p><br></p> <p>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与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那么孩子和天牛之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去聆听他们的故事!</p> 一、科学区里首观察 <p>  2020.6.19周五 </p><p> 上午区域活动,选择了科学区的丁悦扬、蒋翰文、刘旭走到了柜子边想去看看那只虫子,他们发现它在盒子里一动不动,以为它死了,拿起来摇了摇盒子,看到它又动了起来,大家都很开心,这时刘旭说了一句“它关在盒子里会闷死吗?”小丁马上就回答说“给盒子打个洞它能呼吸就不会闷死了”。可是怎么打洞呢?他们拿着盒子来找我帮忙,于是我拿起了一根长针在盒子上开始戳洞,他们一边看着我戳洞还一边提醒我“当心点,别戳到它”。当我戳好洞以后,他们拿着盒子回到了位置上,开始拿着放大镜、纸、笔边观察边记录,丁悦扬还把他的发现和所有的人进行了分享,他告诉大家,这只虫子身上有白色的斑点,有两条长长的触角,有尖尖的嘴巴,两边各有三条腿,腿上长了像叶子一样的东西,能把自己倒挂在盒子上不掉下来。</p> <p>  听了他的分享,其他的孩子们都想去观察观察这只虫子,但是它只有一个怎么办呢?大家都想到再去抓点来,那去哪里抓,又让谁去抓呢?刚好恰逢周末,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们就帮上大忙了,你瞧!</p> 二、亲子寻找乐趣多 <p>  2020.6.20周六 </p><p> 我把信息发在了班级群里,家长们第一时间就给予了回应,有的说前几天刚看到过一只,有的说这种虫子以前很多,现在比较少见了,家长们在群里不时地交流共享信息,“这虫子什么地方比较多?”“在哪里能见到它们的影子”等等,家长和孩子不分白天和黑夜,都在努力寻找着,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被他们成功抓到了十几只,家长们也很是兴奋,他们针对这次的“寻找行动”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交流,“你家是在哪里抓到的?”“我的和你的外观不太一样”“怎样让它活得久一点”等等,在这一次的亲子寻找过程中,孩子们终于知道了它的名字——天牛。</p> 三、观察记录各不同 <p>  2020.6.22 周一 </p><p> 捉到天牛的孩子们一进班就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有的说:“我的这个最大”,有的说:“我和你们的颜色不一样”还有的说:“我这个里面有两只天牛”……,《纲要》也指出:我们要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因此,我建议孩子们把天牛都放在科学区,这样更利于对天牛感兴趣,想探索的孩子进行观察活动。</p><p>区域活动开始了,东鑫、陆煜祺各拿起一只天牛,用放大镜观察着,边看边做记录,记录完都把他们的记录纸拿给我看,你瞧!</p> <p>  这就是他们的记录纸,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看一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p> <p>  通过他们的介绍,大家发现原来天牛长得不一样,那他们还会有不一样的同伴吗?在孩子们的好奇中,新的活动由此产生。</p> 四、兄弟姐妹遍全球 <p>  2020.6.23 周二 </p><p> 我利用晨谈时间让幼儿看了一下天牛的相关图片,发现它们有很多种类,遍布世界各地,小朋友对比图片发现我们捉到的是其中的星天牛和云斑天牛。</p> <p>  看了那么多天牛的照片,孩子们还利用区域活动在美术区里画起、捏起了天牛,段锡山小朋友把天牛的一些外形特征都捏了出来,看上去就跟真的一样!你们看着像吗?</p> 五、亲子调查长知识 <p>  2020.6.29 周一 </p><p> 经过一个端午假期,早入园的孩子们一进班就闻到了一股味道,有人说这个味道有点臭,大家就都寻着这个味道找了起来,发现原来是科学区里的天牛那边传出来的,再走进一看,好多盒子里的天牛都死了,味道特别难闻,于是大家只能请保育员奶奶帮忙去扔掉了,发现活着的天牛就剩下最后一只了。他们就站在那里讨论了起来“天牛为什么死了呢?”,从他们的讨论中我总结出了三种答案:</p><p>1.饿死的(有小朋友发现盒子里的天牛没有任何食物)。</p><p>2.