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到底姓什么

黄绢初裁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理科的许多学科都有知识点,力学、三角函数、克隆技术等。理科的教师在教知识;语文老师在教知识么,语文有知识点么,要说没有,可能好多人不答应,你看不是有修辞、语法和图文转换、压缩语段么,其实前者现在的语文教师不再单独来教,总是放在语境中来解释,要说这也没有什么错,后者大多出现在试卷中,要说语文有知识点,那是说高三的语文备考有知识点可言。事实上,高三的语文备考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语文教学。</span></p><p>语文实际上没有知识点,你可能听说过“青春语文”“人文语文”“生命语文”“大语文”等一些词,但是听说过青春数学么、有没有生命物理。没有。为什么语文要姓这么多,它究竟姓什么。</p><p>语文这个学科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姓,说到底还是没有一个共性的知识可教。以致众说纷纭,城头变换大王旗,谁都可以拉一干人马,树立一面大旗,自成一家。人们常说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历史是任由胜利者打扮的小姑娘,需要浓妆就涂脂抹粉,需要淡抹就素面朝天。其实,语文又何尝不是。这个说语文要体现人文主义,那个说要有生命意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p><p>我们满心期待部编版教材改变这一尴尬局面。</p><p>部编版教材终于羞答答面世,带给一线教师的不全是惊喜,按道理讲,新的总比就的好。但是一拿到样书,总感觉新不如旧。习惯里苏教版的专题版块,底层的光芒中有两篇,杨绛先生的《老王》,另一篇〈品质〉是写鞋匠的, 一目了然,清晰明了,就像一碗汤面中的配菜,绿的是菠菜,红的是番茄。面对部编版教材的单元,感觉就像个麻辣拌,一个单元中有议论文,有文言文,有古代诗词,有现代散文。什么也不像啊。难怪一线教师有老虎吃天的感觉。本来语文就没有成系统的知识可教授,这下子更难了。从单元整合来讲吧,一会儿讲比喻因果论证,马上就又窜到形散而神不散;一会儿是倒装句中的状语后置,下一个却是诗歌中的以动写静。天马行空,心猿意马。</p><p>理科老师在教授知识,等于给了学生一把钥匙,拿着这钥匙就能解决一些问题。学生的成就感获得感更强烈。良性循环下,学生就喜欢学习该学科,在这个学科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多一些。可以随机问一问小学的孩子(这个年龄段还是讲真话的)喜欢语文还是数学多一点。</p><p>理科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让学生感觉理科清晰。语文课上,朗诵也讲,审美也讲,逻辑也讲,语法语言也要说,但是一节课下来还是不知道究竟学了些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知识目标。多了就没有中心。什么都讲,什么都不突出;什么都要学,到头来什么都是似懂非懂,略知一二,雨过地皮湿。</p><p>语文老师没有知识可教,识字、拼音这些有的父母也会教。语文到底教了什么,或者说学生在语文课上到底学了什么,我们得清楚。否则,学生感觉这一学科学不学都一样,那么,这句话背后是有没有语文老师都一样。</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许多教师都在“怎么教”上推陈出新,纷纷展示自己的十八般技艺,有庖丁解牛式,有点面结合式,很少有人好好想想我们在教什么。如果突兀问道“在教什么”时,“教课文呗”一定不是一个满意的答案。</span></p><p><br></p><p><br></p><p><br></p>