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是教师心灵的归宿 终身的修养,——广东省“强师工程”师德师风培训项目

娟儿老师

<p> 学高为师,行为世范</p> <p> 金秋9月是收获的季节,9月23日由岭南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承办的2020年广东省“强师工程”师德师风培训开启了第二天的学习。今天早上8点30分,全体学员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在卢建筠博士的带领下来到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进行学习交流。附中之行第一站:</p><p> 我们参观了附中的心理活动室,潘少霞老师为我们介绍了附中心理方面的师资配备、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p> <p>  潘老师首先给我们指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备的条件是——具有端正的师德、深厚的家国情怀与一颗热爱孩子的心。”她认为,德育教育可以从心理学教育开始,将心理学运用到德育教学当中,会令德育教育更加得心应手,事半功倍。</p><p>心灵需要洗涤,就像我们的身体需要洗澡一样。</p> <p>  从心理辅导室的精心布置可以看出岭师附中对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视程度。定期对学生开设心理辅导课、鼓励更多的教师加入到心理学培训团队中等等的措施,让附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p> <p>  卢教授为我们郑重地请出各位导师。</p> <p> 附中何主任那富有前瞻性的学校管理意识,让我们理解了学校管理的大局观,他们提出的“六爱”教育:爱祖国、爱学校、爱老师、爱父母、爱学习、爱劳动,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附中至真至诚的教学理念。他提醒我们广大学员,教育是要去拨动学生内在心灵的那根弦,我们要做心灵对心灵,灵魂对灵魂的教育。</p> <p> 岭南师范学院教科院大学生成长委员会专家成员钟育全主任独到的年级管理和德育理念,让我们受益匪浅。他认为,一个学校,对德育班主任的选拔至关重要,必须选拔热爱本职工作,乐于奉献的教师作为班主任。一个班好,一个年级就好,一个学校就好。所以学校管理层要充分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p> <p>  湛江二中正高级教师袁勇老师为我们分享了科研研究经验和想法。袁勇老师能与时俱进,在国家对教师育人的方针和政策的理解上让人印象深刻。袁教授说,做人,一定要出彩!要做,就要做与别人不一般且正确的事。做老师要有爱的品质:</p><p>1.爱生活</p><p>不热爱生活的老师培养不出热爱生活的学生;</p><p>2.爱学校</p><p>不埋怨学校的各种不足,要想办法如何为学校作出贡献;</p><p>3.爱社会</p><p>为社会做点善事,做些实事;</p><p>4.爱自己</p><p>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与情绪,才能更好地工作;</p><p>5.爱研究</p><p>没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就谈不上是真正的好老师。</p><p>最后,袁教授还说,我们要把“立德树人”贯穿于各个学科,教育学生要有民族自信。班主任工作要从管理的层面上升到培育的层面。</p><p><br></p><p><br></p><p><br></p><p><br></p><p><br></p> <p>  下午2点30分,岭南师范学院副研究员,广东省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优秀普通话测试员张妙龄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极具感染力的案例分析,张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让我们开怀大笑;她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业务水平让我们折服。</p><p><br></p> <p>  张老师对我们说:“师德就是关怀,就是尊重,就是爱。不管学生的相貌、家庭、性格和成绩,老师应该给予他们真诚而平等的爱。”师德是教师心灵的归宿,终身的修养。做老师,不能缺“德”。</p> <p>  张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让我们思考,学员范玲、吕成钢等学员积极发言,他们观点明确,思路清晰,我们从他们的观点里感受到了他们良好的师德师风。</p> <p> 教育不是疾风暴雨的荡涤; 而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渐染;不是厉风严霜的摧残,而是一种春风化雨的感化;不是千人一面的雕琢,而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发展; 不是一架架考试机器的制造者,而是一种人格、情感、意志、知识、能力等综合因素的优化和发展。教师的师德师风、人格魅力、宽容博爱以及渊博的知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对学生的自身发展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非常感谢今天各位导师的辛勤付出,他们的精彩的讲座让我们醍醐灌顶,他们就像烛光,照亮了我们的前行的路。</p>

附中

老师

我们

学生

教师

学校

班主任

心灵

教育

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