闷死的(他们觉得装天牛的盒子打的洞都比较小,天牛呼吸不了新鲜的空气)。</p><p>3.热死的(联想现在是夏天,教室里又热,幼儿园休息不开空调,觉得天牛热的不行了)。</p> <p>  那么天牛它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呢?它又爱吃些什么呢?针对这些问题,我设计了一份调查表,让孩子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一查、看一看、听一听,孩子们回家后都和大人一起查起了资料,有用手机、电脑查看的,有看书查阅的,还有听视听设备介绍的等等,第二天(2020.6.30 周二)他们还把做好的调查表带进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知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吧!</p> 六、再次观察有收获 <p>  通过调查表,大家都知道了天牛的一些基本特征,它喜欢待在树上,爱吃苹果、核桃、柳树皮,它是一只害虫,在2020.7.3这一天,妹妹在观察天牛的时候有了一个新的发现,她在第一时间告诉了所有的人,装在瓶子里的那根树枝上到处都是突在外面的树皮,大家都很好奇,拿起装天牛的瓶子看了起来,孩子们都说是被天牛啃得,它肯定饿了很久了。</p> <p>  看着这根树枝有的孩子马上就联想到我们倒在小农场那边的柳树,它不会也是被天牛啃掉的吧?带着这个疑问,孩子们决定拿着放大镜去倒掉的柳树那找一找,看看有没有天牛在那啃树皮,他们找了很久,没有找到,小小的天牛真的能破坏树木吗?树木遭到破坏对我们又会有什么影响呢?</p> 七、阅读探索新发现 <p>  《指南》指出:要结合幼儿生活的需要,引导他们体会人与自然、动植物的依赖关系。于是我在阅读区投放了一些关于天牛的图书,如:《铁嘴锯工——天牛》、《天牛的日记》、《昆虫记》等,孩子们通过图片对天牛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他们还把看到的内容与大家进行了分享。</p> <p>  通过《铁嘴锯工——天牛》这本书,让大家更加直观的了解天牛是怎么在树上安家、啃食树木的,以及天牛的天敌是啄木鸟和管式肿腿蜂,可以用以虫治虫的办法来保护森林;通过《天牛的日记》这本书了解了天牛虽然是害虫,会对树木会造成很大的伤害,但是它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人类,它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用来散瘀止痛,解毒消肿等。听了同伴们的分享,引得其他幼儿纷纷感叹“哇!好有意思呀!”</p> 我的感悟 <p>  一个小虫子,来自于幼儿简单的生活,教师如果做一个有心的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那么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便随处可见。孩子们通过观察、记录、寻找、探索、创作等一系列活动,多方位多角度的认识了天牛的外形特征、习性、生长环境……,整个故事,给予了孩子更多的表达与交流机会,让他们充分的经历了探究过程,这时探究结果就显得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体验探究的过程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孩子终身受益的核心价值。</p> 后   记 <p>  不管是益虫还是害虫,很多昆虫都有各自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它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展示着与众不同的能力,共同装点着大自然的春夏秋冬。</p><p> 一只天牛只是昆虫的一个缩影,在我们的幼儿园中,在大自然中也随处可见昆虫的缩影……美丽的花丛中,蝴蝶在翩翩起舞;清澈的河面上,蜻蜓在自由的翱翔;茂密的树林里,蝉儿在放声的歌唱……面对这一切,成人可能会不屑一顾,而孩子却会欢呼雀跃,用充满好奇的眼睛去观望,用充满灵性的耳朵去聆听,还会迈开那双活泼好动的小脚去追逐。</p><p> 让我们追随幼儿的脚步,一起去探寻更多的奇妙之旅……</p>

天牛

孩子

幼儿

盒子

虫子

他们

小朋友

观察

发现

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